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是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推動公共安全科技發展重在協同創新,提升公共安全水平要靠多學科交叉融合來實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范維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
范維澄對我國公共安全科技領域近10年來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在他看來,總體而言,我國公共安全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在其中一些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國際同行所贊賞和學習”。
國家科研投入不斷加大 安全學科成為一級學科
2003年發生的“非典”事件,無疑敲響了一記公共安全管理的警鐘。“非典”對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使各界深切體會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就在這一年夏天,國務院開始組織制定未來15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這是公共安全成為一個獨立的科技領域的開始”,范維澄表示。
范維澄回憶道,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涵蓋的20項專題中,公共安全研究是涉及部門最多的一項,一共涉及到20多個國家部委。“通過制定《綱要》,使原先分散在各個領域的公共安全研究聚合到一起,國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項目經費大幅增長,公共安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國家公共安全應急信息平臺在《綱要》中被列為公共安全領域的第一個優先主題。“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將國家應急平臺體系技術研究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之一。清華大學是主要承擔單位之一,完成了對國家應急平臺的總體構思、設計和綜合系統研發。
公共安全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如何通過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專業人才是范維澄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令他欣喜的是,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將安全科學與工程單列為一級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過去是礦業工程下的二級學科,現在成為工學門類下的第三十七個一級學科。
公共安全涉及理工文管 協同創新漸成共識
“公共安全有個鮮明的特點,它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一門學科,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管理與社會人文科學的結合,是世界各國做好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共同趨勢”,范維澄表示。
為了進一步闡明公共安全體現的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融合特點,范維澄逐一分析道:“理”是指認識各類災害或突發事件發生的規律機理,研究各種應對防治手段原理。“工”是在“理”的基礎上,將認識到的規律機理變成技術和產品,為災害的防治應對提供具體的技術手段和工具裝備。“文”有兩個層面含義,一是研究公共安全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從法制上為公共安全提供保障;另一個層面是通過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研究,幫助人們應對突發事件給心理層面帶來的傷害。“管”涉及到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研究,包括應急預案的制訂等等。
在范維澄看來,從認識層面而言,目前公共安全領域的政、產、學、研、用五個要素對協同創新有了高度的認同,這為協同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據介紹,清華大學正在構建公共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聯系。不止是清華,一些地方高校或行業協會等也都在通過組建協同創新中心或產業聯盟等形式來促進公共安全領域政、產、學、研、用五要素的協同創新。
經過近8年的籌備,獲民政部批復后,由清華大學發起的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學會的成立,有助于在現有安全各專業領域研究的基礎上,搭建跨領域的共性和綜合性研究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協同創新。”
研究應更為深入細致 加強災害場景再現實驗
去年7月2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襲擊北京,造成79人不幸遇難,經濟損失約116.4億元,再度引發各界對于公共安全的高度關注。
范維澄坦言,北京“7·21”大暴雨事件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災難相關的研究應該更為深入細致,同時,還應加強災難場景再現實驗,為應對提供科學詳實的數據。
在籌備北京奧運會期間,清華大學和北京市應急辦合作,構建北京市風險地圖,用不同顏色標明北京某些區域有可能發生某種突發事件,以及可能的影響范圍和程度。“現在看來,這項工作做的還不是特別的細致,比如地圖中標注了一些有可能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高風險區域,但并沒研究多大的雨會導致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目前已經有一些模型可以對災害發生后的情景進行預測,但模型預測的準確度還有待提高,需要通過災害場景再現實驗加以改進。同時,一些災害的預測預警存在難點,迫切地需要通過情景再現實驗破題,融雪型洪水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范維澄介紹,融雪型洪水在我國東北、西邊地區時有發生,但在應對上還處于無解的狀態。氣象部門只預測、觀測下雪量,并不研究溫度升高情況下,多少雪會化成水;水利部門不知道來水量,難以判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通過構建融雪場景,獲取相關數據,從而科學地預測來水量,為應急部門提供有效的應對預案。”
對此,范維澄認為,針對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有必要建設首都公共安全科教創新基地,進而建設國家級的綜合科教創新基地,通過大型的研究設施部分地再現災害場景,獲取大量準確的數據,為科學應對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