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安全保障體系,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1.道路交通。以遏制運營車輛事故高發態勢為重點,制定和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戰略規劃。建立健全省、州(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4級道路交通安全組織領導協調機制。完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嚴格執行運營車輛定期維護檢測制度。到2012年,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道路運輸專用車輛,旅游包車和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全部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建立新(改、擴)建公路和城市道路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實行道路交通安全評價制度。建立路警聯合執法機制。繼續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加強對交通流量大、事故多發、違法頻率高的重要路段路網運行監測與交通執法監控系統建設,完善“兩客一危”道路運輸動態監控平臺,實現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和資源共享。把農村交通安全列入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年度考核指標。推進城鄉道路安全監管一體化。
專欄3 防范道路交通事故重點地區
重特大事故控制重點地區:紅河、昭通、楚雄
事故總量控制重點地區:昆明、紅河、曲靖、文山、大理、普洱
2.煤礦。強力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礦井的安全技術改造;深化瓦斯綜合治理,切實落實瓦斯、水害、火災、沖擊地壓等防治措施;淘汰落后采煤方法和支護方式,推進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2013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煤礦“六大系統”建設建成合格率100%。增強煤礦防災能力;加強在建礦井安全監管,落實礦井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等相關方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13年前煤礦安全標準化建設達100%。
專欄4 防范煤礦事故重點地區
瓦斯治理重點地區:曲靖、昭通、紅河、大理、楚雄
水害治理重點地區:昭通、紅河、曲靖、大理
新建技改整合重組礦井監管重點地區:曲靖、昭通、紅河、大理、麗江、昆明、楚雄
3.非煤礦山。合理布局非煤礦山采礦權,嚴格落實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核準制度。落實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常態化管理措施,到2015年非煤礦山數量比2010年下降10%以上。實施地下礦山、露天礦山、尾礦庫等專項整治,重點防范冒頂片幫、中毒和窒息、跑車墜罐(車輛傷害)、坍塌滑坡和尾礦庫潰壩等事故。建設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推動露天礦山采用中深孔爆破、機械鏟裝、機械二次破碎等技術裝備,三等及以上尾礦庫和部分位于敏感地區尾礦庫全部安裝在線監測系統。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2013年企業標準化達標率達到100%。
專欄5 防范非煤礦山事故重點地區和領域
事故控制與資源整合重點地區:紅河、文山、保山
重點控制領域:地下礦山
4.危險化學品。積極推動制定化工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政策,推動制定與實施化工行業發展規劃。開展城市化工產業布局調查,加強城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和化學品輸運管線等易燃易爆設施隱患排查治理。推動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入化工園區,規范化工園區安全監管,實行化工園區區域定量風險評價制度。推動城區內安全防護距離不達標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及儲存企業搬遷。強化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安全管理,對涉及危險化工工藝的生產裝置設施建立自動控制系統及獨立的安全監控系統。嚴格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使用許可,將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有關從業人員從業條件納入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條件。健全區域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聯控機制。全面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專欄6 防范危險化學品事故重點地區和領域
事故控制重點地區:昆明、曲靖、紅河
事故控制重點領域:規模以下企業城鎮化工企業;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液氯、液氨運輸;城區內化學品煉廠、管線、油氣站等易燃易爆設施;大型化學品儲存設施;大型石化生產裝置;國家重要油、氣輸送管線;硝化、涉氯、涉氨等生產企業。
5.煙花爆竹。推進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工廠化、標準化、機械化、科技化和集約化建設。嚴格安全準入條件,控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數量。加強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燃放等各環節安全管理和監督,深化超范圍、超定員、超藥量和擅自改變工房用途“三超一改”等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專項治理。建立煙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統。
6.建筑施工。加強工程招投標、資質審批、施工許可、現場作業等環節安全監管,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建筑企業和施工工藝、技術及裝備。落實建設工程參建各方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生產信息動態數據庫,健全建筑施工企業與從業人員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完善失信懲戒制度。以鐵路、公路、水利等重點工程及橋梁、隧道等危險性較大項目為重點,建立健全設計、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制度。
7.工貿行業。嚴格“三同時”管理制度,依法加大違反“三同時”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積極推進標準化創建工作,切實加強基礎工作,促進企業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施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工貿行業事故隱患專項整治,重點開展工業煤氣系統使用、高溫液態金屬生產和工貿行業交叉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等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自動報警與安全連鎖專項改造,提高自動化程度。加強對企業煤氣輸送、儲存、使用等危險區域連續監測監控。
8.職業健康。做好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及監督檢查,依法實施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加強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檢測。建立完善職業健康特殊工種準入、許可、培訓等制度。建立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健康檢測基礎數據庫。開展粉塵和高毒物質危害嚴重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加快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加強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監督員崗位制度。到2015年,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率達70%以上,粉塵、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工作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達90%以上,重大急性職業危害事件基本得到控制。強化職業危害防護用品監管和勞動者職業監控監護,嚴肅查處職業危害案件。
9.消防(火災)。推動落實政府部門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管理、基礎設施建設、檢查考評等責任,強化社會單位消防工作主體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消防安全責任制,不斷加強公共消防設施、裝備和消防力量基礎建設,按照標準配備消防器材裝備。深化網格化消防監督管理機制,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抓好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高層地下建筑、石油化工企業、“三合一”場所和城鄉結合部區域性火災隱患綜合整治。抓住力量建設、能力建設和機制建設3個關鍵環節,深化打造云嶺消防鐵軍活動,著力構建省、州(市)、縣(市、區)3級應急救援體系,提升全省滅火和應急救援能力。啟動全民消防宣傳教育三年計劃,深化消防宣傳“五進”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消防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全社會消防安全素質。
10.民用爆炸物品。優化民用爆炸物品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規范生產和流通領域爆炸危險源的管理,合理控制企業及生產點數量,減少危險作業場所操作人員。推進民爆行業生產經營動態監控信息系統建設。推廣應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淘汰落后生產設備和工藝,主要產品的主要工序全部實現連續化、自動化和信息化。
11.特種設備。嚴格市場準入,落實使用單位安全責任,保證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制度、機構、人員到位。實施起重機械、危險化學品承壓設備等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整治,建立重大隱患治理與重點設備動態監控機制。推動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實時監測,推動應用大型起重機械安全監控系統。
12.鐵路交通。實施嚴格的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強化現場作業控制,確保施工安全。科學制定鐵路防洪預案,深化鐵路貨運、鐵路道口安全專項整治,推進鐵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加強對無人看守平交道口的改造工作,集中整治行車設備安全隱患,嚴防列車事故發生。建設鐵路行車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和安全保障體系。實施鐵路沿線安全綜合治理行動,開展愛路護路安全宣傳教育,健全鐵路交通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13.農業機械。完善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安全監理設施和裝備建設,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監理工作需要。規范農機及駕駛員管理,嚴把安全檢驗關、駕駛員考試關,加強登記注冊、牌證核發及駕駛員培訓工作。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加強農機監理裝備和隊伍建設,完善農機應急救援體系,提高農機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快建立農機市場準入、強制淘汰報廢和回收管理制度,推進危及人身安全的農業機械進行免費實地安全檢驗。
14.電力。堅持“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原則,加強電力生產調度和安全監督管理,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健全電力企業安全監督機制,加強電力企業安全性評價,開展電力設施標準化和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建立完善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體系和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15.旅游。加強景區、景點安全設施建設,在危險區域設立警示標志。保障旅游星級飯店、旅游景區消防設施完好、疏散通道暢通。建立旅游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完善景區、景點、游樂項目容量控制制度,控制高峰時段游人總量,合理疏導人流。
16.民航運輸。加快空管設施建設,提高飛行指揮和監控能力。完善飛行、機務、空管、機場、公安等培訓機制。進一步完善民用機場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用機場安全保障能力。加強航空安保系統建設,建立民用機場安保監控和快速反應、應急救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