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點建設工程
(一)應急隊伍建設工程。
1.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重點加強各級綜合救援隊伍人員配備、器材裝備配備和訓練,提高應對處置能力。
2.安全生產救援隊伍建設
重點建設自治區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海上搜救、中毒急救、石油化工等6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作為全區重特大事故應急搶險救援骨干力量,分期分批對已建立的21支自治區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進行補充和更新技術裝備。
3.衛生應急隊伍建設
分級分類組建緊急醫學救援、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突發中毒事件處置、核和輻射突發事件醫療救治等衛生應急隊伍。統一衛生應急隊伍車輛標識、隊伍(隊旗)標識、隊員服裝、個人裝備和主要現場急救設備,逐步實現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專業化、規范化,提高衛生應急隊伍在極端條件下快速反應、科學救援的能力。逐步建立突發中毒事件處置類、核和輻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類隊伍。
4.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項目建設
組建廣西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完善救援隊人員和裝備配備,推進市縣級專業救援隊建設;加強自治區地震現場工作隊建設,建設保障現場單兵震災調查、科考、災情處理、搜救等功能為一體的地震現場應急工作隊裝備系統。
5.地質災害應急隊伍建設
加強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及市級地質環境監測站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組建自治區、市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承擔地質災害應急值守、處置,組織指導、監督、協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地質災害多發縣組建地質環境監測站,承擔汛期地質隱患巡查、排查工作。
6.防汛抗旱搶險救援隊伍建設
加強防汛搶險專業隊建設,組建自治區級抗旱找水打井隊伍。鞏固和發展南寧、柳州、玉林、貴港、平龍水庫5支自治區防汛機動搶險隊伍建設,配套完善專業搶險設備,培訓專業搶險人員;組建桂林、梧州、賀州、來賓、河池、百色6支防汛機動搶險專業隊,配備相應的專業搶險設備。
7.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
依托自治區直屬林場,組建14支自治區直屬專業森林消防大隊,配套完善先進的森林消防裝備,承擔跨市、縣的森林火災,邊界線森林火災和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的撲救任務。
8.食品藥品應急隊伍建設
由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建立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人員為主體,衛生、工信、公安、商務、農業、工商、質監、水產畜牧獸醫、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有關人員和專家組成的食品藥品應急隊伍,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共同處置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配備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車、監測車、快速檢驗設備等裝備,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建立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
9.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隊伍建設
加強動植物疫情監測報告體系建設,組建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預備隊,承擔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值守、處置工作,組織指導、監督、協調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10. 環境應急隊伍建設
按照《全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標準》,分級加強自治區、市兩級環境應急指揮系統、交通工具、防護裝備、調查取證設備、辦公設備等硬件建設。自治區級應急機構實現較準確定性和定量分析,獲得準確的信息和數據;市級應急機構實現能分辨常見污染物種類、大概污染濃度以及進行簡單的應急處置。成立自治區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技術中心,重點組建自治區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救援隊伍,統一核應急隊伍車輛標識、隊伍標識、個人防護裝備、洗消設備和完備的現場輻射監測設備,實現核輻射應急隊伍裝備的現代化、專業化、標準化,提高核應急隊伍的全天候快速響應能力。逐步組建設區市核與輻射應急機構和隊伍,完善我區的核應急網絡。
11.海洋災害隊伍項目建設
組建自治區海洋災害應急中心,承擔海洋風暴潮、海嘯、海浪、海上溢油、赤潮等災害的應急值守、處置,組織指導、監督、協調海洋災害的防治工作。
12.廣西軍區、駐桂部隊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
支持配合廣西軍區、駐桂部隊重點抓好抗洪救災和交通應急搶險隊、反恐應急支援隊、核生化應急救援隊、海上應急搜救隊、應急機動通信保障隊、醫療防疫救援隊等自治區級應急專業力量建設。
13.武警廣西工化救援中隊建設
建設武警工化救援中隊,主要滿足全區發生地震、地質、生化等災害事故應急綜合救援任務需要。
14.應急信息員隊伍建設
加強鄉鎮統籌,整合現有各行業信息員資源,采取政府提供基礎補助、應急信息采用部門適當獎勵的辦法,在全區所有村、屯和部分其他基層單位設立應急信息員。縣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制定基層應急信息員管理辦法,加強應急信息員隊伍管理,依托有關部門開展信息員培訓,切實解決應急信息報送“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
15.志愿者隊伍建設
由共青團廣西區委會牽頭,有關專業部門和社會組織配合,建立完善應急志愿者網上招募系統,構筑社會參與平臺,建立政府支持、項目化管理、社會化運作的應急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力爭到2015年實現每萬人中有50名應急志愿者,充分發揮應急志愿者在科普宣教、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中的作用。
(二)風險管理工程
1.開展風險隱患排查
結合各地、各部門實際,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隱患管理機制,規范風險排查管理,全面開展風險排查,重點加強氣象、旱澇、地震、地質災害、礦山、消防、危險化學品、環境污染、重大動植物疫病、重大有害生物、核與輻射、市政公用、生化恐怖因子輸入、食品藥品、生活必需品、旅游等安全風險隱患的排查、核查。
2.建立風險隱患基礎數據庫
充分利用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核查項目基礎數據,推進旱澇、地震、地質災害、礦山、消防、危險化學品、環境污染、重大動物疫病、重大有害生物、食品藥品、人員密集場所、市政公用、生活必需品、旅游等安全風險隱患基礎數據庫建設,實現安全風險管理數據化、圖形化。
3.開發風險管理應用系統
依托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加大對突發事件安全風險隱患的監控力度。開發廣西風險管理應用系統,逐步實現對風險隱患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
(三)應急平臺建設工程。
1.建設政府應急平臺
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分步實施,分級負責,穩步推進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府應急平臺建設。實現政府應急平臺之間、政府應急平臺與專業應急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以自治區政府應急平臺(自治區人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為樞紐,市、縣政府應急平臺(應急指揮中心)和專業應急指揮平臺為支撐,移動應急指揮平臺為輔助的應急指揮體系,實現信息傳輸、綜合研判、指揮協調、資源調配、視頻會商、輔助決策和總結評估等功能。加快推進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應急移動指揮平臺建設,構建全區應急移動指揮平臺網絡。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監控、應急響應和容災備份體系,完善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長效機制。
2.建設專業應急指揮平臺
在各部門現有應急平臺的基礎上,完善指揮功能,強化專業應用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安全生產監督、氣象、防汛抗旱、地質災害、衛生、廣電、地震、海事應急平臺;加快推進交通運輸、鐵路、食品藥品、農林業災害、森林防火、市政公用、人防、海洋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等應急平臺系統建設。在符合公安部網絡和信息安全規定的前提下,建設公安機關現代警務指揮平臺,實現對各類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扁平化、可視化、立體化的指揮處置。建設自治區應急廣播信息集成制作播發平臺、自治區應急廣播調度控制平臺,依托中國氣象頻道建立廣西應急氣象頻道,強化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加強應急避險電視宣傳教育,為公眾提供應急知識普及平臺,提高防御災害能力,加大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絡的建設力度。建設自治區校園安全預防及應急綜合管理平臺,全面提升我區校園安全預防和應急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各種校園安全及影響穩定的事件發生,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
3.建設應急管理數據庫
根據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標準,結合我區實際,建立全區統一的應急管理數據庫系統。整合有關部門基礎設施數據庫信息,不斷完善數據編碼標準,建立數據采集、存儲、更新機制。由自治區測繪局牽頭,利用衛星影像和航空影像數據,完成中心城市和重點縣區基礎地圖的部署,逐步建成全區中心城市和重點縣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