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總是在不斷地發明創造、生產使用各種各樣的公共安全產品,從簡單的滅火器具到現代化的消防裝備,從普通的逃生器具到功能齊全的救援裝備,從一般的檢測用品到復雜先進的安防設備設施等等。 所以,各有關部門、學術界與實務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安全生產產業”、“勞動保護產業”、“公共衛生應急產業”、“應急救援產業”、“緊急救援產業”、“防災減災產業” 、“安防產業” 、“公共安全產業”等等。綜合各方面的觀點與現實需求,筆者認為,應急產業或公共安全與應急 產業(以下稱應急產業)是人類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滿足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需求(包括預防與準備、預警與監測、處置與救援到恢復與重建各個階段的需求),從事研發、制造、生產、銷售和提供各種相應服務活動的部門、單位和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的總集合體。
一、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為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和廣闊空間,并相互促進
(一)我國應急管理的實踐對應急產業提出了迫切需求,抗擊非典以來,我國應急管理事業不斷發展并取得重大成效。特別是近年來,大災多發,多災并發,在應對一系列重特大突發事件中,一方面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有效應對各種災難提供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們在監測、預測、 預警、 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備等方面確實還有許多問題。 應急產業的現狀與人民群眾的需求、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二)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文件為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突發事件應對法》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完善重要應急 物資的監管、 生產、 儲備、 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突發事件易發、 多發地區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儲備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 與有關企業簽訂協議, 保障應急救 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生產、供給” (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與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通信暢通”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人民政府應對突發件工作捉供物資、資金、技術支持和捐贈” (第三十四 條)“國家發展保險事業,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并鼓勵單位和公民參加 。 保險” (第三十五條)“國家鼓勵、扶持具備相應條件的教學科研機構培養應急管理專門人才,鼓勵、扶持教學科研機構和有關企業研究開發用于突發事件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具” (第三十六條)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防震減災法》等也有明確規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強調“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 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 素質。 ” 2006 年 10 月,我國政府頒布的《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把建立國家公 共安全應急技術體系、 提升國家應對公共安全災害事故與突發公共事件能力作為未來發展的 重點任務之一。2007 年 8 月,我國政府頒布的《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 ,明確要求 地方政府將減災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2007 年 11 月 13 日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同志《在全國貫徹實施突發事 件應對法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 “要進一步加快發展應急產業” 。
2009 年 9 月 27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工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應急產業是新興產業,要加快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大力發展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提高對傳統和非傳統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監測、預警、應對、管理能力,加強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2010 年 6 月 7 日講話)。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要求“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 加大重點區域地質災害治理力度,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高物資保障水平。 ”即將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以下簡稱《規劃》 )‘
(三)應急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國內外應對突發事件的實踐證明,監測預警設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往往決定了應急準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應急救援裝備的先進性往往決定了應急救援的有效性。 發展應急產業是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的重要引擎。
二、我國應急產業的現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我國應急管理能力不斷提高。 “十一五”期間 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中的十個重大項目的實施, 對提高我國應急管理能力, 推動我國應急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應急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目前仍是我國應急體系建設中的短板。
(一)關鍵應急裝備發展滯后、抗擊非典、 “5?12”抗震救災的實踐一方面說明我們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應對災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說明我們應對巨災的準備很不充分。 關鍵應急裝備發展滯后突出表現在, 一是航空應急救援產業極不適應我社會主義大國的地位;二是礦山井下關鍵救援和避險裝備設施明顯不足;三是應急通信產業、信息通訊的安全性等存在許多問題。預防為主、 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方針要求我們必須發展應急產業。
(二)應急產業缺乏科技含量,加快公共安全的科技研發,加快應急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快培養大批技能型應急產業人才已成當務之急。
(三)應急產業標準亟待完善,質量監督工作亟待加強產業標準化的頂層設計不夠,使標準化工作不能有序進行;標準化工作體制和機制不盡合理,使標準化工作運行不順暢;標準化宣貫、監督服務不到位,應急產業中小牌林立、 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現象屢禁不止。
(四)全社會的參與程度亟需提高 應急產業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要培育應急產業市場,必須提高全民族的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會公眾的保險意識。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與社會 管理等三大功能。我國保險業正處于起步階段,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都比較低,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和在預防中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在各項巨大災害損失中, 保險公司通過支付保費 承擔的損失不超過 5%,遠低于 36%的國際平均水平。
三、對策與建議
應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應急產業的產品具有公益性、實用性、專業性、安全性、備用性和關聯性等特點。所以,應急產業或公共安全產業化的總體目標模式是: 以政府為主導, 以企業為主體, 社會積極參與, 市場充分運作,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集成化組織、社會化 服務的嚴學研和服務的緊密結合體系。
(一)加強政府領導,應急管理是政府加強社會管理、搞好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應急產業的發展必須 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 首先由政府組織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化項目,這種項目通常具有投入巨大、技術和知識密集、風險高等特點,一般的經濟實體是很難勝任的,必須上升為政府行為,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來共同完成。而后,由政府致力于科研院所和企業等的轉制工作,使部分從事公共安全相關工作的企事業單位進入市場。同時,政府還要通過提供 技術支持、市場保證、政策和制度供給來推動應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當務之急,就是 堅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精神,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貫徹落實《建議》和《規劃》的有關要求,把應急產業的發展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盡快建 立健全應急產業的協調聯動機制,盡快明確產業門類、制定應急產業目錄、制定應急產業的標準,并認真宣傳貫徹實施。建議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把應急產業的發展納入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
(二)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要積極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應急技術平臺, 提高我國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注意發揮企業在公共安全領域的 研發作用” 。 企業在發展應急產業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經濟社會效益,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履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中國南方應急科技大廈的奠基就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與企業結合的典型。
(三)大力培育應急產業的市場,公共安全應急產品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國家、企事業單位、社區、家庭和個人,時時事事都需要, 應急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先進的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已成為一個新興的和快速發展的市場領域。依照應急產品的功能與用途分類,可將應急產業分為“裝備、平臺、服務”三類。依照應急產品來源分類,可將應急產業分為“專用、兼用、關聯” 三類。總之,應急產業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應急產業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廣闊。
(四)發揮各種類型的專業協會社會團體或非政府組織型的專業協作用,建議依托各種類型的專業協會、社會團體或非政府組織,把分散經營的經濟實體組織 起來,形成利益結合、互相依賴的社會化生產和服務體系,進而把應急產業的各個方面、各 個環節聯結起來, 形成一體化生產服務網絡的模式。 使社會公益事業產業化運作以滿足公共 安全的需要。 一些發達國家國有或者政府控制的救援機構有些也是商業化或者市場經濟的運 作方式。這些應急救援機構不僅能夠從保險、投資等商業化操作方面,還能夠從社會公益等 方面獲得經濟支持和補償, 形成一種良好的產業循環。 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國家、 地方、 民間等完整的救援體系,有的發達國家很早就擁有了國際救援體系,例如于1983 年在法國 成立的“亞洲國際緊急救援中心(AEA)”,其業務范圍覆蓋全球。AEA 在 1998 年 7 月全面兼 并了國際 SOS 救助公司,創建了國際 SOS 救援中心(在我國也有辦事處) ,成為世界上第一 家最大的國際醫療風險管理公司。 東莞市應急產業協會的成立, 廣東省應急管理學會和東莞 市應急產業協會共同組織編制的《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方案》的 評審,就是發揮各種類型專業協會作用的又一典型。
(五)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科技創 《建議》提出,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增強共性、 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入實 施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工程。把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增 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生態環保、能 源資源、信息網絡、新型材料、安全健康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在核心電子器件、極大規模集 成電路、系統軟件、轉基因新品種、新藥創制等領域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 ”我國的應急 產業必須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綜合競爭力為重點, 努力把應急產業建設成為創薪資源 集聚、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機制靈活、創新環境優越的創新產業。
應急產業是個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應急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也是服務業中的一支生力軍。發展應急產業是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堅信,在黨 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的應急產業必將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安全,為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一、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為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和廣闊空間,并相互促進
(一)我國應急管理的實踐對應急產業提出了迫切需求,抗擊非典以來,我國應急管理事業不斷發展并取得重大成效。特別是近年來,大災多發,多災并發,在應對一系列重特大突發事件中,一方面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有效應對各種災難提供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們在監測、預測、 預警、 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備等方面確實還有許多問題。 應急產業的現狀與人民群眾的需求、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二)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文件為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突發事件應對法》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完善重要應急 物資的監管、 生產、 儲備、 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突發事件易發、 多發地區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儲備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 與有關企業簽訂協議, 保障應急救 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生產、供給” (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與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通信暢通”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人民政府應對突發件工作捉供物資、資金、技術支持和捐贈” (第三十四 條)“國家發展保險事業,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并鼓勵單位和公民參加 。 保險” (第三十五條)“國家鼓勵、扶持具備相應條件的教學科研機構培養應急管理專門人才,鼓勵、扶持教學科研機構和有關企業研究開發用于突發事件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具” (第三十六條)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防震減災法》等也有明確規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強調“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 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 素質。 ” 2006 年 10 月,我國政府頒布的《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把建立國家公 共安全應急技術體系、 提升國家應對公共安全災害事故與突發公共事件能力作為未來發展的 重點任務之一。2007 年 8 月,我國政府頒布的《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 ,明確要求 地方政府將減災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2007 年 11 月 13 日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同志《在全國貫徹實施突發事 件應對法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 “要進一步加快發展應急產業” 。
2009 年 9 月 27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工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應急產業是新興產業,要加快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大力發展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提高對傳統和非傳統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監測、預警、應對、管理能力,加強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2010 年 6 月 7 日講話)。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要求“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 加大重點區域地質災害治理力度,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高物資保障水平。 ”即將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以下簡稱《規劃》 )‘
(三)應急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國內外應對突發事件的實踐證明,監測預警設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往往決定了應急準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應急救援裝備的先進性往往決定了應急救援的有效性。 發展應急產業是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的重要引擎。
二、我國應急產業的現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我國應急管理能力不斷提高。 “十一五”期間 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中的十個重大項目的實施, 對提高我國應急管理能力, 推動我國應急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應急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目前仍是我國應急體系建設中的短板。
(一)關鍵應急裝備發展滯后、抗擊非典、 “5?12”抗震救災的實踐一方面說明我們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應對災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說明我們應對巨災的準備很不充分。 關鍵應急裝備發展滯后突出表現在, 一是航空應急救援產業極不適應我社會主義大國的地位;二是礦山井下關鍵救援和避險裝備設施明顯不足;三是應急通信產業、信息通訊的安全性等存在許多問題。預防為主、 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方針要求我們必須發展應急產業。
(二)應急產業缺乏科技含量,加快公共安全的科技研發,加快應急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快培養大批技能型應急產業人才已成當務之急。
(三)應急產業標準亟待完善,質量監督工作亟待加強產業標準化的頂層設計不夠,使標準化工作不能有序進行;標準化工作體制和機制不盡合理,使標準化工作運行不順暢;標準化宣貫、監督服務不到位,應急產業中小牌林立、 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現象屢禁不止。
(四)全社會的參與程度亟需提高 應急產業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要培育應急產業市場,必須提高全民族的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會公眾的保險意識。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與社會 管理等三大功能。我國保險業正處于起步階段,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都比較低,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和在預防中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在各項巨大災害損失中, 保險公司通過支付保費 承擔的損失不超過 5%,遠低于 36%的國際平均水平。
三、對策與建議
應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應急產業的產品具有公益性、實用性、專業性、安全性、備用性和關聯性等特點。所以,應急產業或公共安全產業化的總體目標模式是: 以政府為主導, 以企業為主體, 社會積極參與, 市場充分運作,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集成化組織、社會化 服務的嚴學研和服務的緊密結合體系。
(一)加強政府領導,應急管理是政府加強社會管理、搞好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應急產業的發展必須 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 首先由政府組織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化項目,這種項目通常具有投入巨大、技術和知識密集、風險高等特點,一般的經濟實體是很難勝任的,必須上升為政府行為,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來共同完成。而后,由政府致力于科研院所和企業等的轉制工作,使部分從事公共安全相關工作的企事業單位進入市場。同時,政府還要通過提供 技術支持、市場保證、政策和制度供給來推動應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當務之急,就是 堅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精神,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貫徹落實《建議》和《規劃》的有關要求,把應急產業的發展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盡快建 立健全應急產業的協調聯動機制,盡快明確產業門類、制定應急產業目錄、制定應急產業的標準,并認真宣傳貫徹實施。建議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把應急產業的發展納入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
(二)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要積極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應急技術平臺, 提高我國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注意發揮企業在公共安全領域的 研發作用” 。 企業在發展應急產業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經濟社會效益,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履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中國南方應急科技大廈的奠基就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與企業結合的典型。
(三)大力培育應急產業的市場,公共安全應急產品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國家、企事業單位、社區、家庭和個人,時時事事都需要, 應急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先進的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已成為一個新興的和快速發展的市場領域。依照應急產品的功能與用途分類,可將應急產業分為“裝備、平臺、服務”三類。依照應急產品來源分類,可將應急產業分為“專用、兼用、關聯” 三類。總之,應急產業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應急產業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廣闊。
(四)發揮各種類型的專業協會社會團體或非政府組織型的專業協作用,建議依托各種類型的專業協會、社會團體或非政府組織,把分散經營的經濟實體組織 起來,形成利益結合、互相依賴的社會化生產和服務體系,進而把應急產業的各個方面、各 個環節聯結起來, 形成一體化生產服務網絡的模式。 使社會公益事業產業化運作以滿足公共 安全的需要。 一些發達國家國有或者政府控制的救援機構有些也是商業化或者市場經濟的運 作方式。這些應急救援機構不僅能夠從保險、投資等商業化操作方面,還能夠從社會公益等 方面獲得經濟支持和補償, 形成一種良好的產業循環。 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國家、 地方、 民間等完整的救援體系,有的發達國家很早就擁有了國際救援體系,例如于1983 年在法國 成立的“亞洲國際緊急救援中心(AEA)”,其業務范圍覆蓋全球。AEA 在 1998 年 7 月全面兼 并了國際 SOS 救助公司,創建了國際 SOS 救援中心(在我國也有辦事處) ,成為世界上第一 家最大的國際醫療風險管理公司。 東莞市應急產業協會的成立, 廣東省應急管理學會和東莞 市應急產業協會共同組織編制的《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方案》的 評審,就是發揮各種類型專業協會作用的又一典型。
(五)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科技創 《建議》提出,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增強共性、 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入實 施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工程。把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增 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生態環保、能 源資源、信息網絡、新型材料、安全健康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在核心電子器件、極大規模集 成電路、系統軟件、轉基因新品種、新藥創制等領域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 ”我國的應急 產業必須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綜合競爭力為重點, 努力把應急產業建設成為創薪資源 集聚、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機制靈活、創新環境優越的創新產業。
應急產業是個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應急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也是服務業中的一支生力軍。發展應急產業是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堅信,在黨 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的應急產業必將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安全,為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閃淳昌,國務院參事。教授級高工,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