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演練是檢驗應急準備工作和提升應急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建立了巨災應急演練制度,比如,德國聯邦政府定期舉辦國家戰略演練(也稱“跨州演練”),日本每年開展內閣府防災演練,美國定期舉辦所有聯邦政府部門參加的聯邦應急演練。這些國家通過建立巨災應急演練制度,明確了巨災應急演練領導和組織機構的職責,建立了巨災應急演練的工作規程或指南,形成了以巨災應急演練為載體的國家應急準備體系。從這些國家開展巨災應急演練的實踐看,演練主題、內容和方式緊扣實戰,演練過程組織周密,并且重視在演練中“查漏補缺”和總結改進,有效提高了聯邦(或中央)政府部門、軍隊、公眾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大幅提升了國家應急管理水平。比如,2003年以來日本中央政府每年在首相官邸舉行所有內閣大臣參加的巨災應急預案測試演練,假定的場景是東海、東南海、南海三場地震同時發生,造成25000人死亡(其中海嘯死亡9100人),毀壞建筑55萬棟,從而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應對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2年10月,“桑迪”颶風橫掃美國東海岸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繁榮和政治最敏感的地區,造成了100余人死亡,經濟損失500億美元以上,但是遠低于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10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的規模,這是美國聯邦政府持續開展巨災應急演練和全面加強應急準備制度的重要成果。
從國家戰略風險分析和評估角度來看,未來 20年我國將面臨特大地震、特大洪水、城市運行大面積障礙、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恐怖襲擊、網絡安全、核事故、局部戰爭沖突等復合型重特大突發事件的現實挑戰。如何有效處置跨省(區、市)、跨中央部門、軍地協同甚至涉外的重特大突發事件,是我們所面臨的一項戰略性任務。當前,在總結國外巨災應急演練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應急管理工作的實際特點,建立國家巨災應急演練制度,定期開展跨省(區、市)、跨中央部門、軍地協同的巨災應急演練,有利于真正加強高風險巨災的應對工作,切實做好包括局部戰爭沖突在內的各類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國家應急準備工作,查找應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增強預案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增強中央和地方之間、各部門間、軍地之間的協調意識和支持支援能力,提高應急管理人員的實戰技能,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意識。當前,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對開展國家巨災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負責的巨災應急演練領導機構,依托國家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設立專門的巨災應急演練工作機構,充分利用國家級應急管理人員培訓基地的現有資源,整合中央政府各部門、軍隊、人防等方面的相關資源,組織和實施演練。巨災應急演練領導機構的職責應包括:指導和確定巨災應急演練的主題和場景,跟蹤檢查和評估巨災應急演練工作,督促檢查演練中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定期研究、統籌協調全國的應急演練工作,制定巨災應急演練規程(指南)和演練規劃,確立軍地協同演練機制,等等。
第二,構建以巨災應急演練為有機鏈條的國家應急管理準備制度。把巨災風險分析與評估、預案制定、資源保障、應急演練、總結改進作為“應急準備能力循環”中的有效鏈條,進而支撐巨災應急演練工作。一是以科學的風險分析與評估作為確定巨災應急演練主題和場景的前提和基礎;二是通過建立巨災應急演練和評估規程或指南,以規范化、制度化的桌面推演、實戰演練等有效形式,來真正檢驗應急預案,切實促進高中級公務員應急能力的提升;三是系統總結和分析應急演練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作為修訂應急預案和改進應急管理準備制度的重要依據。
第三,建立以演練為載體的國家應急管理培訓制度。國家巨災應急演練不僅是一場國家最高層級的演練,還應是以演練為載體,提高中高級公務員個體和國家整體應急能力的有效形式。圍繞巨災應急演練和實戰開展教學培訓,將使應急管理培訓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以提升政府應急管理能力為直接目標,以演練為載體,以信息報送、風險分析、應急協調、指揮決策、現場處置、資源保障、輿情引導等相關專題知識模塊為內容的國家應急管理培訓制度,努力促進應急演練與實際的應急管理崗位技能需求緊密對應、應急教學培訓與及時總結改進實際工作緊密結合。
第四,建立和完善相關配套制度。一是進一步完善應急演練設計、重大案例教訓總結、應急管理專業培訓、應急管理科研成果吸納等方面與應急演練相匹配的制度,促進巨災應急演練的科學化、規范化。二是建立專兼職的應急演練師和應急演練評估師制度,在相關領域內遴選和聘請經驗豐富的在職和退職高中級公務員、教學研究人員、高級軍官和警官充實到演練師和演練評估師隊伍中,以加強對演練的組織實施、監督評估和總結改進。三是要建立巨災應急管理指揮機構“全員”集體培訓、軍地共同參與等形式的干部培訓機制。四是要建立巨災應急演練經費保障機制,加快完善應急培訓演練平臺,建立巨災應急演練技術保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