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臨的形勢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自然、社會和技術安全風險將交織并存,“高風險的城市和不設防的農村”同時存在,公共安全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和挑戰。
1、自然災害方面。我省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省份,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危害可能性增加。極端天氣增多,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山洪地質災害、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幾率增大;存在發生中強地震的歷史和構造背景,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可能發生的地震造成災害損失將成倍增加;森林覆蓋率高,高溫、干旱天氣的持續時間延長,加上掃墓等風俗習慣的影響,森林防火形勢更加嚴峻;受氣候變化、農業結構調整、耕作栽培方式及病蟲抗藥性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農業生物災害常年保持重發態勢,危害加重;工程建設中的切坡開挖、坑道洞室開挖、抽排地下水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呈上升趨勢。
2、事故災難方面。受生產力發展總體水平的制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工礦商貿企業事故頻發,礦業秩序較為混亂,尾礦庫建設未按法定程序施工,一些建設工地“三違”現象嚴重,火災事故多,少數地方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猖獗,安全隱患突出;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大面積停電事故是電網安全穩定的主要威脅;隨著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加,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增加;水上交通突發事件頻率呈上升態勢;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難以為繼的問題開始顯現,環境突發事件發生地正由城市向農村擴展,涉重金屬企業的環境突發事件發生頻次增加。
3、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大。輸入性急性傳染病和新型、不明原因疾病發生的風險不斷增加,禽流感、手足口病、五號病等防控形勢仍然嚴峻;食物中毒、職業中毒和放射性事故成因復雜,防控難度加大;突發動植物疫情復發、多發的風險增加;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隱患仍然較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比重依然較高;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不斷增大。
4、社會安全事件方面。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存在,非傳統安全威脅有所上升。刑事犯罪主體呈多元化趨勢,案件仍然高發,侵財犯罪、惡性暴力犯罪、青少年犯罪問題依然嚴重,毒品犯罪越來越嚴重,且已蔓延到農村;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問題依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涉稅犯罪和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可能呈上升趨勢;社會發展轉型時期矛盾凸顯,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因就業、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可能進一步加劇,軍隊退役人員、民辦教師等各類涉穩群體通過各種形式的群體性活動擴大影響并給政府及相關部門施加壓力,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庫區移民、安置補償、環境污染等問題可能成為群體性事件的主要誘因;民族、宗教、恐怖、空襲等事件對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網絡輿論傳播日趨復雜,輿情監控與管理工作難度日益加大,對社會造成的負面效應日益增加。
二、指導思想、建設原則和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省情、實事求是,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法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全面布局與重點建設統籌,近期任務與長遠目標兼顧,重點解決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提高我省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湖南。
(二)建設原則
1、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省級規劃對全省應急體系建設作出部署安排,總體把握應急資源的合理布局;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加強應急能力建設。
2、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潛力,提高效率,加強地方和中央駐湘單位的聯系和合作,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重點加強應急體系薄弱環節建設,優先解決制約應急響應時效的突出問題,提高第一時間快速響應能力。
3、先進適用、標準規范。采用國內外成熟技術,兼顧先進性和實用性,確保應急體系的高效、可靠、安全運行;按照國家應急體系標準化要求,加強應急體系的規劃與管理,實現應急體系建設與運行的規范化。
4、分級負責、分步實施。按照職能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建設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根據現實需要和實際能力確定應急體系建設項目,提出分階段、分類型的規劃目標,分級、分步組織實施。
5、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引入市場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應急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把政府管理與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應急體系建設的社會化程度。
(三)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15年,形成指揮統一、結構合理、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預警與應急響應、處置與應急救援、評估與恢復重建及應急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應急管理綜合能力顯著提高,有效減少各類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2、分類目標
(1)自然災害類。災害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災民24小時以內得到救助;大江大河干流洪水預報提前24小時發布,準確率達90%以上;山洪災害預警時效提高到8小時以上,突發氣象災害預警時效提高到30分鐘以上,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完善我省測震臺網布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ML2.0級,重點監視防御區達到ML1.5級,力爭到2015年我省80%以上地區達到處置6級左右地震的應急救援能力;已查明的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減少30%,經濟損失降低20%;森林火災受害率不超過1‰、當日撲滅率達95%以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成災率控制在4‰以內。
(2)事故災難類。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下降25%,水上交通事故搜救成功率達90%;企業排污造成的重特大環境事件降低20%;供水、供氣、供電事發后25-35分鐘內應急搶修到位率95%以上。
(3)公共衛生事件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到位率達100%;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率達100%,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疫情直報率達95%以上;省、市(州)、縣(市、區)、鄉鎮突發動物疫情報告網絡覆蓋率達100%;應急預備隊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后12小時內到位率達100%。
(4)社會安全事件類。社會治安事件、群體性事件、恐怖襲擊、空襲事件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突發事件穩中有降,重要金融業務系統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基本能夠應對糧食、成品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異常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