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安網訊: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發展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規模和功能不斷拓展,發生重特大火災、建筑物倒塌等災害事故的危險性也日益加大。武漢市作為全國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何迅速調集力量,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物資及時有效地處置這些突發性災害事故,將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成為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建立一套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戰勤保障體系,并將其納入城市應急管理體系之中加以建設和完善,更成為當務之急。
一、當前戰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戰勤保障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從近幾次的大型火災和搶險救援的處置情況來看,戰勤保障人員缺乏、應急裝備物資儲備、運輸體系和衛勤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戰勤保障體系建成后,消防部隊雖與交通、衛生、救護、供水、供電、供氣等相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聯動機制,但由于沒有形成高效統一的應急救援集結機制和聯動機制,各相關部門缺少實戰的預案及大型綜合性演練的經驗,在處置緊急事故時是仍捉襟見肘。
(二)戰勤保障建設基礎薄弱
戰勤保障基礎建設依然比較薄弱,保障裝備未配備到位,物資儲備缺乏科學性,管理制度不完善。
具體來說,各級戰勤保障體系沒有相應裝備物資配備標準,沒有根據當地經濟、產業結構和重大危險源等特點進行科學論證和評估,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達到資源共享,裝備在功能、性能、用途上未實現互補。而物資供給也得不到保證,導致無法滿足備戰要求。
二、大力推進公安消防部隊戰勤保障體系建設
(一)依托政府,科學研判,合理規劃戰勤保障體系建設消防部隊是政府處置社會重大災害事故的中堅力量,只有依靠政府,消防戰勤保障建設才能大有作為。因此,應以貫徹落實新《消防法》為契機,積極借鑒他人成功經驗,推動各級政府將戰勤保障建設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大投入規模,加強政策扶持,全面推動戰勤保障體系建設向縱深發展。
(二)轉變觀念,立足現有資源,實現戰勤保障力量的優化配置戰勤保障采用集中保障模式,人員、物資儲備、裝備等同址集中設置,最大限度整合配置戰勤保障資源,發揮戰勤保障體系效率。要努力實現由后勤保障到戰勤保障的轉變,從體制、機制上建立靠前保障、主動保障、集中保障、精確保障、持續保障的戰勤保障體系。在車輛配備上,應突出戰勤保障的實用性、適用性、專用性,逐步實現“結構合理、功能多樣、技術可靠、實用高效”的目標。同時,應改變過去傳統的儲備方式,結合城市功能分區特點、重大危險源分布規律和實戰需求,科學合理地確定儲備物資的結構、類別、數量等,正確把握常用易損的搶險救援器材與特殊備用搶險救援器材的儲備比例,提高備份通用物資與專用物資儲備合理化水平,逐步推行根據不同災害類型的模塊化儲備方式。
(三)理順機制,建立快速的指揮體系在機制建設上,本著順暢、靈敏、快捷的原則,建立健全快速的指揮機制。常規性的火災和其他一般災害的保障以各區縣區域性保障為主,實行區域內調動;特殊類型的火災或搶險救援以集中保障為主,特殊的滅火救援技術裝備實現集中儲備,及時調用。在保障運行上,實現全勤保障,在各種保障的人員、機構設置上,與全勤滅火救援指揮相配套,實行24小時戰備執勤,隨時處于應急響應的備戰狀態。
(四)建立應急保障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消防聯勤保障的社會潛能積極依托政府應急辦,搭建社會聯勤保障平臺,以規章制度約束或強制性措施,使社會聯動機制與實戰響應機制得到有效落實;簽訂聯勤保障協議,明確職責,著力構建“常備隊伍與后備隊伍相結合、專業化與協作化相結合”的社會聯勤保障網絡。結合可能發生的滅火和搶險救援等任務,從最困難、最復雜、最急需的條件出發,對消防戰勤保障的任務、對象、時限、環境等進行預測和評估,修訂完善不同任務類型、不同級別、不同專業區分的各類戰勤保障預案。同時,根據當地應急預案的設定,抓好組織指揮、通信聯絡、力量調集、物資調運、現場展開等環節,與有關部門及專業化隊伍定期開展協同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