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陜西省“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本專項規劃。
一、我省防災減災現狀與面臨的形勢
(一)“十一五”期間防災減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十一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把防災減災作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06年公布實施《陜西省“十一五”防災減災專項規劃》以來,各級各部門大力加強減災項目建設,主要災種的抗災工程設施得到強化,監測能力得到增強,預報預警水平不斷提高,人為致災因素得到較好遏制,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
1自然災害管理體制和制度建設得到加強。成立了陜西省減災委員會,在省民政廳設立了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綜合減災工作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建立了自然災害災情統計制度和民政災情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遠程網絡報災。建立了氣候災害實時監測評估和重大氣象災害評估制度,完善了氣象災情直報制度和全省氣象災害數據庫,推進了氣象災害應對工作。構建了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地質災害管理、技術支撐和防治工程隊伍,初步形成了全省突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制。
2災害應急處置體系和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完善。發布實施了《陜西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陜西省防御災害性洪水應急預案》、《陜西省防抗干旱災害應急預案》、《陜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陜西省地震應急預案》、《陜西省防震減災條例》、《陜西省重大外來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和《陜西省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處置辦法》。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建成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公共氣象服務系統和科技支撐保障系統,大幅提升了突發性氣象災害的短期預報能力。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完成,群測群防體系初步建成。初步建成基本覆蓋全省的數字化地震監測臺網。應急預案、救援隊伍、技術系統、避難場所、物資儲備等核心內容的救援救助體系不斷增強。
3減災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積極實施農民安居工程,籌集資金10.5億元,解決了38萬人的住房問題,開展了農村抗震設防試點村和示范戶及農村工匠抗震技術培訓。籌資建設了7000平方米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1億元,對200多處危重隱患點進行了及時治理。實施松毛蟲、美國白蛾、森林鼠害等升級治理工程。建立省抗旱服務組織1個,市級隊5支,縣級隊143支,鄉級隊397支,擁有各類抗旱機泵1.32萬臺(套),機動送水車輛586輛,從業人數2793人。
4減災科普宣傳全面推進。結合全國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建立了民政牽頭,宣傳、教育、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氣象等部門參與的防災減災宣傳聯動機制、基層經常性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長效機制、中小學防災減災知識宣傳長效機制,切實加大了廠礦、企業、學校及基層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力度,提倡減災從身邊做起,動員每個社區、每個家庭、每位成員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工作,增強了廣大民眾防災減災意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建設得到提升。全省41個社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二)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當前面臨的形勢。
盡管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防災減災體制和機制仍需完善。基層綜合防災減災體制建設滯后,各項機制不夠完善,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大。主要江河防洪標準不足,汛期渭河及其支流和漢江流域極易遭受洪澇災害。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防洪建設速度嚴重滯后。水庫防洪安全狀況堪憂,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局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難防難治。
——防災減災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投入不足,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滯后,救災應急裝備、通信手段等比較落后,應急能力相對較弱。
——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領域科學技術成果應用較少,自然災害監測預報水平不高,科技對防災減災貢獻率低。
——防災減災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地震、醫療衛生等專業應急救援分隊力量相對薄弱,各類自然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公眾防災減災意識總體上還比較淡薄。防災減災知識普及率和避災自救技能還比較差,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培訓體系需要完善。
我省地處我國東南濕潤地區到西北干旱地區的過渡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在季風環流、地理位置及地形的綜合作用下,全省分為三個氣候區:陜北溫帶干旱區、關中暖溫帶半干旱區、陜南亞熱帶濕潤區。我省災害主要有:水旱災害,冰雹、沙塵暴、雪、低溫冷凍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災害發生頻繁。常見的旱、澇、霜、風、雹幾種災害中,干旱占46%、雨澇占32%、霜凍占10%、冰雹占7%、風災占2%,其中旱澇災害為主要災種。自然災害區域性、季節性強,旱災以陜北、關中為主,遍布全省;洪澇災害以陜南漢江流域和關中渭河流域為主。災害發生頻率高,我省自然災害具有持續性、群發性、突發性、頻發性特點,救災工作面廣、線長、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特別是局部山洪災害每年發生10余次以上。
當前,我省防災減災工作還面臨以下挑戰:自然災害的高發態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給城鎮設防帶來嚴峻考驗;加快建設西部強省和關中—天水經濟區,要求各級涉災部門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災害應對能力。
面對嚴峻的災害形勢和挑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將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防災減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隨著防災減災宣傳力度加大,社會各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意愿提升,為開展綜合減災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十二五”時期是防災減災工作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統籌規劃綜合減災事業的發展,加快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建成防災減災各項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最大限度減輕自然災害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為綜合減災根本目的,按照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的要求,建立健全綜合減災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重點加強綜合減災項目工程建設,全面提升災害監測預警、防災備災、應急處置、災害救助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減災的原則。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保障民生為重點,加強科技創新,積極應用先進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建設一流的減災工程。
——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統籌區域,統籌城鄉,從全局高度規劃防災減災工作,突出關中—天水經濟區和陜南地質災害重點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力推進全省防災減災事業發展。
——堅持預防為主、協同統一的原則。加強自然災害風險調查、監測預警預報、工程防御、宣傳教育等預防工作,堅持防災、抗災和救災相結合,推進各部門、各環節災害管理工作的協同發展。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的原則。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部門分工負責,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通盤考慮,多措并舉,全面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三)規劃目標。
——建立民政綜合減災體系,推進省、市、縣三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體系、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和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我省防災救災、應急處置能力。救災物資儲備可同時保障35萬受災人口的基本生活救助。災后恢復重建的基礎設施和民房達到規定的設防標準。創建60個以上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省防災減災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萬人左右。
——全面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逐步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居住問題,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44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加強氣象突發災害預報預警能力建設,提高預警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和覆蓋面,增強防御極端天氣氣候災害能力。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氣候變化領域的觀測與研究,提升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能力。
——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加大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整治和對地質災害隱患地段的居民搬遷避讓力度,實施陜南3市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移民搬遷工程。
——到2015年,地震監測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觀測系統,初步建成全省地震烈度速報網,2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基本建立起以地震救援隊伍為中堅、各有關行業救援隊伍為骨干、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的救援隊伍體系,建立健全調用和協調機制,破壞性地震發生后,2小時內救援隊伍到災區開展救援。
——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汛抗旱保安體系。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全省主要江河達到防御建國以來最大洪水標準,城市和人口密集集鎮防洪能力達到國家規定的設防標準。加大城鄉抗旱應急水源建設力度,保證群眾飲水安全。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大林業病蟲害防治和森林火災預防。到2015年,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0%以上,災害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98%以上。建設森林防火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增強預警、監測、應急處置和撲救能力,努力減輕森林火災損失,受害森林面積控制在0.2‰以內。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綜合防范能力建設。
加大各類自然災害地面監測臺網密度,推進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建成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自然災害立體監測預警服務體系,提升各級災害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歷史數據庫,編制多災易災縣(區)自然災害風險圖,開發災害數據庫管理軟件,開展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加強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蟲害防治等工程建設,實施中小河流、水庫、滑坡體等危險區域綜合治理,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自然災害工程防御能力。建立健全災害保險制度,拓寬災害風險轉移渠道。鼓勵社會參與防災減災管理,推動建立政府和社會協同的災害風險分擔機制。
(二)加強城鄉區域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堅持城鄉區域發展規劃、生態環境改善規劃與防災減災規劃相結合,提高城鄉建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居民住房的抗震設防水平。積極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推進城鄉基層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積極推進大中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快城市燃氣、供水、綠地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或改造,利用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場等公共設施,因地制宜搞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開展大中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示范,探索建立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新模式。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大對自然災害嚴重的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
(三)加強自然災害救援能力建設。
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培育和發展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救災應急隊伍。加強專業救援隊能力培訓,形成專業齊全、人員穩定、協調統一的自然災害救助力量。加強救災技術裝備建設,以提高災情采集與傳輸能力、搜救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為目標,全面加強應急通訊裝備、救災專用車輛、救災辦公設備等技術裝備建設。加強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加快市、縣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優化儲備布局和方式,合理確定儲備品種和規模,健全全省救災物資儲備管理系統,完善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等機制,提高救災物資使用效率。
(四)加強重特大自然災害綜合應對能力建設。
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預案演練,提高各級政府綜合應對能力。建立政府支持下的重特大自然災害保險體制和機制,完善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與各級共青團、婦聯、工會及紅十字會、慈善協會等社會組織在救災捐贈、志愿服務、災后重建等方面的協同聯動機制,鼓勵社會各界參與防災減災。加強基層綜合防災減災組織機構建設,積極開展省內外防災減災合作交流,全面推進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建設和基層組織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五)加強災害評估和恢復重建能力建設。
圍繞重特大自然災害影響范圍、災害損失、經濟社會影響、救助需求、救助能力、救助效果的綜合評估,全面提高重特大自然災害災情綜合分析評估能力。完善恢復重建工作機制,提高災后城鄉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恢復重建能力。加強災后恢復重建需求評估、規劃設計、工程實施、技術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恢復重建監管水平。加強受災群眾心理援助,建立災后心理輔導志愿者隊伍。
(六)加強防災減災文化建設。
強化各級政府防災減災責任意識,加快綜合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建設。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減災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加強中小學校防災減災和技能教育。結合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推進城鄉社區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七)加強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災害監測預警、災害風險與損失評估、緊急救援與指揮調度、動態決策能力。
四、重大項目
(一)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工程。根據民政部《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標準》,新建8個市級救災倉庫、84個縣級救災倉庫,全面加強基層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管理系統,實現救災物資信息化管理,提高物資調運能力。
(二)自然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工程。重點加強市、縣級自然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綜合利用固話網、移動網、專網建立多網融合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實現災情、決策、指揮等各類信息的及時傳遞。構建集災情信息處理與發布、應急聯動、視頻會商、遠程指揮和語音調度等多種業務模式于一體的指揮調度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即時信息高效處理、互聯互通,提高救災應急管理水平。
(三)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工程。建立7個市級自然災害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等,普及氣象、洪澇、地震、地質災害等防御避險知識,加強逃生避難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提高防災減災和災害救助能力。
(四)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根據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區或人員密集區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能夠為居民提供較長時間避難和集中性救援,承擔應急指揮和避難救援中心作用的30個城市綜合應急避難場所,配置必要的救生避險設施。
(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和搬遷避讓工程。開展44個地質災害嚴重縣(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區劃,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和監測預警工程。對危險性高的地質災害進行勘查治理,重點對威脅1000人以上的穩定性差的50多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勘查治理。對居住在地質災害隱患區的群眾開展移民搬遷工程。
(六)氣象監測預警與減災救災建設工程。在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發的行政村建設自動氣象災害監測站,對可能誘發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災害的暴雨進行自動監測和預警。建立主要氣象災害風險區劃評估數據庫,建成應對氣候變化決策支撐系統。
(七)主要江河防洪工程。繼續實施渭洛河治理工程、渭河中游防洪、漢江漢中平川段及安康段、丹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治理工程。在繼續實施在建工程的同時,開工建設延河、無定河、涇河、洛河等省內主要江河防洪工程。
(八)重點抗旱水源工程。維修現狀機電井1391眼,加深現狀機電井1148眼,改造供水管線7609公里,維修輸水渠道1182公里,改造機電設施7635套,改造水處理設施10套,除險加固水庫8座,更新提水工程62處,維修水窖5204口,共串聯水源地(主要為水庫工程)24處,新建串聯線路658km,新修分水閘21處和抽水泵站14處。
(九)地震監測臺網建設工程。在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增建測震臺,升級改造前兆臺,在陜南、陜北加密改造地震監測臺網,開展關中東部和秦嶺構造帶地殼深部結構與構造探測,初步探明陜西大震構造環境,評估未來大震的危險性和可能地區。
(十)地震應急隊伍和應急指揮系統。在全省建設6支區域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1支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建立覆蓋全省、快捷有效的地震災情獲取系統和處理平臺、衛星遙感信息快速處理系統和1套主要基于短信息的災情快速獲取和處理技術系統。建設全省市、縣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視頻會議和災害處置決策系統,完善省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
(十一)地震綜合觀測與應急訓練基地。在建設西北地震監測儀器維修中心、西北地震速報中心、地震數據與功能災備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關中地震綜合觀測實驗中心,開展主動震源監測、立體監測等。建設全省地震應急訓練基地,建立建筑物破壞綜合訓練場、狹窄通道訓練場、體能訓練場、應急救援理論培訓基地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綜合防災減災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設。健全各級政府防災減災綜合協調機制,加強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分工合作的防災減災決策和運行機制建設,健全省、市、縣三級綜合聯動、協同配合、科學高效、全面覆蓋的災害信息共享機制、災害應急救助協同機制,形成防災減災工作合力。
(二)落實工作責任。防災減災工作涉及面廣,各級政府要把防災減災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建立和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工作標準和責任,把任務分解到部門,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規劃中確定的目標任務,要落實到責任單位,列入工作計劃,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要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重大問題,強化監督檢查,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三)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將防災減災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對防災減災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實將防災減災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投入機制,使防災減災工作的投入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建立社會參與防災減災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及社會力量支持防災減災事業發展。
(四)推進法制建設。針對防災減災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預報、抗震設防、應急救援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地方性防災減災法規體系,為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五)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防災減災專家隊伍,完善和擴充專業救援隊伍,建立防災減災人才信息管理系統,不斷優化提升人才結構,合理配置人才資源。開展防災減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隊伍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志愿者的防災減災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