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產業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先導產業,同時也是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的基礎。近年來,我國應急產業發展帶來的裝備、產品和技術的提高,已在汶川特大地震、王家嶺礦難等各類突發事件中得到顯現。但是,隨著全球風險社會形成,突發事件類型、頻次、復雜程度等日益增加,應急產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概況和基本判斷
隨著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應急產業發展基本狀況呈現了社會共識提高、發展速度加快、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增強的勢頭,應急產業與應急能力實現了良性循環。
(一)發展應急產業成為社會共識
應急產業作為應急管理的重要物質和技術保障,始終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本)》,將“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作為單獨產業類別鼓勵發展;工信部2009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工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制定應急工業產品相關標準,促進應急工業產品推廣;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國家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中,做出了促進安全產業發展,建立國家安全產業基地的規劃;公安部將裝備保障能力建設作為提高各級公安機關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關鍵;科技部在“十一五”基礎上,“十二五”又在公共安全、防災減災方面確定了36個專項研究項目。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實踐,也使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發展應急產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廣東、安徽、重慶、浙江等地方政府,結合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將應急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一批產業基地正在形成。
(二)應急產業發展勢頭加快
在中央政府大力引導和支持下,在各類突發事件對應急產品需求的牽引下,各級地方政府、部分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展應急產品的積極性較高,研發和生產投入力度加大,包括設計、管理、標準、監測、認證、展示、物流等在內的產業體系初見雛形。應急產業體系和上下游產業鏈接關系逐步建立。企業對應急產品投資行為由以往被動、無意識狀態,開始向主動、有意識狀態轉化;投資形式開始由產品投入向產業投入轉化;部分地區開始了應急產業園建設;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浙江、江蘇等省,一些民營資本開始按商業化模式,自主投資應急產業園建設,應急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正在顯現。
(三)產品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政府、企業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創新性企業為重點,加強應急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應急產品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如,各地開始探索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成功地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大壩安全防護,泥石流監測、早期預警;將云計算技術用于分析處理海量災情信息等等。應急產品逐步由單一的有形安全產品、應急產品,向應急科研、服務、咨詢、標準認證等無形產品形式擴展。
(四)應急保障作用得到發揮
應急產業發展既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更為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非典、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相關企業生產了大量流行病防護用具、檢測設備、防控設施等;汶川地震中,應急產業提供了大量優質帳篷、活動板房、各類救援車輛等;王家嶺礦難救援中,排水、通風、打鉆等應急產品,對成功救援發揮了巨大作用。應急產業貫穿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的全過程,應急產品帶來的監測預警的準確性,應急救援的有效性,救援物資的及時性,恢復重建的保障性等,成為提高應急能力的關鍵。
二、應急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我們注意到,我國應急產業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不但阻礙著應急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著我國應急處置能力的提高。
(一)應急產業概念界定不清
應急產品是應急管理的物質基礎,貫穿于突發事件全過程。但應急產品上升到“應急產業”在我國時間還不長,概念還比較生疏。目前,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界,對“應急產業”的定義不清晰、不統一、不規范,影響了政策導向的準確性和產業發展的穩定性。一是在制定產業政策或規劃產業園區建設時,對哪些產品屬于應急產品,哪些產品應鼓勵,哪些產品應限制,哪些企業應引入等分歧較大,很難找到準確的依據和標準;二是對本地區應急產業范圍無法界定,難以進行分類和統計,造成產能不明,家底不清,甚至出現“舍近求遠”、“隔山買牛”的現象。三是對哪些產品列入產品儲備目錄,哪些列入產能儲備目錄不清,經常是張冠李戴,隨意性很大。總體看,大部分地區應急產業的發展處于一種自發狀態,不利于產業快速成長和發展。
(二)關鍵應急裝備發展緩慢
我國與先進國家相比,應急技術裝備手段的落后是顯而易見的,這在幾次重大應急救援中體現的尤為突出。一是科技含量不高。近幾年我國雖然注重提升應急裝備水平,但由于我國工業基礎薄弱,應急產業起步晚,大部分應急產品還沒有擺脫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狀況,特別是大型、關鍵性應急裝備,難以適應應急需要,直接影響了應急處置效果;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應急產品的科技研發不夠,缺少核心競爭力,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有些看起來比較先進的國產裝備,其實是對國外零配件進行的集成,基本上處于“攢機”階段;三是關鍵設備依賴進口。如航空應急救援,礦山井下關鍵救援、避險,應急通信,信息通訊安全,醫療檢測,生化、核輻射防護等設備、裝備生產領域均嚴重依賴進口。有依賴就有制約,授人以柄,就會失去主動。一些國家的生產商利用技術優勢,任意抬高價格,賺取超額利潤,出口給我國的產品也多屬淘汰貨;很多國家出于冷戰思維,對有些產品限制或完全禁止對我國出口。
(三)應急產業政策滯后
一是缺乏系統性。現行的應急產業政策分散于各個法規、各個部門文件,組合性不足。尤其缺乏頂層設計、宏觀謀劃,全國性應急產業分散在各個領域,沒有通過系統性政策引導進行有效整合;二是缺乏操作性。有些政策停留在一般化的要求提倡上,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在汶川地震、甲型H1N1禽流感、南方冰凍雨雪災害等重大事件處置中,都發生過因缺乏明確的采購、征用、補償的政策規定,導致企業承擔不必要的成本,影響了企業參與救災的積極性和應急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缺乏導向性。現行的產業政策偏重引導,缺乏對應急產業企業的經濟利益、行為保障等激勵性的配套措施,部分企業對參與應急產業持觀望、等待、遲疑的態度。
(四)應急產品市場不成熟
政府對應急產品推廣不足,對市場整體培育開發不夠,主要表現為三個脫節。一是供求脫節。應急產品生產企業普遍反映,除了軍隊、武警、公安等少量用戶外,應急產品需求主體不明確,找不到有效用戶,無法進行有目的的生產;一些政府用戶雖然有需求,但不知道按照什么樣的產品目錄和標準進行儲備、配置,不知道企業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應急產品。二是產學研脫節。政府、企業、院校與科研機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每年大量投入形成的應急科研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閣“曬太陽”,沒有及時轉化為現實產品。三是資源共享脫節。“十一五”期間,我國普遍開展了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平臺體系建設,但是應急產品生產企業、應急資源部門、受災地區信息難以共享,數據庫建設滯后于硬件發展,普遍存在“硬件硬,軟件軟”的問題。地區與部門間、軍地間、政企間應急產品、應急能力儲備缺乏共享,導致貽誤戰機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促進應急產業發展的建議
應急產業發展模式和總體目標應確定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社會積極參與,市場充分運作,建立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集成化組織、社會化服務的產學研和服務緊密結合的應急產業體系。具體政策建議主要包括:
(一)明確應急產業定位,確定政策作用方向
應急產品遍及各個行業,涉及全部四大類突發事件,準確定義應急產業是實施有效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發展的前提。但是,目前對應急產品、應急產業進行內涵式定義有難度,可考慮暫時按照應急產品的外在特征對應急產業進行描述式定義。如,從產品和服務型態上,應急產業可分為應急裝備設備、咨詢服務類。從管理流程上,可分為用于監測預警的、現場處置防護的、應急恢復重建等類別。從應用范圍上,可分為直接用于應急的專用產品、間接用于應急的兼用產品、有關聯性的日常用品。我們傾向按照應急產品應用范圍不同、參考管理流程,對應急產業進行分類(見下圖),并作為制定政策、實施管理的著力點。
類別
流程
第1類----專用
第2類----兼用
第3類----關聯
預防
防疫藥品
探測性裝置
信息平臺
準備
救災器材儲備
醫療救護
食品儲備
預警
警報設備
監控系統
食品檢測儀
響應
應急燈、生命探測儀等
警用裝備
普通挖掘機
恢復
救災專用道路等
帳篷等
食品等
按照應急產品上述分類及產業這種定位,完善相關政策及實施管理。一是盡快結合新發布的產業目錄,建立相應的統計和行業監測機制,開展行業現狀調查,摸清需求潛力,分析發展方向,定期發布行業發展狀況報告。二是分門別類地選擇公共政策形式。如第1類產品實行政府直接進行投入生產,或由企業生產政府購買、儲備,或由政府強制使用;第2類產品實行政府引導與市場相結合,政府通過制定目錄和規劃,主要進行能力儲備,需要時進行購買,或由政府推薦使用;第3類產品主要發揮社會動員能力,通過市場供給,輔之以能力儲備,由政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市場化購買提供。三是著眼政策頂層設計,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應急產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政府發展應急產業的目標、政策原則、政策范圍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等。
(二)制定應急產業發展規劃
為對不同時期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指導,在國務院制定《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全面調查摸清家底,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盡快制定我國中長期的《應急產業發展規劃》具體落實《意見》。應急產業發展規劃應包括:一是在分析我國應急產品供給、需求的基礎上,確定應急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作為產業發展的指南。二是根據全國應急產業不同產品門類現狀、優勢及劣勢,確定產業發展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三是根據區域災害種類狀況,科學劃定應急產業區域發展布局及產業基地。四是產業發展的系列配套政策。包括針對生產者的產品門類、目錄、標準、認證和準入政策;針對用戶的規范配置要求,采購、征用、補償、儲備政策;針對宏觀層面的民族工業、財政、稅收、保險、信貸政策等。
(三)完善應急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
應急產業屬于戰略性的民生產業,技術含量高,系統性強,涉及面廣,需要政府統籌規劃,周密安排,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一是提高產業組織水平,整合應急產品市場的供給需求。包括政府層面上建立部門間發展應急產業的政策溝通協調機制;全社會層面上建立由用戶(包括潛在用戶)、生產廠家、科研單位等參加的應急產業協會,組織有關應急產業和產品博覽會、投資洽談會;科研層面上,設立多種類型的應急經濟技術研究會、研討會;以市場化手段推動應急產業園區建設等。二是結合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扶持應急產業國家隊,建立示范區,推動龍頭企業的形成;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融合,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普及防災救災知識,增強公民應急意識、憂患意識,著力培育、開發應急產品市場,促進有效需求的形成和培育。
(四)建設應急產業及資源數據庫
在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體系的基礎上,由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牽頭,依托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平臺,通過資源、信息共享,建立應急產品儲備名錄和資料庫,企業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資料庫、應急資源庫。同時,為保證政府對應急產業與應急資源管理的權威性和及時性,需配套建立應急裝備、設施規劃制度,以及定期更新機制和責任制。其中,特別要建立企業生產能力儲備、產品儲備、國家法定儲備相結合的應急儲備體系;完善應急物流體系,實現政府、部門、企業,以及軍地間應急儲備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機制,及時更新相關的數據信息。
(劉釗系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主任;李洺系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教授)
一、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概況和基本判斷
隨著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應急產業發展基本狀況呈現了社會共識提高、發展速度加快、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增強的勢頭,應急產業與應急能力實現了良性循環。
(一)發展應急產業成為社會共識
應急產業作為應急管理的重要物質和技術保障,始終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本)》,將“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作為單獨產業類別鼓勵發展;工信部2009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工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制定應急工業產品相關標準,促進應急工業產品推廣;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國家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中,做出了促進安全產業發展,建立國家安全產業基地的規劃;公安部將裝備保障能力建設作為提高各級公安機關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關鍵;科技部在“十一五”基礎上,“十二五”又在公共安全、防災減災方面確定了36個專項研究項目。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實踐,也使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發展應急產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廣東、安徽、重慶、浙江等地方政府,結合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將應急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一批產業基地正在形成。
(二)應急產業發展勢頭加快
在中央政府大力引導和支持下,在各類突發事件對應急產品需求的牽引下,各級地方政府、部分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展應急產品的積極性較高,研發和生產投入力度加大,包括設計、管理、標準、監測、認證、展示、物流等在內的產業體系初見雛形。應急產業體系和上下游產業鏈接關系逐步建立。企業對應急產品投資行為由以往被動、無意識狀態,開始向主動、有意識狀態轉化;投資形式開始由產品投入向產業投入轉化;部分地區開始了應急產業園建設;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浙江、江蘇等省,一些民營資本開始按商業化模式,自主投資應急產業園建設,應急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正在顯現。
(三)產品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政府、企業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創新性企業為重點,加強應急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應急產品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如,各地開始探索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成功地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大壩安全防護,泥石流監測、早期預警;將云計算技術用于分析處理海量災情信息等等。應急產品逐步由單一的有形安全產品、應急產品,向應急科研、服務、咨詢、標準認證等無形產品形式擴展。
(四)應急保障作用得到發揮
應急產業發展既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更為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非典、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相關企業生產了大量流行病防護用具、檢測設備、防控設施等;汶川地震中,應急產業提供了大量優質帳篷、活動板房、各類救援車輛等;王家嶺礦難救援中,排水、通風、打鉆等應急產品,對成功救援發揮了巨大作用。應急產業貫穿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的全過程,應急產品帶來的監測預警的準確性,應急救援的有效性,救援物資的及時性,恢復重建的保障性等,成為提高應急能力的關鍵。
二、應急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我們注意到,我國應急產業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不但阻礙著應急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著我國應急處置能力的提高。
(一)應急產業概念界定不清
應急產品是應急管理的物質基礎,貫穿于突發事件全過程。但應急產品上升到“應急產業”在我國時間還不長,概念還比較生疏。目前,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界,對“應急產業”的定義不清晰、不統一、不規范,影響了政策導向的準確性和產業發展的穩定性。一是在制定產業政策或規劃產業園區建設時,對哪些產品屬于應急產品,哪些產品應鼓勵,哪些產品應限制,哪些企業應引入等分歧較大,很難找到準確的依據和標準;二是對本地區應急產業范圍無法界定,難以進行分類和統計,造成產能不明,家底不清,甚至出現“舍近求遠”、“隔山買牛”的現象。三是對哪些產品列入產品儲備目錄,哪些列入產能儲備目錄不清,經常是張冠李戴,隨意性很大。總體看,大部分地區應急產業的發展處于一種自發狀態,不利于產業快速成長和發展。
(二)關鍵應急裝備發展緩慢
我國與先進國家相比,應急技術裝備手段的落后是顯而易見的,這在幾次重大應急救援中體現的尤為突出。一是科技含量不高。近幾年我國雖然注重提升應急裝備水平,但由于我國工業基礎薄弱,應急產業起步晚,大部分應急產品還沒有擺脫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狀況,特別是大型、關鍵性應急裝備,難以適應應急需要,直接影響了應急處置效果;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應急產品的科技研發不夠,缺少核心競爭力,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有些看起來比較先進的國產裝備,其實是對國外零配件進行的集成,基本上處于“攢機”階段;三是關鍵設備依賴進口。如航空應急救援,礦山井下關鍵救援、避險,應急通信,信息通訊安全,醫療檢測,生化、核輻射防護等設備、裝備生產領域均嚴重依賴進口。有依賴就有制約,授人以柄,就會失去主動。一些國家的生產商利用技術優勢,任意抬高價格,賺取超額利潤,出口給我國的產品也多屬淘汰貨;很多國家出于冷戰思維,對有些產品限制或完全禁止對我國出口。
(三)應急產業政策滯后
一是缺乏系統性。現行的應急產業政策分散于各個法規、各個部門文件,組合性不足。尤其缺乏頂層設計、宏觀謀劃,全國性應急產業分散在各個領域,沒有通過系統性政策引導進行有效整合;二是缺乏操作性。有些政策停留在一般化的要求提倡上,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在汶川地震、甲型H1N1禽流感、南方冰凍雨雪災害等重大事件處置中,都發生過因缺乏明確的采購、征用、補償的政策規定,導致企業承擔不必要的成本,影響了企業參與救災的積極性和應急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缺乏導向性。現行的產業政策偏重引導,缺乏對應急產業企業的經濟利益、行為保障等激勵性的配套措施,部分企業對參與應急產業持觀望、等待、遲疑的態度。
(四)應急產品市場不成熟
政府對應急產品推廣不足,對市場整體培育開發不夠,主要表現為三個脫節。一是供求脫節。應急產品生產企業普遍反映,除了軍隊、武警、公安等少量用戶外,應急產品需求主體不明確,找不到有效用戶,無法進行有目的的生產;一些政府用戶雖然有需求,但不知道按照什么樣的產品目錄和標準進行儲備、配置,不知道企業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應急產品。二是產學研脫節。政府、企業、院校與科研機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每年大量投入形成的應急科研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閣“曬太陽”,沒有及時轉化為現實產品。三是資源共享脫節。“十一五”期間,我國普遍開展了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平臺體系建設,但是應急產品生產企業、應急資源部門、受災地區信息難以共享,數據庫建設滯后于硬件發展,普遍存在“硬件硬,軟件軟”的問題。地區與部門間、軍地間、政企間應急產品、應急能力儲備缺乏共享,導致貽誤戰機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促進應急產業發展的建議
應急產業發展模式和總體目標應確定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社會積極參與,市場充分運作,建立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集成化組織、社會化服務的產學研和服務緊密結合的應急產業體系。具體政策建議主要包括:
(一)明確應急產業定位,確定政策作用方向
應急產品遍及各個行業,涉及全部四大類突發事件,準確定義應急產業是實施有效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發展的前提。但是,目前對應急產品、應急產業進行內涵式定義有難度,可考慮暫時按照應急產品的外在特征對應急產業進行描述式定義。如,從產品和服務型態上,應急產業可分為應急裝備設備、咨詢服務類。從管理流程上,可分為用于監測預警的、現場處置防護的、應急恢復重建等類別。從應用范圍上,可分為直接用于應急的專用產品、間接用于應急的兼用產品、有關聯性的日常用品。我們傾向按照應急產品應用范圍不同、參考管理流程,對應急產業進行分類(見下圖),并作為制定政策、實施管理的著力點。
類別
流程
第1類----專用
第2類----兼用
第3類----關聯
預防
防疫藥品
探測性裝置
信息平臺
準備
救災器材儲備
醫療救護
食品儲備
預警
警報設備
監控系統
食品檢測儀
響應
應急燈、生命探測儀等
警用裝備
普通挖掘機
恢復
救災專用道路等
帳篷等
食品等
按照應急產品上述分類及產業這種定位,完善相關政策及實施管理。一是盡快結合新發布的產業目錄,建立相應的統計和行業監測機制,開展行業現狀調查,摸清需求潛力,分析發展方向,定期發布行業發展狀況報告。二是分門別類地選擇公共政策形式。如第1類產品實行政府直接進行投入生產,或由企業生產政府購買、儲備,或由政府強制使用;第2類產品實行政府引導與市場相結合,政府通過制定目錄和規劃,主要進行能力儲備,需要時進行購買,或由政府推薦使用;第3類產品主要發揮社會動員能力,通過市場供給,輔之以能力儲備,由政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市場化購買提供。三是著眼政策頂層設計,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應急產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政府發展應急產業的目標、政策原則、政策范圍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等。
(二)制定應急產業發展規劃
為對不同時期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指導,在國務院制定《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全面調查摸清家底,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盡快制定我國中長期的《應急產業發展規劃》具體落實《意見》。應急產業發展規劃應包括:一是在分析我國應急產品供給、需求的基礎上,確定應急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作為產業發展的指南。二是根據全國應急產業不同產品門類現狀、優勢及劣勢,確定產業發展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三是根據區域災害種類狀況,科學劃定應急產業區域發展布局及產業基地。四是產業發展的系列配套政策。包括針對生產者的產品門類、目錄、標準、認證和準入政策;針對用戶的規范配置要求,采購、征用、補償、儲備政策;針對宏觀層面的民族工業、財政、稅收、保險、信貸政策等。
(三)完善應急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
應急產業屬于戰略性的民生產業,技術含量高,系統性強,涉及面廣,需要政府統籌規劃,周密安排,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一是提高產業組織水平,整合應急產品市場的供給需求。包括政府層面上建立部門間發展應急產業的政策溝通協調機制;全社會層面上建立由用戶(包括潛在用戶)、生產廠家、科研單位等參加的應急產業協會,組織有關應急產業和產品博覽會、投資洽談會;科研層面上,設立多種類型的應急經濟技術研究會、研討會;以市場化手段推動應急產業園區建設等。二是結合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扶持應急產業國家隊,建立示范區,推動龍頭企業的形成;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融合,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普及防災救災知識,增強公民應急意識、憂患意識,著力培育、開發應急產品市場,促進有效需求的形成和培育。
(四)建設應急產業及資源數據庫
在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體系的基礎上,由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牽頭,依托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平臺,通過資源、信息共享,建立應急產品儲備名錄和資料庫,企業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資料庫、應急資源庫。同時,為保證政府對應急產業與應急資源管理的權威性和及時性,需配套建立應急裝備、設施規劃制度,以及定期更新機制和責任制。其中,特別要建立企業生產能力儲備、產品儲備、國家法定儲備相結合的應急儲備體系;完善應急物流體系,實現政府、部門、企業,以及軍地間應急儲備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機制,及時更新相關的數據信息。
(劉釗系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主任;李洺系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