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雷達生命探測儀
雷達生命探測儀是基于電磁波的反射、散射、穿透等傳播特性,依據人體的心跳、呼吸時胸腔運動和體動等對電磁波產生多普勒效應的原理,實現對生命信號的檢測和識別。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穿透一定介質后反射回來被接收器接收,再通過對回波信號的處理分析從中發現幸存人員的活動、呼吸和心臟跳動的信號。與紅外探測和超聲波探測技術相比,雷達生命探測技術不受環境溫度、熱物體的影響,能有效穿透介質,從根本上解決了紅外探測受溫度影響嚴重、遇物體阻擋失效及誤報率高的問題,也克服了超聲探測受環境雜物反射干擾和水、冰、泥土阻擋失效的問題,在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災害救援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表面材料為混凝土時,雷達生命探測儀可以穿透4.5-6m的障礙物,偵測20m距離內的運動,但其不能穿透金屬障礙物。
4.3.4 搜救機器人技術
災害搜救工作的復雜性、危險性和緊迫性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救援機器人以其體積小、靈活等諸多優點成為災害輔助救援的有效工具并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近十年來,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在山體滑坡、地震、泥石流、火災等救援機器人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出了各種可用于災難現場救援的機器人。以牽引和運動方式的不同搜救機器人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履帶式搜救機器人、可變形(多態)搜救機器人和仿生搜救機器人。當然目前搜救機器人仍然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表現在機器人的移動性、通訊問題、智能圖像處理軟件以及人機交互能力等方面。因此,搜救機器人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5 行動要求
(1)本著“先易后難,先救人后救物,先傷員后尸體,先重傷后輕傷”的原則進行。
(2)現場應設置安全員,安全員應在不同方位全過程觀察山體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垮塌征兆要立即發出警示信號,救援人員要迅速、安全撤離現場。
(3)救援人員不得聚集在山體結構已經明顯松動的區域作業,避免山體再次垮塌,給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帶來危險。
(4)未完全確認已無埋壓人員的情況下,一般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機。當接近被埋壓人員時,應在確保不會發生坍塌的前提下,小心移動障礙物,防止傷害被埋壓人員。
(5)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鏟車、吊車、推土機等施工機械車輛清楚現場。
(6)采用起重設備救人時,不能盲目蠻干,必須認真研究受力情況。尤其是使用機械作業時,每臺機械都必須配有觀察員,發現異常征兆應立即停車,防止因強挖硬拉而造成誤傷。
(7)加強同公安、國土、安監、衛生、交通、民政、城建、通信等部門的合作,協同配合開展救援行動。
6 相關注意事項
(1)災害后救人,力求時間要快、目標準確、方法恰當。具體做法是:先救近處的,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遠;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以迅速壯大互救隊伍;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這樣可使他們在救災中充分發揮作用;先救“生”,后救“人”。
(2)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鐵鍬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盡快使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流通,使新鮮空氣流入,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3)施救和護理過程中,要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楚口鼻內的塵土,以打通其呼吸道,保持呼吸暢通。對于受傷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墟,切忌強拉硬拽。對饑餓、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扎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7 結束語
近年來,榆林已經發生四次大規模的山體滑坡災害事故,其中兩次人員傷亡嚴重(綏德縣9.20山體滑坡4人死亡和子洲3.10山體滑坡27人死亡)。經驗總結,山體滑坡災害現場人員搜救工作,是一場與時間的殊死搏斗,不僅是膽量的一種較量,更是智慧與科技的較量。我們只有掌握先進的技術,收集有用的信息,才有可能使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數最低,才能使應急救援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