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急救箱包相關標準存在系統性、實用性和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這已影響到產業發展和產品的推廣使用,完善標準迫在眉睫。”業內專家日前在武漢召開的“衛生急救裝備攜行裝具標準研討會”上強調。
急救箱包認知度待提高
2003年在中國流行并傳播到國外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SARS)疫情,使人們充分意識到,在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獲得所需藥品的可貴。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則顯示了急救攜行裝備在衛生急救工作中的必要性。
業內著名急救專家、平頂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武秀昆告訴記者,衛生應急攜行裝備是用于隨身攜帶的衛生應急制式工具及內存物,其中急救箱包是關鍵部分。
“急救包里有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怎么用急救包?”
“哪里有賣急救包的?”
在北京市街頭,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大家對急救箱包的用途、里面裝什么物品大多說不準確。
深圳市一家急救箱包出口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家庭會常備急救箱包(囊)。例如,日本每個家庭都備有“備災應急物品袋”,內裝飲用水、壓縮食品、收音機、常用藥品和器械、簡易帳篷等。歐美很多家庭會在車箱內配備車載急救包。“中國家庭也應該普及急救包,除了應付各種突發災難性事件外,平時意外受傷都能用到它。”這位企業負責人說。
產品標準亟待完善
據了解,急救箱包按功能定位可劃分為通用急救包、院前急救包(又分為內科出診包、外科出診包、急救藥品包、搶救器械包、氧氣供應包、心電圖機包)、旅行急救包、車用急救包、創傷急救包、工傷急救包、救災急救包、衛生應急包、社區急救包、家用急救包、警用急救包、軍用急救包等很多類型。其內容物包括醫療用品、救援用品、防護裝具、破障工具、公共用品、生活用品等類別。
在研討會上,來自福建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一種集微型發電機、救生錘、刀具、改錐、充電器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手電。除此之外,他帶來的急救箱還配有毛巾、傷口敷料、飲用水、剪刀、手套等物品。
業內專家介紹說,目前,急救箱包生產企業很多,品種五花八門,內容物“包羅萬象”。但是,目前,急救箱包相關標準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完善的問題。此外,在實際應用中,有些基層單位沒有嚴格執行和充分運用相關規范和標準。
為規范衛生急救攜行裝備配置,2011年9月,衛生部衛生應急辦公室印發了《衛生應急隊伍個人攜行裝備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2012年年初,受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委托,平頂山市急救中心、平頂山市疾控中心、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北京思愛得救援設備有限公司、湖北高德急救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等共同啟動了以急救箱包為主的衛生應急救援裝備攜行裝備標準研究。
簡化與優化
業內專家表示,急救箱包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其標準涉及方方面面。作為一種特殊裝具,急救箱包首先應該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視覺印象。其次,為滿足救援和攜行需要,應科學界定箱包的體器標準。體器標準除對急救箱包的材質在適應性和耐用性兩方面有明確、具體的理化指標(輕質、堅固、防水、抗摔、耐壓、耐磨)要求外,還要強調配置和標識的要求。同時,要考慮模塊組合、系統組合,達到通用化、國際化。
武秀昆解釋說,內置標準是對急救箱包內盛裝物品配置的統一要求,包括裝什么、裝多少、分層分格、前后排序等。研究人員需要對箱包的搭配組合從使用習慣和實際需要方面出發進行優化篩選,特別要強調根據方便承載、方便存取、方便攜帶的原則進行簡化和優化;要根據箱包分類和使用定位確定內置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同時,還要考慮體積限制及重量限制。鑒于生理限制及合理負重,攜行裝具或急救箱包應有基準重量,專家建議的標準為:背囊包,男性≤20公斤,女性≤15公斤;男性胸前包≤5公斤,女性腰包≤2.5公斤);綁腿包,男性≤2.5公斤,女性≤2.5公斤。背囊包還可安裝萬向滑輪,以便在平坦路面上拉行,減少負重和體力消耗等。此外,鑒于應急救援常遇到復雜路況,徒步時需要空出雙手輔助前行或以防不測,故盡量不將急救箱包設計為手提式、拖拉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