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于內生增長的公共安全產業發展模式
由上面分析可知,唯有依賴技術進步,公共安全產業才能實現良性發展。我國的公共安全產業起步較晚,技術空心化,缺乏核心技術,關鍵部件依靠進口,在公共安全中尤為重要的應急信息平臺、決策指揮平臺、監測預警等技術還沒有突破或形成標準。從事應急的公共安全企業數量也較少,企業簡單模仿、抄襲和貼牌生產盛行。包括安防產業,我國有一萬多家公共安全企業,而其中企業中有研究機構的不到5%,有研發活動的只占20%,企業研發經費僅占銷售額的百分之零點幾,這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走別人的路只能永遠跟在別人后面做低端產品的加工裝配車間,處于產業鏈低端。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公共安全產業這種“少且不優,小且不強”的狀況,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和規模經濟效益,就必須讓自主創新成為公共安全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和發動機。
中國公共安全產業自主創新,需要自信、需要清醒、需要只爭朝夕。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公共安全產業還沒有到強調自主創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全球化,那些技術裝備都可以國外引進,沒有必要付出創新的成本。固然,引進是獲取技術最便捷、最省力的方式,但沒有自主創新,就難突破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壁壘,從根本上解決公共安全和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公共安全自主創新就意味著什么都應當自己干,“百分之百的知識產權”,這種觀點過于狹隘。建立新的創新管理機制,整合現有技術、推進集成創新,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積極發揮企業在公共安全中的主體作用,這都是對公共安全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將上述這種基于民生安全需求,以創新發展為內核的產業發展模式稱為基于內生增長的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內生增長的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一是以技術整合產業資源。由于公共安全產業本身的屬性,技術在公共安全產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前公共安全正處于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技術的進步直接決定著公共安全產業的生命力,沒有技術的突破,公共安全產業就難以開拓市場,難以滿足民生安全的需要。這種以技術創新為主要特征的內生增長模式實現的途徑就是以技術來整合產業資源,聚集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財政、金融、科技政策、知識產權、人才資源、組織資源等等。
二是以企業為核心構建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公共安全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產學研的良性互動,離不開一個健康有序的科技創新體系。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理所當然也就成了創新體系的核心力量。尤其是技術型企業更應擔負起創新體系構建的重任,通過加強產、學、研三方的密切合作,不斷推動創新體系的良性循環與互動,不斷攝取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動力。只有產業發展了,蛋糕做大了,企業才能在規模經濟中獲得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成本優勢。
四、公共安全產業建設方略
在新產業的選擇上,我們相信“沒有遲到者,只有失敗者”,但在發展新產業時,我們必須有“快魚吃慢魚”的快速突破意識。當前,許多企業在這個領域的發展都處于一個摸索階段,復雜多變的公共安全環境以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容不得我們浪費更多的時間,從事公共安全的企業尤其是致力于公共安全建設、致力成為行業領導的企業,必須抓緊搭建平臺,聚焦優勢資源,爭取短期突破。在產業布局與建設上,除了有意識外,還要有謀局、有策略、有方法。
(一)做創新的踐行者
對于從事公共安全的企業來說,做一個創新者,堅持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技術創新,二是管理創新。
講到技術創新,需要思考如何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以創新開辟未來格局。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公共安全部分》中指出,公共安全應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的戰略轉變,其產業發展也要落實到依靠技術進步上來,以技術為抓點,主動滿足國家安全保障需要。在落實實際工作中,堅持公共安全產品與服務的持續創新,以創新帶來未來的持續收益。
講到管理創新,需要關注組織方式、業務流程和運行機制的創新。在組織管理上,關鍵是要建立一個能夠有效調動資源,快速市場反應的組織管理結構,形成一個產業間有效互動,產業內部科研、生產、市場等流程通暢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