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2010年3月10日1時30分,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雙湖峪鎮雙湖峪村石溝發生山體崩塌地質災害,崩塌土方約9萬方,十多戶住戶房屋、44人被壓埋。死亡27人,生還17人。山體滑坡發生后,榆林各縣消防救援力量快速馳援子洲,展開了一場與死神爭,與時間爭奪生命的搏斗。其中12日早晨7時許,緊張搜救54個小時之后,在子洲山體滑坡災害中被壓埋的曹樂樂、曹艷艷兄妹2人奇跡生還。有關研究表明,如果幸存者48小時之內得不到有效的救助,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急劇增加。因此,正確合理的運用搜救方法對被埋壓人員的搜救定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探討山體滑坡災害現場人員搜救方法對于貫徹“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指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定義。山體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包括巖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2 山體滑坡坍塌現場人員搜救應遵循的原則
山體滑坡發生后,如何快速有效的實施人員搜救,挽救更多的生命便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此次榆林消防部隊參與子洲3.10山體滑坡救援的經驗,筆者認為在滑坡坍塌現場進行人員搜救應遵循以下原則:
3.1 堅持“科學施救”,提高搜救的效率
山體滑坡坍塌現場的生命搜救要堅持“科學施救”的指導思想,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快速的行動去營救每一個生命。“科學施救”,要求救援人員在實施救援的每一個行動中都要講究科學,切忌盲目,提高生命救援的成功率。如搜尋被救者時應使用什么探測儀器,采取什么組合方法搜尋,搜尋以后選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工具把人從被埋壓的廢墟當中救出來;在施救過程中如何避免被埋壓人員因受到坍塌建筑梁、板、柱等的移動而造成二次傷害。所有這些行動都要從科學的態度出發,有力有序有效地展開救援,避免給被埋壓人員帶來二次傷害。“科學施救”,要求救援人員不管遇到什么艱難困苦都要永不放棄。山體滑坡后的生命救援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挫折,救援人員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敢于攻堅克難,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用百倍努力,搶救每一個生命,決不放棄。生命搜救過程中,由于要搬移如梁、柱、樓板等重大的建筑垮塌物,必須使用起吊、牽引、鏟土、挖掘等工程機械配合救援,否則,搜救行動將嚴重受阻。使用工程機械,要嚴密組織,謹慎實施。
3.2 劃分搜救區域,做好現場標記
倒塌現場往往情況復雜、環境惡劣,為了提高搜救的效率,搜救人員到場后應繪制草圖,進行合理的搜救區域劃分,并及時遞交給當地現場行動小組,以便其他人員識別。在搜救廢墟中的幸存者時,應先對倒塌建筑進行結構外部和內部定位標記,以避免搜尋空白點。對于具有核泄漏、生物和化學污染的區域,應標出警戒標記,限制人員進入。當搜救隊完成搜救時,還要做出相應標識,防止出現重復搜救、反復搜救的現象。
3.3 評估搜救區域,確定優先級別
在開始組織搜索之前,首先要搜集有關信息,對行動區域做出初步的評估和判斷。比如,了解房屋類型獲取相關房屋內期望人員信息,再根據時間進一步量化。參照評估的結果,搜索人員可以確定營救的優先級別。在考慮到各方面的風險,特別是建筑物的結構、穩定性和次生災害等情況后,搜救人員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優先救助的方向。
3.4 合理安排搜救順序,運用多種搜尋手段
在搜索過程中,應合理安排搜救次序,應首先組織初步的人工搜索,以盡快發現地表或淺埋的受傷者;再進行搜救犬搜索,以找尋被掩埋于廢墟下的受難者,完成人所力不能及的任務;在人工搜索與搜救犬搜索的成果上,對重點部位進行儀器搜索,以精確定位。目前各種搜索方法與技術都有其自己的缺點,有些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有些在濃煙、高溫場所不能使用,有些穿透性差,還有些工作時間較短,都不能完全適應各種惡劣現場環境。因此在搜救過程中,救援人員要學會根據廢墟環境來確定恰當的搜索方法和使用搜索儀器,最大限度地發揮現用裝備的優勢。例如局部倒塌區域可以利用搜救犬和便攜儀器進行幸存者的搜索定位,整體坍塌形成的埋藏廢墟,可以利用雷達式生命探測儀、紅外設備等進行有效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