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全長204公里。三峽庫區泛指自湖北宜昌三斗坪以上600余公里的長江流域,因修建三峽水電工程而被淹沒的湖北省和重慶市所轄沿途區縣。該區域多丘陵、山地,少平地,地質結構復雜、垂直差異明顯,自古以來就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2010年,三峽工程蓄水達到175米后,各類災害事故點進一步增多、潛在危害性進一步加大,伴隨移民遷建社會矛盾的加劇,多次發生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事故災難、群體性事件。加強三峽庫區社會性防災救災公共基礎工作,加快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三峽庫區突發公共事件現狀和特點
一)地質災害事故頻發。長江三峽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東緣,兩岸山勢陡峻,地質條件復雜,且處于暴雨頻繁的亞熱帶氣候區,地質災害具有點多、面廣、突發性強、危害性大等特點。三峽庫區橫跨渝鄂兩地20個縣市區,總面積5.67萬平方公里,庫區重慶市段主要有涪陵區、豐都縣、忠縣、萬州區、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等8個重點區縣。
歷史上,三峽庫區曾多次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運行,庫區內水系發育、河溪深切、坡陡谷深、地質構造復雜、軟弱層及軟弱結構面發育,加之降水豐沛,多大雨、暴雨等集中降雨過程,以及大量的移民搬遷城鎮建設和頻繁的采礦活動使庫區地質環境更加惡化,導致庫區地質災害發育,已經連年發生多起重大地質災害事故。2008年9月28日啟動三峽工程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重慶庫區共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262起,緊急轉移群眾4600多人;長江沿岸地質災害增多,涌浪災害的危險逐步顯現,已發生影響航道、航運安全的災險情45處。其中,2008年175米試驗性蓄水到172.8米,水位上升較快,地質災害災險情共計243起。2009年試驗性蓄水,上游來水較少,水位上升較慢,達到171.43米,除2008年蓄水誘發地質災害變形繼續加大外,新增災情16起,共計259起。2010年三峽工程蓄水達到175米后,隨著抗旱和防洪的交替作用,沿江兩岸水位線時漲時消,災害點發生災情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災害應急救援任務十分艱巨。
(二)氣象災害事故多發。三峽庫區是強對流天氣發生和活動較頻繁的地區之一,干旱、洪澇、大風、冰雹、綿雨低溫等氣象災害經常發生,尤其是旱災、澇災嚴重。2006年重慶市萬州區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旱災,持續時間達111天,極端最高溫度達42.3度,91.6萬人、88.3萬頭牲畜飲水困難,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253億元。在2000年6月3日重慶萬州特大暴雨和2004年9月5日重慶開縣特大暴雨中,萬州和開縣城市大半被淹,人民群眾損失慘重,兩次洪災搶險還造成2名消防戰士因救人而不幸壯烈犧牲。同時,庫區空氣濕度大,地形獨特,系雷電災害多發區,年平均雷暴日數48.5日,年最多75日,最少30日,屬全國多雷暴地區之一。年年都有雷擊事故的案例,造成了國家財產損失和人員的傷亡。
(三)事故災難后果比較嚴重。三峽庫區礦產豐富,工礦企業眾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增多,發生危險化學品泄露、爆炸、燃燒和環境污染事故的因素增加,安全監管壓力大,事故災難后果嚴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2003年12月23日22時,重慶開縣高橋鎮的中石油川東北氣礦發生特大井噴事故,波及高橋鎮、麻柳鎮、正壩鎮、天和鎮4個鄉鎮30個村,造成243人死亡,9.3萬余人受災,6.5萬余人被迫疏散,中毒人員累計治療27011人,直接經濟損失8200余萬元,引起國內和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2006年3月25日,重慶開縣高橋鎮的中石油川東北氣礦再次發生天然氣井漏事故,2568戶人家受損。2006年11月24日,重慶萬州區龍駒鎮“龍8井”發生天然氣井漏事故,疏散了1公里范圍內的群眾。
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三峽庫區道路交通事故仍處于高發期,事故總量連年增長,多次發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2004年2月29日,重慶萬州區長灘鎮發生特大車禍事故,客車從12米高的毛嘴大橋飛下,致使12人當場死亡,35人輕重傷。2006年6月23日,一輛中巴車在重慶市萬州區白土鎮譚家村發生車禍,導致14人死亡,8人重傷,當地政府組織數百余人進行救援。
(四)水上事故救援面臨新挑戰。隨著三峽庫區水位不斷上升,水上運輸日漸繁忙,船舶火災、海損事故日益增多,應急救援任務越來越重,現有水上事故救援指揮體系尚未有效整合,參戰力量水平參差不齊,難以適應應急救援實戰需要。目前,長江干線的重慶非主城區段,由長航公安實質管理;主城區段由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重慶分局共管,管理范圍交叉,形成“一江兩治”的格局,導致長江干線應急救援管理指揮較為混亂。另一方面,長江航運公安局重慶、萬州分局僅有1998年建造的200噸級消防戰艇3艘。其中,駐重慶1艘,駐萬州2艘。公安消防部隊在長江、嘉陵江主城區段各設立1個水上消防站,也僅有裝備功率1764KW級消防戰船2艘、指揮艇1艘及救援沖鋒舟6艘。可以說,長航公安的消防戰艇陳舊、噸位小、裝備差,應急反應慢,救助能力弱,現役公安消防的水上力量也存在裝備老化、不足等問題。2011年7月21日,湖北籍滾裝船“長舟6號”上行至長江重慶洛磧附近水域時發生火災,在海事部門協調下,附近水域的航標艇、“民鐸”輪和從重慶港區趕到的“重慶消防01”、“重慶消防02”等船舶實施了滅火救助,船上125名人員被及時疏散,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但火災撲救延續數小時,滅火救援中仍有很多問題值得分析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