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看,國家高度重視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科技研發,在基礎性系統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發方面投入顯著增長。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所涉及的各個領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發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以很快的速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在某些點上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科技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氣象、地震、水文、海洋環境、地質災害、森林防火、煤礦瓦斯等災害檢測預警系統建設得到加強,檢測網絡日趨完善;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全國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進一步健全,政府組織協調、部門分工負責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初步形成,災后恢復重建能力明顯增強。[5](2)自然災害監測與預警體系初步建成。在災害監測與預警方面,初步建成了主要自然災害(地震、臺風、洪水、干旱、風沙、滑坡與泥石流、海嘯等)監測體系,相繼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資源衛星等觀測系統,在衛星遙感的處理、信息提取、影像圖制作技術和軟件開發方面有了較大發展。[6](3)重大事故應急管理科學研究及應用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城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城市重大事故應急輔助決策支持系統以及城市重大事故應急能力評估、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的綜合性、全局性、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7](4)應急科技研究逐步擴展并取得初步成果。針對監測監控和預測預警技術、輔助決策和模擬仿真技術、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應急技術標準化、應急管理與應急法制等方面開展科技研究。以北京、黃石、昆山、石化企業、平安校園等為試點,在國家級、省市級、地方級和企業的應急平臺與應急預案方面開展探索,應急平臺核心技術和數字化應急預案技術取得初步成果。[8]
三、“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共安全領域項目代表性成果
(一)構建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為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依托“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圍繞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以及國務院領導同志應急指揮和日常值守應急需求,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四大類突發事件的監測監控、預測預警、風險評估、決策指揮,研究構建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技術標準、模型算法、系統軟件、技術裝備及其綜合集成。目標是建設以國務院應急平臺為中心,以省級和部門應急平臺為節點,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互有側重、互為支撐、安全暢通的國家應急平臺體系;提出應急平臺體系系統架構和設計方案;研發事件鏈與預案鏈技術;研發應急平臺核心系統。“十一五”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首次開創了我國國家公共安全與防災減災政府管理系統,通過科技攻關,從國家到地方的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基本形成。
通過項目實施,完成了國家應急平臺體系總體方案的頂層設計和應急通信系統、應急應用系統、移動應急平臺等研發任務;在國家應急平臺體系設計構建、次生衍生事件綜合預測預警方法、國家應急平臺體系數據庫系統與應急應用軟件、多級多方協同會商與態勢推演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創新與突破,在事件鏈、預案鏈綜合預測預警,應用軟件和多方協同等方面具有特色;實現了突發事件的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告、綜合研判、輔助決策、指揮調度等主要功能,滿足了各地區、各部門和國家應急管理工作需要;實現了決策支持內容和方式的技術跨越,是自動化、智能化應急管理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
項目成果已應用于國家應急日常管理與突發事件處置,并全面開展國務院應急平臺和各省市、部門應急平臺建設,在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南方洪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四川攀枝花-會理地震、北京奧運安保、甲型H1N1流感、山西臨汾尾礦壩潰壩等重大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務院領導同志以及國務院應急辦領導進行應急指揮與快速決策提供了技術服務,已成為國務院應急辦日常值守應急工作的重要手段,多次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重要批示和肯定;綜合應用系統在國家電網“奧運保電”、北京市應急辦奧運安全、廣東省政府抗洪救災等應急管理工作中進行了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核心軟件系統已由國務院應急辦配發全國31個省(區、市)推廣應用,標準規范已由國務院應急辦發文指導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項目的廣泛應用,在防范事件風險、縮短決策時間、綜合協調應急資源、優化調度救援力量、增強應對科學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瓦斯治理等技術裝備取得長足進展,煤礦安全形勢顯著好轉
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相關項目,以瓦斯治理為重點,解決了煤礦安全生產中災害防控、監管監察、應急救援等方面的一批技術難題。其中,基于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的新一代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實現了煤礦井下多系統融合和瓦斯災害的實時預警,預警準確性可提高到80%;防爆大透視距離無線電波透視系統和礦井多波地震儀實現了對斷距3米以上斷層的精細探查;煤礦井下突出松軟煤層順層鉆進鉆機和井下中硬煤層水平長鉆孔定向鉆機的鉆孔深度分別達到168米和1046米,創造了國內外設備在國內地質條件下的最好紀錄,為我國煤礦瓦斯抽采利用量的持續增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煤礦災害基礎參數測定體系的完善,使瓦斯含量、壓力、滲透性等測試效率、準確性和精度大幅度提高,提高了災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首次提出了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風機等5大類在用設備的檢測檢驗方法,為井下在用設備事故隱患的排查和監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創新了電(磁)、彈性波、核磁共振等物探方法在礦井地質的應用,顯著提高采空區(老空區)展布規律和物性特征的探測深度和精度。
依托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在淮南礦區、松藻礦區、峰峰礦務局、撫順老虎臺煤礦、淮北礦業集團、平頂山煤業集團、天地王坡煤礦、冀中能源公司、晉城煤業集團等代表不同災害類型的礦區和單位,建立了15項煤礦瓦斯災害治理和事故防控科技示范工程。這些示范工程為礦區的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成為全國類似條件煤礦借鑒和學習的典范。
在煤礦安全科技進步和成果應用的推動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顯著好轉,在煤炭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截至2009年,與“十五”末期2005年相比,全國煤炭產量30.5億噸,增長了44.5%;煤礦死亡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分別減少51.1%和55.7%,其中瓦斯事故157起,死亡755人,分別減少62.1%和65.2%。
(三)特種設備安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事故率穩中有降
依托“生命線工程和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項目,針對特種設備事故預防領域中的共性、關鍵性突出問題,圍繞生命線工程、大型高參數高危險性成套裝置和電站鍋爐長周期運行以及典型機電類特種設備的安全風險壽命評價和檢測監測以及特種設備安全動態監管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項目成果在全國220公里埋地管道、110多臺大型儲罐、200多套石化成套裝置、20多臺電站鍋爐、70多套大型游樂設施、170多臺大型起重機械、30多臺電梯、40多條索道、10多臺場(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檢測和安全、風險、壽命評價,以及江蘇省、深圳市、淄博市、南京市技術監督局的安全監察業績評價中進行了示范應用,效果良好。
在我國特種設備數量和危險性猛增的背景下,項目成果的推廣應用為特種設備事故率穩中有降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截至目前,據企業效益證明統計:(1)埋地鋼質管道外腐蝕檢測評價等技術應用于1.3萬公里埋地鋼制管道,為查明安全隱患、進行科學維修提供了可靠依據,減少改造費4.3億元;(2)石化裝置長周期運行安全監察等技術應用于中石油、中石化成套裝置,直接經濟效益6.4億元,間接經濟效益14億元以上;(3)電站鍋爐復雜服役環境失效行為的預防預警系統等技術應用于20多臺電站鍋爐,經濟效益1.65億元;(4)大型起重機械安全檢測監測與評價等技術應用于178臺大型起重機械,減少停產與改造費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