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國面臨的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要求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有一個大的發展。消防服務職能的拓展必須適應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消防裝備科技興警是符合十八要求的。科學運用消防裝備助推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隊推動政府依法履行職能的必要條件。消防裝備管理是消防部隊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預防各類事故和保證滅火、搶險救援、訓練任務順利完成的基礎手段和重要保證。如何科學運用裝備建設規劃評估論證成果,加強消防裝備科學化配備、推動裝備建設,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這個課題一直是困擾基層消防部隊裝備發展難以形成戰斗力的難題,這也是消防部隊難以與地方領導溝通加強裝備投入的難點之一。本文就結合西疇裝備建設評估成果如何推動消防裝備建設科學發展作以下初探。
一、消防裝備評估要科學分析基層部隊裝備現狀
例:文山西疇消防裝備建設現狀。(一)消防車輛現狀。西疇現有各類執勤消防車16輛。其中,消防大隊滅火類消防車4輛,專勤類消防車1輛,舉高類消防車1輛。服役時間在12年以上的有2輛,11-6年的有2輛,5年以內的有2輛。從滅火消防車載液量看:3輛水罐消防車載水量均小于5噸;從舉高消防額定工作高度看:舉高類車輛1輛,舉升高度僅20米,很難滿足現實火災撲救需求。鄉鎮應急救援隊消防車輛10輛,均為水罐車,運水平均4噸。存在問題:一是車輛超期服役嚴重。目前,已有2輛車處于超期使用狀態(服役期超過12年),還有1輛使用年限已到10年,即將面臨報廢。二是車輛配備不合理。大隊以傳統的小型或中型水罐泡沫車作為主戰車輛,重型水罐車比例偏少,缺少大功率重型泡沫消防車。三是車輛整體性能較低。4輛消防車車載消防泵流量普遍在40L/S以下,嚴重影響部隊滅火救援作戰能力。四是車輛配備針對性不強。選配消防執勤車輛趨于同質化,導致車輛配備與所在轄區主要災害事故特點存在脫節。(二)個人防護裝備現狀。一是數量不足。目前,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和新編制編配要求,大隊個人基本防護裝備應配1154件套,實有837件套,缺317件套,欠賬率為27%;特種防護裝備應配485套件,實有202件套,缺283件套,欠賬率為58%。二是超期使用。大隊約有24%的個人防護裝備已達到退役標準,約有近13%的裝備已接近退役年限。如出現戰斗服老化破損,內襯隔熱保護層脫落嚴重等等。三是性能滯后。目前,18項個人常規防護裝備及32項特種防護裝備整體性能低下,尤其是消防頭盔、救援頭盔、9L空氣呼吸器的整體配備率均不足20%,嚴重影響消防員滅火救援行動中的生命安全。(三)應急救援裝備現狀。從應急救援裝備的使用次數來看,破拆類器材中的液壓多功能鉗、無齒鋸、液壓救援頂桿等年平均使用次數達到100次以上,但應急救援裝備依然缺乏。2010年以前購置的應急救援裝備為356件套,占實有總數的47.2%;2010年以后購置的應急救援裝備為399件套,占實有總數的52.8%。按照《縣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標準》,應急裝備還缺1755件套。目前,西疇應配324件多功能腰斧,實有59件,缺265件。氣動起重氣墊裝備只有3種,無移動供氣源,約有45%的裝備器材技術參數已不能滿足現行標準。從應急救援裝備來看,液壓多功能鉗、切割機、救援三角架最常用。消防中隊配備的100余盤水帶中,20型以上的高壓水帶僅有16盤,其余均為20型以下的高壓水帶。(四)信息化建設現狀。信息化建設資金保障不力,信息化建設還停留在基礎水平。特別是大隊在衛星通信網、無常規網等應急網絡的應用仍處于空白。信息中心數據管理平臺不完善、數據交換處理能力弱,與縣公安局等上級單位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低,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