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精細化管理的定義
精細化管理是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管理理念,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科學管理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規范化,二是精細化,三是個性化。而精細化管理就是其中關鍵的一項。它要求把每一項工作都精確化、詳細化,有利于各項工作的落實和展開。精細化管理是消防部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部隊管理內在需要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將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和高新技術成果與消防部隊實際相結合,精細、準確、快捷的規范與控制管理對象。部隊的正規化建設是部隊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正規化的更深層次就是精細化建設,裝備的精細化管理就是在正規化建設的基礎上,將人員管理、車輛管理及人車統籌管理朝著精確化、詳細化的方向邁進。
目前裝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裝備建設發展速度較快,開遠政府對消防投入不斷增加,車輛器材裝備的數量、質量、功能不斷完善,消防部隊的戰斗力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但是由于歷史及客觀原因,消防裝備建設的精細化水平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消防裝備配備結構不合理
一是搶險救援消防車配備嚴重不足。列如:開遠大隊現有2個中隊,僅配備2輛專業搶險救援消防車,中隊缺乏綜合搶險救援能力。二是舉高救援消防車配備不足。全市具備舉高救援能力的云梯及登高平臺消防車僅1輛。三是車輛整體配備結構不合理。大隊現有11輛執勤車中滅火類消防車7輛,占總數的71%;舉高類消防車1輛,占總數的10%;專勤類消防車0輛,戰勤保障類消防車0輛,舉高類、專勤類等所占比例仍需提高。
(二)消防裝備維護保養不到位
長期以來,大隊在使用裝備的時候對于其維護保養方面的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重視用輕保養的觀念長期存在,這嚴重影響了裝備器材的使用壽命,究其原因,可以分為主客觀兩個部分,主觀方面一是由于消防特種裝備器材很大一部分為進口裝備,價格昂貴,操作繁瑣。官兵們在觀念上不習慣使用,怕操作錯誤或者使用不當引起裝備損壞,最后被領導責罵,最后導致用大量資金購置的器材只能應付上級檢查,僅為滿足消防站建設標準之用,不能很好地挖掘裝備器材應有的效能。二是中隊官兵在新器材配備后,使用時不參照說明書,只憑自己經驗摸索研究,違背正確操作規程進行,從而使有些器材裝備長期處于不正確的操作使用狀態,導致器材裝備易損易壞,從而導致維修保養不利。客觀方面是雖然許多器材裝備配備后廠家都會安排工程師對消防官兵進行簡單操作和維護保養培訓,但受到專業知識面的局限,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一些廠家的售后服務不到位也造成了器材得不到廠家正常的維護,或者因為保修期、維修費用等問題導致器材得不到及時維修。
(三)消防裝備人才不充足
裝備的性能的體現在于人員操作的熟練程度,目前,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基層中隊的配備的器材品種越來越多,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基層中隊普遍缺乏可以使用維護裝備器材的人員,這成為制約裝備使用的一大瓶頸,雖然這兩年裝備技師的培訓工作方興未艾,但是遠遠滿足不了裝備使用保養的需要,加之基層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對于器材不免造成了人為的浪費。
裝備精細化建設的優化途徑
針對目前裝備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要想實現裝備的精細化管理,要做好裝備建設規劃的統籌工作、器材使用保養工作以及裝備人才培訓的工作。
(一)健全消防裝備配備結構
一是每個執勤中隊至少應配備1輛大功率多功能城市主戰消防車、1輛重型水罐消防車或泡沫消防車、1輛登高平臺或云梯消防車、1輛多功能搶險救援消防車,形成基本滅火救援作戰能力。二是購置具備起吊、牽引、照明、破拆、救生、偵檢、警戒等功能的多功能搶險救援車,提高應對不同災害事故的綜合救援能力,使之與日益繁重的搶險救援任務相匹配。三是增大登高平臺和云梯消防車配備數量,優化不同舉升高度消防車配備比例。應按照30米以下、30-50米、50-70米、70米以上系列化梯次配置舉高消防車,形成立體作戰優勢。四是在道路狹窄地區配備適應路況條件的輕型消防車,在城市中心區和化工區加大重型消防車的配備比例,在城鄉結合部的自建棚戶區周邊中隊配備輕型消防車和細水霧消防車等。五是結合開遠市滅火救援實際,對新購車輛進行統籌規劃,逐步提高舉高、專勤、戰保類消防車的比例,優化車輛結構。
(二)完善消防裝備使用維護鏈條
首先要提高認識,增強意識,使得全體官兵對裝備的維護有深刻認識,要形成長效機制,通過完善裝備管理系統,大隊級單位應裝備的購入時間、價格、廠家、型號、性能參數、售后服務、使用年限、壽命、保養返修期限、更換組件、標定調整等錄入系統,對裝備進行全壽命化管理。其次是加強與廠家的聯系,完善售后服務。應該在簽訂購買合同時加強對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的要求,制約廠家定期對器材裝備進行培訓和巡檢巡修。再次,以戰勤保障部門為依托,對常用裝備器材配件存庫,進口車輛器材可以培訓授權戰保部門,對進口車輛進行維修,養護,解決進口車輛維修、保養困難的問題。
(三)加強裝備人才建設能力
裝備技師等級培訓機制為培養裝備方面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而為了保證充分發揮裝備效能,除加強裝備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外,還可通過對配備的裝備器材進行綜合訓練,加強對消防部隊執勤器材裝備技術性能的掌握,實現人員和裝備有機結合,真正發揮裝備的整體效能,體現“練為戰”的訓練指導思想,提高實際綜合技術應用能力,適用火場的需要。為此消防部隊必須加強對裝備器材的應用訓練,以提高部隊戰斗力,對器材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基本上能實現人與裝備的結合。此外,還應加強車輛維修人員的建設。可以把大隊車輛維修所的人員輸入地方維修廠進行短期實踐,實踐后再由各廠商委派的工程師手把手教導,最后用老兵帶新兵的傳幫帶發展下去。以解決地方上修車費用大、不專業,進口車輛只要壞了就要聯系國外廠商,請工程師、換零件,通常要數月才能將車輛修理完畢這一弊端。(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