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與思考
突發公共事件案例帶來的警示促使人們深入思考應急管理對科技與教育的需求。
(1)印度洋地震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發生地震海嘯,2小時后海嘯到達斯里蘭卡。海嘯傳播速度約800公里/小時,(相當于民航機飛行速度);岸邊水頭高度平均為4~6米,最高達8~10米;岸邊水沖擊力平均為300公斤/平方米,最高達1000至2000公斤/平方米。這場地震海嘯造成近30萬人死亡和失蹤。它給人們的警示:需要研究災害形成機理、災害蔓延及其后果的預測理論,建立國際性信息互通的監測、預警、決策和發布系統,實現科學預測、快速預警和及時疏散。
(2)吉化雙苯廠爆炸及其衍生與耦合事件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公司因違反操作流程,處理不當,苯胺裝置發生爆炸,導致人員傷亡和約100噸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水體,造成跨省水域污染和中心城市多日停水,進而引發社會安全事件。它的警示:需要研究突發公共事件衍生與耦合的機理和規律,跨部門、跨省城的預案編制、信息互通、預測預警、綜合協調和應急聯動,實時狀態監測和處置方案動態優化等。
(3)卡特里娜颶風及其引發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颶風造成本世紀美國經濟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據統計:約1209人喪生,50萬人無家可歸,受災人口高達500萬,經濟損失2千億美元(風險管理公司統計:經濟損失高達1萬億美元),導致40萬人失業;引發危化品泄漏、水質污染和弧菌病蔓延;當地政府機關癱瘓,形成無政府狀態,災區社會秩序失控,災民與政府之間對立情緒強烈,抗議活動頻發;公眾心理狀態嚴重失衡,社會內部潛在的各種矛盾和利益沖突集中爆發。犯罪團伙乘機興風作浪,持槍搶劫,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卡特里娜颶風這一自然災害引發了環境污染、生產安全事故、疫病疫情和社會安全事件。它的警示:需要研究颶風發生機理與蔓延規律,預測其登陸的時間、地點和后果;多種突發公共事件的衍生與耦合,多部門、多層級的信息互通、救援力量優化調度和應急資源優化配置;社會穩定性指標體系和社會演化動力學,應急決策缺陷對社會穩定性的影響;災害心理學和行為學,大規模人員疏散避難策略。
(4)“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道恐怖襲擊,造成3棟建筑整體坍塌,2825人遇難,其中包括343名專職消防人員。它的警示:需要研究防恐反恐的國家戰略和科學技術;無預警情況下應對重特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決策指揮及救援處置;災難事故現場的信息獲取和傳遞;建筑物在火災和原有力荷載共同作用下破壞與坍塌的機理、臨界條件和防范措施;重大建筑火災環境下公眾的心理、行為與疏散避難。
國內外古往今來的突發公共事件給應急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包括:面對各種類型的突發公共事件(洪水、臺風、地震、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非典、禽流感、食物中毒、刑事案件、恐怖襲擊……),如何實現監測監控,并實時動態地了解現場狀況?面對不同條件(事故地點、氣象條件、泄漏物質、存儲壓力、存儲總量、周邊環境、居民數量……)下的突發公共事件,如何科學預測其發展趨勢、后果并快速預警?面對諸多影響因素和應對方案(現場情況、疏散人群、救援力量、避難場所、資源配置、交通管制、治安警戒……),如何科學決策、綜合協調和高效處置?
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方法、技術、裝備和人力資源的持續支持,是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二、發展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
與國家對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的重大需求相對照,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嚴重滯后。雖然我國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的各個分支領域自改革開放以來均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在各個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各相關領域研究處于條塊分割狀態,從整體意義上講,我國的公共安全科技問題研究尚剛剛起步,研究基礎薄弱,公共安全研究與實驗基礎設施落后,技術與裝備研發能力差,專門人才嚴重不足、缺乏整體層面上系統的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尚未形成構建國家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體系的理論框架,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對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的重大需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社會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并將其列為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公共安全首次作為一個獨立領域列入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十一五”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十一五”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應急管理科學研究,提高應急裝備和技術水平,形成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明確要求,作為重要的應急保障之一,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等有關部門和科研教學單位,要積極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應急平臺,提高我國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為了適應和滿足應急管理提出的重大需求,未來5-10年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可以歸納如下:
總體目標
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公共安全科技創新體制與運行機制;促進公共安全科學理論、方法學及預測、預防、預警與應急等關鍵技術及其集成的持續創新,實現技術跨越,形成對多災種及其耦合的突發公共事件的防控能力,形成公共安全應急成套核心技術與裝備的自主研發與工程技術能力,自主創新建立國家公共安全應急平臺體系;促進公共安全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建立公共安全研究及測試基地、數據庫和技術標準體系;建立適應國家對公共安全人才迫切而重大需求的教育體系(學科體系、學歷與非學歷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全社會公共安全科技素養和教育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在國際公共安全科技與教育界具有重要影響。形成強大的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與教育體系,支撐和引領我國抗御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的持續提升。
重點任務
(1)加強公共安全的基礎研究。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提供解決公共安全問題的理論依據和技術基礎,初步建立系統的公共安全科學理論體系。
重點研究公共安全科技理論的共性特點和規律,應急管理體系的復雜性科學問題,多主體、多層級、多環節協同應對機制,多層面社會聯動應急機制,信息多向交叉溝通機制和信息資源管理,建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公共安全科技理論框架和基本理論;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制、機制和法制研究,探索公共安全科技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和措施;開展公共安全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和科普研究;開展公眾在危險、災害環境下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研究,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社會動員機制研究,公共安全相關的保險研究。
重點研究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演化和突變的動力學過程,以及應急決策的理論,包括:突發公共事件的形成、演化及其突變成災;基于確定性與隨機性雙重性規律的預測理論;風險評估的復雜指標體系及準則;多因素綜合的全過程風險評估方法;災后評估及系統重建理論;結合多尺度氣象信息,基于GIS的海量空間數據的統計分析、快速提取與模擬仿真;基于應急預案的多目標多階段應急決策生成、評價和優化。
(2)加速突破公共安全的關鍵技術。以公共安全的國家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我國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控制與應急為主線,針對公共安全領域的若干“瓶頸”技術和核心技術問題,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建設結合,加強公共安全關鍵高新技術的自主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發展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及風險治理、監測監控、預測預警、決策指揮、救援處置和恢復重建等關鍵環節的核心技術,包括:全方位無障礙檢測探測與精確定位技術,多尺度動態預測、模擬仿真、綜合評估與快速預警技術,智能決策、科學指揮和綜合救援技術,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相關的技術、裝備、儀器和工具;發展以地理信息系統為載體,綜合信息獲取、數據庫、預測預警和應急預案,智能生成決策方案的集成技術;研發集中體現應急技術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的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形成應急平臺設計制造的工程技術能力。進而以高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支撐和引領安全產業發展,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公共安全的技術及產業強國。
(3)加強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與綜合應急技術研究。公共安全的重點在城市,安全是現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必須面向城市多種突發公共事件耦合派生的綜合防治和應急救援,研究城市公共安全標準,基于風險評估和應急救援的城市公共安全性能化規劃;城市設施在多因素耦合致災作用下的風險評估、承災能力評價和綜合防治的優化設計;復雜城市結構與設施的安全防控;城市多災種危險源的綜合評價與監控;城市突發公共事件耦合與派生的現場探測監測、預測預警、決策指揮和救援處置;城市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人員安全防護和疏散避難,建設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平臺和公共安全綜合保障示范工程。
(4)營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科技發展環境,建設國家公共安全創新體系。完善的國家公共安全創新體系是實現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的重要基礎,是形成國家公共安全核心競爭力和持續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條件。需要完善創新活動的運行機制,加強體制創新,優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置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公共安全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體系、技術開發體系、科技服務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保持科技創新活動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
——加強公共安全科研基地和基礎條件建設。建設一批公共安全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基地、公共安全應急技術與裝備研發基地、公共安全技術標準及測試基地。加強公共安全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包括建立體現應急科技國家水平、發揮國家公共安全智庫作用、在國際公共安全與應急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國家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研究中心。它們的任務是:面向各級政府、部門應急管理的科技需求,為國家應急“一案三制”提供法規、政策、體系規劃、應急預案、技術標準體系等方面的技術支撐;面向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的建設和運行,在監測監控和預測預警技術、輔助決策和模擬仿真技術、應急平臺安全保障技術、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撐;服務于國家的大型科研計劃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科研需求,為開展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基礎研究條件支持為政府、地方、企業和社會提供高水平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咨詢和服務,提供技術培訓和演練基地;為培養高水平、綜合性公共安全與應急科技人才提供硬件環境;為公共安全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發揮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產業部門在培養公共安全人才方面的作用,推進產學研結合,聯合培養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根據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跨行業、跨領域、綜合性、交叉性特點,迫切需要盡快設立公共安全領域研究生教育的一級學科(“公共安全科學與工程”或“安全科學與工程”)、相應的專業學位學科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建成完整的公共安全領域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提供強大的管理、科技和職業人力資源。
——實施公共安全技術標準戰略,以技術標準促進公共安全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產業升級;建立國家公共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構建公共安全技術標準體系,開展公共安全技術標準研究,盡快形成并逐步完善公共安全技術標準體系結構,使我國公共安全技術標準化體系滿足國家公共安全和全球化的需要。
——建設公共安全數據庫和公共安全信息共享平臺,加強科學數據和科技文獻資源的整合、集成、共享、保存和更新,提高利用效率。
致謝本文研究獲得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的支持;本文在完成過程中,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許多老師提供了素材,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1]國務院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
[2]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05.
[3]Fan Weicheng and Liu Nal'an,Progress in Fir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in China,Invited Lecture. BFRL/NIST Annual Conference. April 3-4,2006,Washington,DC
[4]范維澄。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專題講座。2006.7.7-8,北京。
[5]范維澄、劉奕、申世飛構建城市公共安全科技創新體系,第一屆全國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學術研討會,2006.7.26-28.唐山。
[6]范維澄、袁宏永、蘇國鋒。我國應急平臺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信息化建設》第九期,2006.
作者簡介
范維澄: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火災動力學演化與防治技術;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人員疏散、應急救援的理論與技術及其綜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