摘要:放射性物品是一種危險化學品,隨著科學的發展,放射性物品在醫學、軍事、電力、能源、基因工程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它又好比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在使用、儲存、運輸、維護、報廢、退役等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放射源泄漏事故,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害,因此,只有正確地使用才會給人類真正帶來福音。本文就以此展開論述,對放射性物品泄漏事故的危害性和處置措施方面作一些思考。
關鍵詞:放射性 危害 處置
案例一: 1986年4月26日 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烏克蘭基輔市以北 130公里 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災難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品泄漏,污染了歐洲大部分地區。1992年烏克蘭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于本事故的核污染,損失逾20億美元。事故的后果將延續100年。
案例二:1987年9月,巴西戈西尼亞市癌癥研究所丟棄的一個裝有放射性同位素S的鉛罐發生外泄,使周圍的人受到大劑量的核輻射,有3人死亡,30多人患急性放射病,200多人受害,所幸周圍環境未造成破壞。由上可以看出放射性物品的巨大破壞性,我們首先來認知放射性物品的概念。
一、放射性的概念
某些物品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的射線,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物品的這種性品叫放射性。自然界中有鈾放射系、錒放射系和釷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系,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000Bg/kg。
二、放射性物品的來源及分類
放射性物品的主要來源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產品。
放射性物品的分類:一是按其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液體、粉末狀、晶粒狀、氣體放射性物品;二是按其釋放的射線可分為放出α、β射線放射性物品、βγ射線放射性物品、αβγ射線放射性物品和中子流;三是按其獲得方法,可分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物品;四是按其毒性可分為極毒、高毒、中毒、低毒;五是按其儲存管理可分為一類放射性同位素、二類放射性化學試劑、三類放射性礦砂、四類涂有放射性發光劑。
三、放射性物品的在生活中實際應用
(一)、在醫學上,放射性核素(主要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在醫學上的應用分為示蹤原子和治療兩個作用。主要用于顯像、診斷和治療,另外還包括醫療用品消毒、藥物作用機理研究和生物醫學研究。把放射性膠體注入體腔,放射性元素膠體敷于體腔表面對該處局部組織腫瘤進行照射而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
(二)、在軍事上,主要是指核武器。國際上對核武器的定義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武器的殺傷破壞性能超過核武器。
(三)、在能源上。主要是指核設施,核設施存在危險,但是核能又是最有效、環保的能源之一。在英國,皇家環境污染委員會提出,必須建立幾十個新的核電站,英國將來才能夠完成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四)、在農業上,主要用于輻射育種、昆蟲不育和食品保藏。輻射誘變已經產生了更能抗病或更能適應地區條件生長的新品種,從而增加了谷物產量,并改進了食品的品量。食品輻照可控制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和食源性疾病的傳播。
(五)、在考古上,可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推算地品年代。放射性同位素C14被考古學家稱為“碳鐘”,它可以用來斷定古生物體死亡至今、地品年代、文物的年代。同時,進入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放射性物品還被廣泛應用于基因組的功能、細胞代謝、光合作用、人體的化學信息傳遞等領域。
四、放射性物品事故的災害特性
(一)、放射性:危害主要表現在對造血系統的破壞,最初表現為白細胞減少,骨髓異品等,有時呈現出類似感冒的癥狀。統計資料表明,氡已成為人們患肺癌的主要原因,美國每年因此死亡的達5000-20000人,我國每年也約有50000人因氡致肺癌而死亡。
(二)、毒害性:如釙-210,它的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億倍,也就是說, 0.1克 釙可以殺死100億人,屬于極毒性核素,它容易通過核反沖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氣溶膠,污染環境和空氣,甚至能透過皮膚而進入人體,能長期滯留于骨、肺、腎和肝中,其輻射效應會引起腫瘤。
(三)、不可抑制性:不能用化學方法中和、物理或其它方法使其不放出射線,只有通過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變才能使放射性衰減到一定的水平。而許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長,并且衰變的產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而只能設法(如稀釋排放法、放置衰變法、瀝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等)把放射性物品清除或者使用適當的材料予以屏蔽。
(四)、易燃性: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數具有易燃性,有的燃燒十分強烈,甚至引起爆炸,如獨居石遇明火能燃燒,硝酸鈾、硝酸釷等遇高溫分解,遇有機物、易燃物都能引起燃燒,且燃燒后均可形成放射性粉塵,污染環境。
(五)、氧化性:有些放射性物品不僅具有易燃性,而且大部分兼有氧化性,如硝酸鈾、硝酸釷等都具有氧化劑性品,其醚溶液在陽光的照射下能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