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物資保障體系建設。
1.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建立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協調一致、各司其職的應急物資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綜合管理調度系統,建立區域間、部門間應急物資余缺調劑和聯動工作機制,完善應急物資的綜合動態管理和資源共享機制,提高物資統一調配能力。開展有關應急物資的實物儲備、市場儲備、生產能力儲備及儲備機構調查,充分利用現有各種物資儲備設施和資源,通過整合改造,形成以甘肅儲備物資管理局為支撐,民政、商務、工信、水利等專業部門為補充的布局合理、種類齊全、管理科學、調運快捷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補充更新省、市州及縣市區現有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各類物資,重點儲備受災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不斷提高新技術、新材料在應急物資儲備中的比重。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代儲應急物資,對省醫藥儲備承儲企業的儲運設施改造給予支持。
2.加強專業應急物資儲備。
優化完善現有生活救助、搶險救災、公共衛生等方面的物資儲備及專業應急隊伍裝備儲備,形成布局合理、種類齊全的專業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布設和增加新的儲備庫點時,優先利用省物資儲備庫,避免重復建設。加強省級防汛物資儲備倉庫建設,增加庫容和儲備量;依托防汛儲備庫和其他倉儲設施,儲備必需的抗旱物資。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能力建設,在重點林區建設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和森林防火檢查站。充分利用現有衛生應急物資儲備設施和資源,實現應急醫藥物資的儲備、生產、調撥、配送等的信息化管理;建設省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庫點,補充公共衛生事件常用應急物資儲備。建立省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和重大動物疫情、植物病蟲害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制度,建立省動物疫情應急物資儲備庫,及時補充突發疫情處置常用應急物資。強化公安應急物資儲備,大力推進區域性公安消防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建設。加強儲備糧管理,保持全省地方糧食儲備總規模不變,進一步調整完善庫點布局,適當建立部分食用油儲備。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工業品、電力和成品油等物資的應急供應組織協調機制。加快全省石油儲備體系建設,增強防范石油供給風險的能力。
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資源整合”的原則,“十二五”期間,我省重點在蘭州、天水、張掖、平涼等市建設4個大型綜合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場地以甘肅儲備物資管理局現有儲備庫為主,不搞重復建設。其余各市州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市州政府所在地或重要區域建設市州級應急物資儲備庫。
3.加強應急裝備建設。
改善和提升應急裝備水平,為應急救援隊伍配置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的應急處置專業器械設施和安全防護裝備,實現配置現代化和配備合理化。加強應急搶險救援所需特種器材設施配備和應急救援人員野外生存所需各種裝備建設,為相關應急處置職能部門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和設施,切實提高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裝備管理機制,做好日常管理維護工作,保證裝備處于良好狀態。各類企業在積極利用現有裝備的基礎上,要根據自身實際和應急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處置多發、易發突發事件所需的器材裝備。建立全省大型專用應急救援設備和應急救援車輛統籌調用機制,避免重復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六)緊急運輸保障體系建設。
1.完善緊急交通運輸綜合協調機制。
依托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局、省公安交警總隊,建立突發公共事件緊急交通運輸綜合協調機制,完善緊急情況下社會交通運輸工具征用程序、補償機制和緊急通行綠色通道制度。充分發揮交通戰備系統的優勢和作用,健全交通戰備保障與應急保障統籌協調機制,保障重點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危險源的通達能力。依托大型運輸企業,建立交通緊急運輸能力保障機制,承擔較長距離、大規模救災物資和人員的緊急運輸任務。
2.建立空中緊急運輸保障機制。
利用空軍和民航空中運輸資源,建立調用和補償機制,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建立節約、高效的空中運輸保障機制,補充完善配套設備,提高突發公共事件緊急空中運輸保障能力。
3.提高公路、鐵路緊急運輸保障能力。
建立緊急運輸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充分發揮現有公路、鐵路運輸系統的緊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運輸能力緊急調度機制。補充完善重要公路、鐵路交通樞紐的工程搶修裝備,提高清障及修復能力。
(七)通信保障體系建設。
1.加強公用通信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面,增強通信網絡業務承載能力,實現全省主要建筑、重要部門、關鍵交通設施公眾通信信號的全覆蓋。推動建立應急通信指揮機構和主要指揮通信優先權制度,不斷加大應急通信裝備投入,形成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現場機動應急保障能力。
2.完善各部門專用應急通信系統。
對現有省直各部門專用應急通信系統進行必要改造和升級,重點解決好各部門應急處置專用通信網與公用通信網的聯接問題,建立跨部門、多手段、多路由,反應快速、靈活機動、穩定可靠的應急通信系統,提高應急信息溝通能力。補充完善公安、民政、交通運輸、水利、農牧、衛生、林業、安監、人防、氣象、地震等部門現有應急通信系統,并根據自身需要增強保密通信設備。各級各類應急救援機構和隊伍按標準配備適用的衛星通信、集群通信等無線通信設備,實現互聯互通。
3.建立省、市、縣三級應急通信保障體系。
充分利用現有通信網絡資源,建立指揮調度通信網絡,與省應急指揮調度通信網絡實現互聯互通。統籌規劃專業部門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以專業應急通信為主、公用應急通信為支撐,補充適用的衛星通信和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形成快速搭建現場應急通信平臺的能力,確保現場聯絡暢通、信息上報快捷、指揮直達現場。
(八)恢復重建體系建設。
1.加強事發現場恢復能力建設。
加強供電、供水、供氣、供熱、交通和通信樞紐等生命線工程系統破壞情況調查和快速搶救能力建設。加強廢棄物、污染物的清理和無害化處理能力建設,配備必要的工程裝備與移動式無害化處理設備。建立災情信息通報機制,在災民臨時安置場所配備必要的公眾信息傳播設備;設立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救助服務站,為公眾提供切實的人文關懷,穩定公眾情緒。加強和規范各市州及縣市區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的建設。
2.加強調查評估能力建設。
健全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災情評估機制,建立災情評估標準體系,規范災情評估程序、內容和方法等。依托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加強災情評估和重建規劃能力建設,開展地震、洪澇、干旱、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突發環境事件等調查評估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開展對中小學校、民房住宅受災損失普查,在科學評估現實和潛在損失(損害)的基礎上,結合城市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制定恢復重建規劃,避讓危險區段。
3.加強城鄉建筑抗災能力和避難場所建設。
增強城鄉建筑的抗震、防火等抗災能力。高層建筑按標準規范重點解決消防安全、幕墻安全等問題;黨政機關、重要單位按要求配備備用電源;結合農村危舊房改造,大力推廣適用的建造和加固技術,提高農村民居抗災能力。各市州及縣市區按照有關規定和相關標準,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和緊急疏散通道建設工作,拓展人防工程、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場館等場所的應急避難功能,設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設施,儲備一定數量的食品、帳篷等生活必需品。在學校、醫院、商場、機場、車站等人員集中公共場所,設置緊急疏散通道和應急避難場所指示標志,注明避難方向和距離。大力推進農村地區地震、地質災害、洪澇多發區及重點防洪保護區和蓄洪區等區域的避難場所基礎設施建設。
(九)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1.加強應急技術支撐條件建設。
加強公共安全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檢測檢驗機構,裝備一批具備應急快速檢測檢驗、科學實驗和模擬仿真計算機能力的應急技術支撐實驗室。依托現有實驗室,加強設施和技術裝備建設,提高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自然災害及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檢測、檢驗能力。加強省動物疾控機構實驗室設施、設備建設,提高重大動物疫情監測、預防控制、相關疫苗效果測試及免疫程序等方面的科研能力。
2.加強應急關鍵技術研究。
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技術研究,開展災害性天氣及其衍生災害預報預警、干旱監測預警與氣候趨勢預測、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評估、氣象等自然災害信息處理技術研究,提高防范和處置能力。繼續推進地震活動斷層調查,實施區內地震活動斷裂填圖計劃;在曾發生過大震的區域、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和重點城市,開展地表土層與殼幔結構探測;開展黃河沿岸城市各類工程的抗震研究;建立地震基礎信息數據庫系統,加強信息集成與開發,推進地震基礎信息社會共享,提高數據利用水平。繼續加強地質災害基礎調查和研究;完善各級地質災害信息系統,提高地質災害信息的社會共享和利用水平;開展各類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技術研究,提高治理水平。加強對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沙塵暴、植物病蟲害、煤礦瓦斯爆炸、環境突發事件、重大疫病疫情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的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技術研究,提高早期發現、防范和處置能力。開展藥品、食品、飲水安全和職業病防治檢測方法、技術、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監測技術規范、安全標準及監測技術系統。開展有毒有害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生物源性疾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檢驗技術以及生物危害評估、監測預警輔助決策系統的研究開發。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應急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有關企業和研究機構應急裝備研發工作,促進應急產業發展。
3.建立應急管理標準體系。
完成應急管理基礎規范制定工作,建立和完善應急管理的標準體系。完善應急能力評估、應急救援績效評估、各類應急人員資質管理與培訓考核等管理標準規范。逐步完成應急通信互聯、信息交互和共享、應急資源分類及配置等技術標準規范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