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集中統一、運轉高效的指揮平臺。戰勤保障工作具有車輛多、物資多、裝備多、社會聯動單位多的特點,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起集信息收集、分析、處理為一體的戰勤保障信息綜合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確保及時將現場需要的各種物資在第一時間傳達到相關單位和人員。指揮平臺數據庫內容應包括各聯動單位基本情況、各部門各單位任務分工、物資裝備、保障途徑等基本信息,以及以生化、環保、水、電、氣、醫療等領域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信息庫。各縣(市、區)消防大隊依托各級政府建立相應的戰勤保障機制,建立醫療救護、建筑、化工、核生化、環保檢測、石油化工等災害事故處置的專家人才庫,依靠資源共享或社會消防力量發展良好的區域建立裝備庫,由戰勤保障大隊統一備案,并根據發生災情的大小程度,制定不同等級的戰勤保障預案,以便有重大險情時及時啟動戰勤保障方案。
培養專業人才,打造訓練有素、管理有序的消防戰勤保障隊伍。一是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戰勤保障隊伍任務特殊、技術性強,在選擇戰勤保障人員時,采取在部隊中挑選骨干、招聘專業人才的辦法配齊配強戰勤保障隊員,并通過送地方技校深造、到消防裝備生產廠家實習、邀請地方技術專家授課等形式,不斷提高戰勤保障人員素質。二是建立健全用人留人機制。在組建戰勤保障隊伍時,要充分考慮實戰經驗、文化基礎等因素,實行公平競爭、擇優任用、人盡其才的原則,以此加強隊伍建設、優化隊伍結構、提高部隊戰斗力。在人員選留方面,結合士官選拔制度,優先考慮業務精通、能力突出、經驗豐富、表現優秀的戰勤保障人員,增加人員編制、提高晉升職務,真正做到“優必留、留必用”,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隊建設機制,保障戰勤保障隊伍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實行規范化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將戰勤保障大隊納入部隊執勤備戰序列,實施正規化管理,確保滅火救援實戰拉得出、打得贏。
強化日常演練,確保戰勤保障體系適應實戰需求。按照“聯合作戰、聯勤保障”的要求,結合可能發生的滅火和搶險救援等任務,從最困難、最復雜、最急需的條件出發,對消防戰勤保障任務、對象、時限、環境等進行預測評估,修訂完善不同任務類型、不同級別、不同專業區分的各類戰勤保障預案。同時,本著順暢、靈敏、快捷的原則,建立健全“扁平化”指揮機制,實行戰時保障和日常保障,確保一旦急需,能立即啟動預案,及時為滅火救援戰斗供給裝備器材和滅火藥劑,為作戰人員提供吃、穿、行及醫療等保障。在日常訓練中,創新事故排除、移動充氣保障、滅火藥劑補給、生活保障等實戰操法,進一步細化崗位,按照保證每名戰勤人員能夠掌握多種保障模塊技術性能和操作方法的要求,積極開展一崗多能專業訓練。還可根據區域特點,通過桌面推演、模擬實戰、實兵實裝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模擬實戰演練,增強應急救援快速反應和保障能力。
整合社會資源,建設以消防部隊為主,社會聯動保障的戰勤保障體系。在各地組建應急救援隊的基礎上,搭建社會聯勤保障平臺,使社會聯動機制與實戰響應機制得到有效落實,并及時與地方相關部門和單位聯絡簽訂聯勤保障協議,明確職責,著力構建“常備隊伍與后備隊伍相結合、專業化與協作化相結合”的社會聯勤保障網絡。將消防戰勤保障納入地方防災物資儲調體系,依托地方政府建立防災物資體系網,形成龐大的社會物資儲備庫。在滅火救援保障中,可根據現場需求,迅速調集各類裝備物資,一旦出現參戰力量多、現場情況復雜、專業性強的大型災害事故作戰保障時,可迅速啟動應急保障聯動機制,由現場指揮部統一調度各社會聯勤單位力量,全力參與,密切配合。
總之,加快構建完善的戰勤保障體系是新形勢下日益繁重的滅火救援任務的需要,是新形勢下后勤工作改革的突破點,是提升部隊滅火救援能力新的有效途徑,是現代條件下確保部隊在重大災害面前“拉得出、打得贏”的現實需要。我們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科學規劃,合理建設,并把社會保障納入這一體系之中,走戰勤保障專業化和社會化相結合的道路,以提高消防部隊戰勤保障能力為核心,形成一定規模的戰勤保障體系,才能不斷提升消防部隊應急救援保障能力,才能確保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圓滿完成。(鄧旭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