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全市社會化消防工作程度還不高,消防安全責任制還未完全落實到位,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和社會單位消防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和消防安全聯席會議“兩個平臺”作用發揮不明顯,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較為普遍,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亟待提高,社會單位以消防安全“四個能力”為核心的防火墻工程建設有待加強;廣大農村鄉鎮和城鎮居民社區消防工作相對薄弱,突出表現在農村鄉鎮消防基礎設施差,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暢通,消防給水缺乏,居民社區網絡化防控火災體系尚未建立,致使農村、社區消防工作成為當前火災防控的空白點和盲區。
三是西寧市消防經費投入不足,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及消防裝備建設明顯滯后國家標準和城市建設發展需求。“十一五”期間,西寧市消防業務經費投入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0.4%左右,裝備經費主要靠專項經費維持,投入只占業務經費的0.22%,盡管西寧市2010-2011年投入消防業務經費達4000萬元,但由于欠帳過多,現有經費仍不能滿足消防車輛裝備、器材的基本配備和正常維護更新,難以滿足西寧市消防安全保衛的需要。同時我市尚未建立消防裝備維持性經費保障機制,致使在用消防車輛裝備維修、耗材更新以及日常保養所需經費不能滿足要求。
城市消防站建設數量少、標準低。依據《西寧市城市消防規劃(2007-2020)》和市轄3縣《城市建設規劃》,到2010年底,西寧市應建消防站19個,現僅有11個,欠帳達8個,欠帳率為42%。城市中心區的城西區無消防站,原城西消防站現借用城北區一處消防站營區執勤,由于消防站數量少、標準低,轄區保衛面積過大,加之道路不暢,極易失去搶救生命和撲救初起火災的最佳時機,使小火釀成大災。
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欠帳嚴重,消火栓數量少、完好率低。按照國家關于市政消火栓設置的相關規定,西寧市應設置市政消火栓2640個,現有1500個,缺1140個,欠帳率達43%,且已建市政消火栓大多集中在新建城區,老城區市政消火栓建設滯后。在現有消火栓中損壞496個,損壞率達34%,同時還存在消火栓管徑偏小、水壓偏低、標識不清等問題。消火栓數量缺乏,加之天然水源難以利用,嚴重制約了火場供水能力和火災撲救能力的提升。
消防車輛總體性能不適應西寧市滅火救援需求,老舊情況比較嚴重,目前全市共有各類執勤消防車82輛,其中超期服役的有20輛,占總數的12%;接近服役年限的有8輛,占總數的10%。消防車配備結構不合理,適合西寧市滅火救援需求的特種攻堅車輛裝備配備不足,隨車器材配置不足;現有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還不能有效滿足滅火救援防護需求,特種器材數量不足、性能較低,影響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的順利實施。
戰勤保障力量薄弱,裝備技術人員不足。目前西寧市戰勤保障大隊尚在建設中,藥劑補給車、破拆清障車、牽引車、大噸位供水車等特殊保障車輛尚處于空白,用于儲存滅火藥劑、個人防護裝備等戰勤保障物資的儲備庫尚未建成。綜合訓練設施、裝備缺乏,西寧市公安消防支隊訓練基地尚未規劃,缺乏高空救援、水域救援、化工裝置、煙熱訓練、建筑物倒塌救援等模擬訓練設施和場所,無法開展專業訓練,影響了部隊滅火救援戰斗力的提升。此外,由于缺乏專業救援裝備的替代訓練器材,訓練對裝備的損耗比較嚴重,影響了訓練的正常進行。目前,西寧市消防指揮中心尚未建設是全國省會城市唯一無指揮中心的城市,常規通信器材和應急通信保障車輛裝備缺乏,不能滿足調度指揮和災害現場通信需求,信息化建設步伐緩慢。
四是消防部隊的職能不斷拓展,所擔負消防安全保衛任務日益繁重。新《消防法》頒布實施,已明確消防部隊“依照國家規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
西寧市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承接全省產業和人口向西寧轉移的新要求,居于“東部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所涉及的城鎮以及整體搬遷城鎮的核心地位,全省社會建設的核心區域,自古以來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素有“海藏咽喉”之稱。隨著近年來城市建設和交通路網的迅速發展,大量建設項目紛紛實施,各類災害事故的多發性、突發性、危害性已日益顯現,重大自然和人為災害事故時有發生,西寧市道路交通事故等各類滅火救援任務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09年、2010年消防部隊接警出動分別為1084次和1205次,其中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分別為195次和213次,呈逐年上升態勢。應急搶險救援的頻率、強度、復雜程度加大,搶險救援的壓力和挑戰增大。此外消防部隊還承擔大量維穩安全保衛工作,如“兩會”安全保衛、國際藏毯會、環青海湖自行車賽等國內外重大活動的消防保衛等勤務,年均完成各類執勤保衛任務達240余次。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也面臨新的挑戰,各級政府和消防部門必須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研討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創新、求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