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的自我防護意識日益增強,對于安全防護用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建筑工、電焊工、高爐工,消防員、護林警、野戰兵,都需要各種用途的安全防護裝備。日前,相關人士就安全防護用品的發展探討集聚一堂。
“安全”市場缺口可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市場,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從業人數近7.7億。可以想象,如此龐大的就業大軍每年所需要的各種勞動防護用品是多少,勞動防護服裝是多少——數字相當客觀。”國家安監總局特種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主任、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勞動防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旭榮的開場白讓業界振奮。防靜電、阻燃、酸堿類防化等特種勞動防護服每年大概需要2000多萬套,按照目前獲得安全標志的285家服裝企業生產能力計算,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
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防止或減輕事故傷害及職業危害所使用的防護裝備,是在生產條件無法消除各種危險有害因素情況下,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所設置的最后一道防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由于缺乏勞動防護或勞動防護不合格造成的各類傷亡事故占工礦企業傷亡事故總數的15%左右。
為避免此類傷害,安全生產法對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作出了具體規定。首先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第二要求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劉主任稱,2004年國家對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制度進行了調整,取消了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由原來對勞動防護用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轉變為對產品的市場準入和使用環節的監管。2005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還明確了直接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與健康的22種勞動防護用品,即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施“安全標志”管理。截止去年底,提出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企業近1200余家。
據安監局督查獲悉,現在大部分使用企業能夠按照規定采購,“安全標志”亦得到了多數企業的認可和響應,有效阻止了假冒偽劣、“三無”產品進入使用領域。相應的,使用企業在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上有了很大改觀,75%的國有企業較為規范。但是,中小企業、個體私有企業則有差距,尤其建筑、建材、小化工企業普遍存在給工人配備勞動防護用品不到位的現象。
賣產品,也賣服務
隨著人們自我防護意識的增強,社會對勞動防護用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有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平均每年用于每個職工的勞動防護費用大概在300~1500元人民幣,并且對產品的品種、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勞動者不僅要求產品有安全防護性能,還要求產品有舒適感、美感和輕便感。
對勞動者來說,生產環境中會存在多種職業危害因素,不可能做到一種職業危害配備一種防護用品,因此,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產品,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如石油工人所穿的工作服,應同時具有阻燃、防靜電、防水拒油等多功能要求。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發展多種防護功能為一體的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方向之一。重點提升安全防護領域內的紡織紗線、面料、服裝研發創新水平,突破高性能纖維高溫染色技術和多種材料的多層復合技術。而中國安全生產協會也在積極扶持安全材料生產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研發先進的阻燃、耐火、低煙、低毒、耐高溫、耐腐蝕材料,以及可有效降低職業危險的安全材料,不斷完善安全材料產品系列,加強安全材料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我國的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生產產品單一,一個企業僅生產一種或幾種相關產品。統計顯示,國內勞保用品企業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23%,100萬~500萬元的占37%,而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不到40%的份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更少,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優勢。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低是目前大部分勞動防護用品企業的共同特點。
劉旭榮強調,這與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很不相適應,尤其是針對國際上一些知名品牌的勞動防護用品已進入或準備進入我國市場,業界亟須建立一批以商貿為主導、資金為紐帶、科技為動力、信息為依據、質量為基礎、效益為目標的新型企業。
我國大多數生產企業、經銷企業只重視賣產品,不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售后服務。而外資企業對生產、營銷、公關的理念是以用戶為本,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把產品打造得更加舒適、美觀大方;以更全面、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如NORTH公司認為,專業化的安全知識正是中國用戶所需要的,以技術扶貧為有力的公關法寶,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JSP公司進人中國市場之初不賣產品先搞了一年多技術培訓,并為用戶準備了客戶產品手冊,其中收集了各國用戶遇到的產品使用問題,每個問題都有詳盡的解答。
進駐中國市場的3M、杜邦、依格、巴固、諾思、代爾塔等十幾個“洋品牌”,一方面帶來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另一方面打破了中國市場的格局,特別是在一些空白的高端市場。如3M公司,幾乎占領了中國噪音、塵毒防護的半壁江山。
可喜的是,面對國內行業發展的“知識黑箱”,有一批企業、院所和檢測機構都在不斷借鑒、吸收和創新的“充電”過程中。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恩福告訴記者,國內安全防護用品產業的發展必須走產業鏈集成創新的道路,陜西元豐與公安部裝備財務司合作實施特警戰訓服面料開發技術研究項目,聯合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該項目特種纖維的應用研究,就是以終端需求為目標產業鏈創新的一項成功范例。
“安全”市場缺口可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市場,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從業人數近7.7億。可以想象,如此龐大的就業大軍每年所需要的各種勞動防護用品是多少,勞動防護服裝是多少——數字相當客觀。”國家安監總局特種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主任、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勞動防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旭榮的開場白讓業界振奮。防靜電、阻燃、酸堿類防化等特種勞動防護服每年大概需要2000多萬套,按照目前獲得安全標志的285家服裝企業生產能力計算,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
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防止或減輕事故傷害及職業危害所使用的防護裝備,是在生產條件無法消除各種危險有害因素情況下,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所設置的最后一道防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由于缺乏勞動防護或勞動防護不合格造成的各類傷亡事故占工礦企業傷亡事故總數的15%左右。
為避免此類傷害,安全生產法對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作出了具體規定。首先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第二要求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劉主任稱,2004年國家對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制度進行了調整,取消了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由原來對勞動防護用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轉變為對產品的市場準入和使用環節的監管。2005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還明確了直接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與健康的22種勞動防護用品,即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施“安全標志”管理。截止去年底,提出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企業近1200余家。
據安監局督查獲悉,現在大部分使用企業能夠按照規定采購,“安全標志”亦得到了多數企業的認可和響應,有效阻止了假冒偽劣、“三無”產品進入使用領域。相應的,使用企業在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上有了很大改觀,75%的國有企業較為規范。但是,中小企業、個體私有企業則有差距,尤其建筑、建材、小化工企業普遍存在給工人配備勞動防護用品不到位的現象。
賣產品,也賣服務
隨著人們自我防護意識的增強,社會對勞動防護用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有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平均每年用于每個職工的勞動防護費用大概在300~1500元人民幣,并且對產品的品種、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勞動者不僅要求產品有安全防護性能,還要求產品有舒適感、美感和輕便感。
對勞動者來說,生產環境中會存在多種職業危害因素,不可能做到一種職業危害配備一種防護用品,因此,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產品,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如石油工人所穿的工作服,應同時具有阻燃、防靜電、防水拒油等多功能要求。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發展多種防護功能為一體的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方向之一。重點提升安全防護領域內的紡織紗線、面料、服裝研發創新水平,突破高性能纖維高溫染色技術和多種材料的多層復合技術。而中國安全生產協會也在積極扶持安全材料生產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研發先進的阻燃、耐火、低煙、低毒、耐高溫、耐腐蝕材料,以及可有效降低職業危險的安全材料,不斷完善安全材料產品系列,加強安全材料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我國的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生產產品單一,一個企業僅生產一種或幾種相關產品。統計顯示,國內勞保用品企業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23%,100萬~500萬元的占37%,而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不到40%的份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更少,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優勢。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低是目前大部分勞動防護用品企業的共同特點。
劉旭榮強調,這與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很不相適應,尤其是針對國際上一些知名品牌的勞動防護用品已進入或準備進入我國市場,業界亟須建立一批以商貿為主導、資金為紐帶、科技為動力、信息為依據、質量為基礎、效益為目標的新型企業。
我國大多數生產企業、經銷企業只重視賣產品,不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售后服務。而外資企業對生產、營銷、公關的理念是以用戶為本,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把產品打造得更加舒適、美觀大方;以更全面、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如NORTH公司認為,專業化的安全知識正是中國用戶所需要的,以技術扶貧為有力的公關法寶,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JSP公司進人中國市場之初不賣產品先搞了一年多技術培訓,并為用戶準備了客戶產品手冊,其中收集了各國用戶遇到的產品使用問題,每個問題都有詳盡的解答。
進駐中國市場的3M、杜邦、依格、巴固、諾思、代爾塔等十幾個“洋品牌”,一方面帶來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另一方面打破了中國市場的格局,特別是在一些空白的高端市場。如3M公司,幾乎占領了中國噪音、塵毒防護的半壁江山。
可喜的是,面對國內行業發展的“知識黑箱”,有一批企業、院所和檢測機構都在不斷借鑒、吸收和創新的“充電”過程中。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恩福告訴記者,國內安全防護用品產業的發展必須走產業鏈集成創新的道路,陜西元豐與公安部裝備財務司合作實施特警戰訓服面料開發技術研究項目,聯合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該項目特種纖維的應用研究,就是以終端需求為目標產業鏈創新的一項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