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預警聯動,健全防災體系。提高地鐵安全建設標準。主動對接地鐵設計、建設和運營單位,從提高地鐵建設標準、規范設計審核入手,采取“新建必配、適度改建”的措施,逐一破解救援與疏散人流對沖、大型設備入軌受阻、地下通信屏蔽等救援難題,在地鐵13號線隧道內部建設縱向應急平臺,為三線以上換乘站增設陸虎60雪炮車專用電梯,實現331個地鐵站點消防救援專用通道、無線信道轉發基臺全覆蓋,發光引導棒、電喇叭、防煙面具等疏散、逃生防護器具全配置。建立安全協作共建機制。根據“層級對等、協作共建”的原則,總隊與地鐵申通集團、支隊與轄區地鐵運營公司、中隊與地鐵站點,對應建立“三級”共建長效機制,在信息共享、指揮調度、隱患排查、訓練協同、預案銜接等方面緊密聯系、無縫對接。成立專職(志愿)消防隊伍。在全市4個主要地鐵維修基地成立專職消防隊,配置救援車輛、專職消防員,24小時備勤響應;分批次組建331座車站和15個普通維修基地志愿消防隊,配齊個人防護裝備,培訓掌握必要消防技能,擔負初期火災撲救、人員引導疏散等職能,前移地鐵火災防控關口。指導完善單位自救程序。指導地鐵站點完善應急處置預案,設立消防接應點,逐一明確值班站長、站務員、調度員、安檢員、駐站民警等人員在初期災害處置中的崗位分工、職能任務,并開展模擬演練,有效提升單位自防自救能力,保障了先期處置的科學有序。
深化專題攻關,規范作戰行動。分層調研排摸。總隊圍繞地鐵滅火救援現狀及裝備需求、力量調度編成及聯動機制、站點基本類型及處置難點等宏觀發展內容,開展專題走訪、點對點調研,強化趨勢研判和風險評估;支隊、中隊緊盯地鐵站點出入口、救援通道、內部固定消防設施、區間隧道基本情況等具體內容,開展數據采集,填寫調研登記表,建立健全基礎調研檔案。分類開設講壇。廣泛邀請軌道交通安全、地鐵結構設計、地鐵運營管理、地鐵火災撲救等不同領域的行業專家開展授課講座,全面提升地鐵滅火救援理論基礎。分課題測試研究。將地鐵火災撲救細分為調度指揮、攻堅救人、火場供水、車輛破拆、火場排煙、現場通信、恐怖襲擊、內部處置、戰勤保障、預案制作、裝備配備等11個子課題,成立攻關小組,會同消防科研機構,先后組織開展地鐵排煙設備、裝備入軌、隧道長距離供水、地鐵通信組網、戰斗員行動能力等22項專題性能測試和裝備效能評估,并據此完善作戰編成、豐富實戰操法、規范處置流程和注意事項,初步破解地鐵救援難題,形成較為規范完整的地鐵災害處置訓練規程。在此基礎上,總隊在系統梳理專家授課、調研資料、課題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地鐵滅火救援戰例等前期工作成果,編著出版《上海軌道交通滅火救援對策研究指南》,為指導部隊開展地鐵調研學習、專業訓練、考核考評提供了理論依據。
優化基礎配置,提升打贏能力。建強地鐵救援專業隊。在全市范圍內成立北京中隊、周渡中隊等18支地鐵滅火救援專業隊,由總隊統一制定下發《地鐵站點實地操訓練程序》(含示范片)、地鐵專業應知應會理論題庫、專項訓練技戰術規程以及實戰演練程序與評判細則,依托基地模擬訓練設施,定期組織專業集訓、專項考核,結果納入鐵軍中隊評定和年度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切實規范專業隊建設、訓練、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地鐵專項預案。總隊結合地鐵火災危險性和災害事故特點,選取地鐵樞紐站、換乘站、普通站3種類型,分別制發執勤戰斗預案和作戰信息卡模板,各支隊、中隊按照“一站一方案”要求,強化基礎數據采集、資料匯編,修訂完善作戰預案和信息卡,預案編制率達100%。優化裝備器材配置。依據調研、測試結果,總隊出臺《地鐵沿線中隊和地鐵滅火救援專業隊裝備配備標準》,針對性配置雙頭消防車、路軌兩用消防車、盧森堡亞2500型隧道排煙機、陸虎60雪炮車等專勤裝備。同時,貼近實戰需要,創新研發了簡易手拉軌道車、輪式救援擔架、水帶背架(帶)輔助設備、排煙機疊加組合架和排煙風管等實用器材,為長距離運送器材、接力救人和地下空間定向排煙、送風,創造了實戰便利。定期組織實戰演練。從規范地鐵滅火救援實戰環節出發,依據《實戰化滅火救援實戰演練導則》、《實戰化拉動演練導調實施與行動細則》,總隊每年、支隊每半年、中隊每季度組織開展地鐵樞紐站、換乘站、地下站實戰拉動演練,切實檢驗全勤指揮部組織指揮、首戰力量初戰處置、大兵團協同等滅火救援準備情況,牢牢把握攻堅打贏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