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經驗
這次抗洪搶險工作的勝利,充分體現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和妥善應對能力,彰顯了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防災減災理念,展示了全省人民團結協作、不畏艱難的頑強拼搏精神,有許多成功經驗需要認真總結。
(一)領導重視、靠前指揮,是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根本保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河北災情,作出系列科學決策。國家防汛辦、民政部等有關部委派出專門工作組深入災區查看災情,指導抗洪搶險救災。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科學調度,具體部署,并深人重災區調研災情,慰問災區群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抗洪救災的士氣,在全省上下形成了齊心協力、共戰洪災的強大合力。為奪取抗洪搶險的全面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保證。
(二)嚴密監測、及時預警,是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重要前提。入汛以來,各級氣象、水利部門充分發揮專業監測體系優勢,加強與國土、民政、農業、安監、旅游、教育等部門的會商,對此次暴雨過程和影響作出了科學、準確的預測、預報、預警。同時,各級電臺、電視臺、報紙、政府門戶網站采取不間斷滾動播出方式,多渠道、大范圍發布預警信息。及時預警為全省提前防范暴雨洪水災害爭取了先機,為緊急轉移群眾贏得了寶貴時間。
(三)果斷決策、轉移群眾,是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關鍵所在。面對嚴峻天氣形勢,河北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及時啟動了Ⅲ級防汛應急響應。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基層組織單位迅速組織關閉旅游景點、停止礦山井下作業、轉移安置在校學生,實施了河北省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群眾大轉移,趕在特大洪水來臨之前緊急轉移安置群眾22.7萬人,有效避免了群死群傷重大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其中,淶源縣楊家莊鎮大黑川、萬年兵、桃樹洼3個村莊共10000多名群眾剛剛轉移30分鐘,村莊即遭遇滅頂之災,稍晚一步后果不堪設想。
(四)部門聯動、區域協作,是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有效途徑。在抗洪搶險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全力應對。氣象、水利、國土資源部門加強天氣預警預報、洪水監測和地質災害防御;民政、財政、發改、農業等部門及時調撥救援物資,有效組織開展搶險救災;交通、電力、通信等部門迅速調集專業隊伍,全力搶修損毀設施,形成了共同應對的工作格局。特別是在抗洪搶險的緊要關頭,張家口市發揮區域優勢,緊急派出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裝備,第一時間趕赴保定重災區先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有效地減少了暴雨災害造成的損失。
(五)廣泛動員、軍民聯動,是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強大動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廣泛動員和緊密依靠廣大群眾,打好抗洪搶險攻堅戰。災區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特別是山區農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提醒群眾防范,組織群眾轉移避險;廣大群眾團結一心、不等不靠,積極組織開展自救互救;各級黨團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響應號召、自覺行動;駐冀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沖鋒在前、全力以赴,在轉移被困群眾、搶修疏導交通等搶險救援工作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三、存在的薄弱環節
在這次暴雨災害應對過程中,也暴露出了河北省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工作中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基層應急管理基礎薄弱。一是基層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不強,現場指揮完全依靠日常工作經驗。二是基層應急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編制少,難以有效發揮綜合協調作用。三是缺少切實管用的應急預案,面對災情變化不能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四是基層應急隊伍演練少,救援能力不強,影響了第一現場的先期處置效果。五是基層應急通信等設備保障不足,降低了救援時效,擴大了不必要的災害損失。
(二)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統籌規劃。一是村莊建設缺乏科學規劃,村民建房選址違背自然規律,特別是山區村莊存在安全隱患。二是道路、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低,缺少防洪評審,抗御災害能力不強。三是部分河道堤防年久失修,非法設障、違規采砂行為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正常行洪。四是旅游區過于注重景點開發,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高,缺乏必要的防災避險場所以及生活必需品儲備。
(三)氣象監測預警存在盲區。一是地方氣象災害監測站點分布不均,個別邊遠山區甚至是氣象災害易發區尚未實現全時空監測預警。二是預警信息傳播不能實現全覆蓋,個別地區還不能及時有效接收信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許多村莊需要通過敲鑼、打鼓甚至燃放鞭炮等方式傳遞危險預警信息,不利于群眾及時防災避險。
(四)社會公眾避險意識較弱。在此次暴雨災害中遇難的人員,多數是由于自我防災避險意識不強所致。有的施工隊將臨時住房建在主干河床上,個別游客心存僥幸,在極危險情況下返回車中提取錢物時被洪水沖走,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另外,一些游客在安置轉移過程中要求苛刻,甚至與組織者發生肢體沖突,嚴重影響了救援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