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宣傳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
1.大力拓展應急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工作范圍。
積極構建各級各類宣傳教育平臺,形成政府、社區、農村、企業、學校有機結合的安全宣傳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媒體加強對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在有關欄目、節目中刊播應急知識,提高公眾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宣傳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基本應急處置和防護知識,使公眾了解突發公共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掌握預防、避險的基本技能,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各地政府根據本地特點,編發形式多樣的公共安全知識讀物或制品,建設應急管理宣傳教育網站,開展公共安全主題宣傳日(周、月)活動。加強學生應急安全知識教育,充分利用少年宮、博物館、文化館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發揮現有教育培訓機構作用,為從業人員提供安全培訓。社區、農村等基層組織充分利用宣傳欄、講座、科普展覽等形式,開展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活動。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對職工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
2.全面加強應急專業培訓工作。
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為依托,以大中專院校為補充,每年至少開展1次市州及縣市區政府應急管理辦事機構主要負責人集中培訓,到2012年底,完成對全省所有應急管理人員的輪訓。利用企事業單位培訓資源,每年分期、分批對各級專業救援人員進行集中輪訓。積極探索市州和縣市區政府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到省政府應急辦跟班學習培訓的長效機制,推動各級應急管理工作規范化。
五、重點工程建設
“十二五”期間,在整合現有應急資源的基礎上,針對應對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快涉及全局的重點項目建設。
(一)應急指揮體系工程。
依托全省電子政務網絡,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應急平臺體系,實現基礎支撐、應用系統、移動應急平臺、應急指揮場所、綜合預測預警、信息接報與發布、事態跟蹤、綜合研判、決策會商、應急評估和管理等功能。2012年底,完成市州政府應急平臺建設和市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應急信息實時交換和綜合發布平臺、全省監獄應急指揮中心、國家衛星減災西北應用分中心、全省市級人防地面應急指揮中心及環境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等任務。2014年底,完成縣市區政府應急平臺和綜合應用系統建設及信息資源整合,基本建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信息共享、互有側重、互為支撐、安全通暢的應急平臺體系,提高綜合應急響應能力。
(二)應急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工程。
依托全省氣象、地震、國土資源、環保、林業、水利、公安等部門的信息發布系統,擴建信息收集、傳輸渠道及與之配套的業務系統,建立部門間信息實時交換共享機制。針對沙塵暴天氣監測分析、天氣數值預報、春季沙塵天氣趨勢短期氣候預測和沙塵暴天氣服務與評估四個方面,建立沙塵暴預警管理子系統、監測子系統、預測預警子系統、預警科研子系統、網絡信息子系統和綜合服務子系統。大力實施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和甘肅省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建成覆蓋全省各市州及縣市區的應急綜合信息發布平臺。
(三)應急物資保障工程。
建設以國家儲備為依托,統一布點、合理布局,實物儲備與潛力儲備相結合、統一儲備與專業儲備相結合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抓住國家物資儲備局調整儲備物資品種結構和在甘布局結構調整及倉庫安全改造的機遇,力爭將甘肅省急需的應急物資列入國家儲備物資品種目錄,并將甘肅儲備物資管理局所屬蘭州市534處倉庫部分倉儲能力改造為省級大型綜合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中心庫。在考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等因素的情況下,將甘肅儲備物資管理局574處(甘肅省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武山分庫)和638處(甘肅省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永登分庫)改建成天水市和酒泉市應急救援物資保障點。在張掖市、平涼市分別新建一個甘肅省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點,將其作為河西地區和隴東地區應急物資儲備的重要基地。充分發揮國家257處成品油儲備庫與蘭成渝輸油管線相連的優勢,積極爭取國家投資進行擴容,新建單罐容量1萬立方米覆土罐36座,力爭在2015年底完成擴建工程。
(四)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程。
以公安、武警和軍隊等為骨干,在各市州及縣市區建立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并為其配備開展救援所需的基本裝備,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綜合能力強、精干實干的全省綜合性應急救援力量體系。2012年,全面完成省應急救援總隊建設任務。2013年,完成市州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成立、人員培訓、裝備配備等工作。2014年,完成縣市區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任務。
(五)防震減災應急工程。
以開展建(構)筑物坍塌、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暴洪、礦難等災害(事故)的搜尋與救護為重點,不斷增配精良的搜尋與救護設備、逐步擴大專業訓練場地和設施,優化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將蘭州國家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建設成可跨區域救援的重要救援基地。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2012年底,每個市州完成至少1個游客應急集散中心建設。每個縣市區完成3—5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每所大專院校在學校操場、體育場等地至少建設1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六)公共衛生應急系統建設工程。
加大對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疫情預警監測體系和信息直報系統的建設力度,建立以衛生信息專網為依托的省級疾病監測、醫療救治、衛生監督和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實現對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和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統一應急協調指揮。2012年底前,在全省14個市州各建成1個衛生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軟硬件支撐平臺建設,應用軟件及數據庫、網絡、存儲與備份系統建設,應急指揮會商建設,人員能力建設,以及指揮系統運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建設等。
(七)地質災害應急系統建設工程。
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和應急能力建設。在全省14個市州各建成1個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在各市州及縣市區建成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和會商平臺。建設蘭州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試驗基地和隴南山地滑坡、泥石流試驗基地。建設蘭州市區、隴南武都區北峪河、文縣關家溝、舟曲城區、卓尼上卓溝、天水羅峪溝、宕昌紅河溝等地質災害預警示范區。在全省建設172處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主要包括軟硬件、應急會商系統、監測點建設以及指揮系統建設等。
(八)城市應急聯動機制工程。
通過固定通信終端和移動通信終端的融合,建成有效整合城市各類應急救援力量(110、119、120、122等)及市政服務資源,多警種、多部門、多層次、跨區域的統一接警、統一指揮、聯合行動,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緊急救援或搶險救災行動的綜合救援體系和集成技術平臺。2012年,依托現有應急管理資源,先期在張掖市開展城市應急聯動機制建設試點工作。2015年底,全面總結試點經驗,適時在我省其他有條件的城市進行推廣。
(九)應急管理培訓工程。
依托各級行政學院和大專院校,建設應急管理培訓基地,配備必要的應急實物與模擬仿真訓練系統、應急管理培訓相關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充實師資力量,開發應急管理系列課程,對全省各級應急管理人員和相關領導進行應急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訓。每年培訓人員不少于500人,每次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切實把應急管理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健全和完善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并強化應急管理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應急機構建設,強化其職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編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明確實施本規劃相關建設任務的責任主體,保障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目標的實現。
(二)推進應急管理法制建設。
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依法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抓緊研究制訂我省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實施辦法,積極推動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立法工作的開展。要根據預防和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認真做好有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制訂完善以及有關標準的修訂工作。
(三)建立應急管理投入機制和補償機制。
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相結合的應急資金投入保障機制,以適應全省應急隊伍、裝備、交通、通信、物資儲備、電力等方面建設與更新維護的資金需求。各地政府要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的原則,分級負擔應急管理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須由政府負擔的經費,并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要建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相關資源征收、征用、調用的補償機制。
(四)制定相關經濟保障政策。
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使其進一步介入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處置和恢復重建等工作,支持保險公司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發揮防災防損作用,為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保險服務。建立應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開展捐贈。認真落實與應急管理相關的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政策性金融對應急管理工作給予支持。鼓勵通過投保商業保險,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利用市場化手段提高公眾保障水平。
(五)加強科研開發和人才培養。
認真落實《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國發〔2006〕6號)和《甘肅省“十二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通過政府科技計劃對應急管理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給予支持,積極鼓勵和支持研究、開發應急領域的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建立完善應急專業人才的激勵機制。
(六)加強協調配合和規劃。
各地、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的配合與管理協調機制。認真做好各級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之間以及與相關規劃之間的銜接,充分利用好存量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在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等規劃中充分考慮各類危險源、重點目標、應急避難場所等因素,統籌安排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激勵和懲戒機制,明確各方責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障規劃建設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