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務院領導同志提出建設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的工作任務。同年,科技部啟動了“十一五”《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課題項目。作為子課題之一的《省級應急平臺和城市應急聯動技術研發與示范》,由重慶市政府應急辦牽頭,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電子政務辦公室、安監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衛生信息中心、公安局指揮中心等多家單位參與,經過三年努力,課題研究工作如期順利完成,于2009年5月通過了重慶市科委組織的課題成果鑒定會,2010年該課題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年9月21日,國務院應急辦在重慶市召開江西、重慶、陜西、內蒙4省(區)項目課題驗收會議,與會專家對課題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一、課題研究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認真做好課題頂層框架設計。按照課題總體目標,在重慶市政府應急辦組織下,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牽頭進行課題頂層框架設計,井提出6個子課題工作方案:一是重慶省級應急平臺總體設計工作方案;二是差分GPS、視頻、GIS集成突發事件動態實時監測系統建設工作方案;三是省級應急多源信息資源交換共享中心軟件開發建設示范工作方案;四是重慶市應急平臺與國務院應急平臺互聯互通工作方案;五是城市跨部門分布式應急數據庫建設子項工作方案;六是整合和研發應急綜合應用系統工作方案。
(二)嚴格制定課題工作計劃。按照課題任務書和6個子課題研究要求,將課題研究分為6個工作小組,每個工作小組設一名組長和一名副組長,牽頭負責子課題研究工作。同時每個小組擬定嚴格的工作計劃,對子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人員分工、完成時間等作出明確安排。
(三)廣泛開展課題調研工作。為全面了解各省(區、市)應急平臺建設情況,總結建設經驗,課題組先后6次赴北京,成功實現與國務院應急平臺的對接。同時,赴西安、南寧等地開展專題調研,學習各地成功經驗。課題組召開專題會議26次,走訪市內10多家應急產品生產企、對重慶公安、氣象、水利、地震、交通、衛生、安監等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四)切實做好各階段研究工作。按照課題總體設計方案,切實做好各階段工作。在總體設計階段,組織技術人員和技術骨干編制課題總體設計方案,并廣泛征求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區縣以及專家的意見;在數據資源收集階段,按照國務院應急辦下發《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省級應急平臺數據庫表結構規范》,結合重慶實際和工作需要,全面收集相關數據,實現應急數據網絡報送;在系統開發整合階段,按照應急資源共建共享的思路,接入了6個部門的l 0個應急指揮系統,完成了應急平臺示范子系統建設任務。
二、課題主要研究成果
(一)完成應急平臺總體方案設計。重慶市應急平臺由市級總平臺、部門應急平臺、區縣(自治縣)平臺和基層平臺構成,按國家應急平臺建設的總體要求,與國務院應急平臺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區縣(自治縣)應急平臺、市級有關部門應急平臺互聯互通。
(二)研發突發事件動態監控技術。充分利用寬帶通信技術、無線移動技術、無線傳感器,尤其是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依托城市、衛生、安監、公安等視頻系統資源,研發突發事件視頻監控技術。為解決定位問題,采用智能手機或手持GPS設備,接入重慶市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系統(CQGNSS),進行實時動態差分。引入低空無人機,通過搭載視頻系統和低空遙感系統解決突發事件區域現場遙感數據更新和實時監測。由重慶市地理信息應急救援服務隊進行現場遙感影像采集、數據加工處理,實現動態監控。
(三)完成應急平臺數據庫系統建設。按照《國家應急平臺體系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省級平臺數據表結構規范》以及其他規范,結合重慶實際,制定了《重慶市應急平臺體系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規范》和《重慶市應急平臺數據庫表結構規范》。重慶市應急平臺數據庫系統整合了基礎市情數據、重大危險源數據、重點防護目標數據和應急資源數據。通過地址匹配、人工定位、數據標準化等多種技術手段,經過修改、審核,建立了重慶市“應急一張圖”,實現應急資源可視化管理,支持成急指揮決策分析。
(四)實現應急多源信息共享交換。
1.數據資源共享。建立適應重慶市應急管理工作特點的“集中+分布”應急數據資源組織體系,解決了應急信息包含的數據類型多,分布于不同職能部門,數據類型與格式千差萬別,各種信息不能集成統一的難題。應急數據直接來源于部門實時運行的業務系統,業務系統數據更新時,相關應急數據更新服務接口同步更新。解決了應急所需數據資源分散、沒有統一標準、沒有共享交換和難以整臺的問題,保證數據的實效性、準確性、可用性。
2.定時數據交換。通過應急數據在線報送系統,實現應急業務數據在線填報、自動入庫、在線更新。重慶市政府應急平臺與部門和區縣平臺間定期通過服務接口實現數據同步,從而保證數據的可用性,實現空間數據的自動整合。
3.服務資源共享。在全國率先建立全市統一跨部門的應急地理信息服務總線,實現應急地理信息服務融人各級電子政務業務,保證數據長期可用性。各部門、各區縣可部署二級節點,調用地理信息服務,搭建應急業務系統。在業務系統中發布權威應急資源數據,在總線中進行注冊。系統利用服務聚合技術將在總線上注冊的數據進行聚合后再發布。
(五)建成應急指揮系統。應急指揮系統是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指揮調度中心在接到接警中心發送的信息后,系統會自動聲音警報提示。指揮坐席人員瀏覽掌握基本情況以后,系統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型和預警級別,自動選擇相應的應急預案。坐席人員確定應急預案后,系統自動配置應急相關資源,形成任務清單。按照應急處置需求,系統隨即將預案擬定內容轉換為初步行動方案,主要包括:事發地周圍地理環境圖,應急隊伍、應急資源分布圖,應急隊伍裝備科目和數量,應急資源調撥種類和數量,指揮調度流程等。初步行動方案交付專家論證,若可行則可保存輸出方案,并發往指揮調度中心執行;如果不可行,則可按專家意見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指揮中心根據行動方案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設備調動應急處置隊伍和應急物資,并與現場指揮中心通過GPS監控、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進行實時信息交流。
重慶市政府應急平臺數據層以地理空間信息和屬性數據為核心,結合事件數據庫、預案數據庫、綜合環境庫等,為系統提供全面的支撐性基礎數據服務。在服務層,系統通過Skyline實現地理信息的三維虛擬現實,通過數據交換代理服務實現基于事件的各平臺指揮中心輔助和參考業務數據交互,通過信息發布代理服務實現對于公眾的定期統計信息、事件發展狀態信息以及結果信息發布,通過網絡和其他服務實現對于移動應用終端的接入和基礎信息上傳、下載服務。在核心應用層,預案管理模塊主要實現用戶將紙質預案數字化為電子預案,包括預案的組織體系、應急隊伍、專家隊伍、應急物資,任務隊列,同時能夠對已有預案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