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隊滅火救援車輛裝備建設取得了跨躍性發展,進口消防車主要車型包括舉高類消防車、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新型AT城市主戰消防車、全地型搶險救援車與及每分鐘流量達10000升的大功率泡沫水罐消防車等新型高端消防車輛。大量進口消防車列裝投用,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技術含量上都有了顯著提高,極大改善了基層中隊車輛裝備“低、小、散”的狀態,為全面提升消防部隊防火滅火和搶險救援能力提供了堅實保障。如何使新裝備形成戰斗力,管好用好這些新型特種車輛,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做到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是消防部隊當前面臨的一項新挑戰。筆者結合部隊實際和實地調研體會,就如何加強進口車輛規范化使用管理工作,淺談一下個人觀點:
一、存在問題
隨著進口消防車列裝數量和使用年限的增長,因使用不當導致的進口車輛故障頻發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同時,又由于進口車輛裝備就地維修難、維修時間長、維修費用高等因素制約,不僅影響了部隊正常執勤備戰和滅火救援工作,也給部隊帶來了極大的財力負擔。進口消防車使用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粗放式”的管理方法,造成了電子原件提前老化或損壞。目前,多數消防中隊車輛器材日常管理仍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對車輛幾近每日采用大水流直接沖洗,清洗后又未及時擦拭干凈,且涼曬時間短。由于長期處于潮濕及水漬滲漏狀況下,導致電子線路板、觸控頭等敏感控制部件長期受潮失效,甚至短路情況的發生。
二是“閑置式”的使用狀態,加大了車輛損壞的機率。原裝進口消防車大多為舉高類消防車,或新型A類壓縮空氣泡沫車等高價值特種車,往往被基層消防中隊官兵視為鎮隊之寶,這些車輛除滅火救援戰斗外,駕駛員平常舍不得多用,甚至不敢多開動,一方面由于技術操作訓練時間短,導致應用技術不成熟,作戰效能發揮不到位,另一方面則由于車輛長期處于半閑置狀態,達不到車輛特殊部件定期自檢自測、加溫除濕潤滑等要求,加速了車體部件老化進程。
三是“被動式”的保障機制,導致了眾多“大毛病”的出現。由于多數進口消防車生產商在國內沒有定點維修點,車輛出現故障或部件損壞均需國外工程師來檢測維修,時間周期長、費用高,出現一些小故障大半年時間都得不到調試修理,“小故障”得不到及時處理,最終“積勞成疾”,導致越來越多“大毛病”的出現。
二、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的普遍存在,暴露了部隊“重配置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的思想和人員選配及培訓手段、車輛使用及管理制度、維保體系建設滯后等問題。分析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消防裝備人才隊伍建設的不適應性
首先,消防部隊的裝備人才隊伍建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經驗缺乏。消防裝備人才隊伍建設一直滯后于裝備的發展速度,導致專業的裝備管理人才十分缺乏,那些既能熟練使用和保養器材,又能及時發現和排除裝備故障,延長裝備使用壽命的專業人才更是屈指可數。其次,多數單位不注重裝備人才隊伍建設。由于崗位更換頻繁,不注重專業的業務培訓,不注重專業人才的保留任用,造成當前裝備管理隊伍人才緊缺,隊伍整體業務素質偏低,這些都成為裝備建設發展工作中嚴重的制約因素。再次,新裝備配備后普遍存在培訓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目前,基層部隊官兵仍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業務技術學習基本靠教材,使用操作基本靠說明,檢測維修基本靠廠家,維護保養基本憑直覺,缺乏有效的系統培訓體系。官兵對新裝備不會用、不敢用,裝備出現故障后不會維修、不會保養,逐漸喪失了駕馭現代化高科技裝備的能力素質,部分裝備列裝多年仍不能形成戰斗力。
(二)維保體系及技術保障機制的不適應性
首先,對進口車輛在驗收關上把關不嚴。因為驗收人員水平的不足和意識的缺乏,對進口消防車輛的驗收還僅僅停留在外觀和器材數量的查驗上,主要表現為僅對車體外觀包括車燈、反光鏡、車體涂層等是否有部件破損,車輛所配器材數量達不達到要求進行檢查,缺乏對進口車輛水泵系統、操作系統等核心部位的了解,忽略這些核心部位的查驗。其次,在經常性檢測維護方面跟不上車輛配置的進度。進口車輛要使其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經常性的檢測和維護保養至關重要。但目前,基層部隊對進口車輛的日常性檢測維護還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平時舍不得用,很難發現車輛存在的隱患。有的單位鑒于維護知識匱乏,難于下手,干脆不進行保養,導致進口車輛使用壽命大大減少,再加上進口車輛科技含量高,許多部位的檢測維修需要專門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消防部隊本身的技術力量已經不可能做到全方位的維護和保養,亟須借助國外和國內知名廠家的力量,建立起一套快速、便捷的維保體系及技術保障機制。否則,車輛得不到定期的檢測保養,一旦裝備出現問題,便需要花費很長的維修周期,從而影響執勤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