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5.12”汶川地震救援,季維剛是親身參與者。5年來,震區的慘狀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此時此刻,季維剛對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一幢高樓,像被斧頭從中劈開了一樣,分成兩半倒了下來。”震后沒幾天,安徽省公安消除總隊組成地震救援隊,季維剛就和戰友坐飛機從合肥直飛四川成都,然后乘車來到受災嚴重的都江堰參與救援。“去往都江堰的路上,我就在想,到現場如何開展救援,還怕家里人擔心,準備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但是,一到現場,看到孩子、老人那渴望生存的眼神,就什么雜念都沒有了,一心只想救人。”季維剛說。在震區的一所學校,季維剛和隊友救出了第一個被困者。這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救援人員聽到了隱約的求救聲。于是,他們用音頻探測儀確定了被困者的大體位置,然后,把視頻探測儀伸入廢墟中查看被困者的受傷部位。“還好,小男孩只是被水泥板壓住了腿,沒有傷及心臟等重點部位。然后,我們就用破拆工具打碎水泥板,用肢體固定氣囊,把小男孩的傷腿固定好,抬出來,把他送到了醫務人員那里。”季維剛說。季維剛所在的15人小組,先后救出十多人,其中包括老人、孩子還有頑強生存下來的小動物。雖然如此,但是季維剛也有遺憾:“如果我們有現在配備的雷達探測儀、大型液壓破拆工具,有先進的通訊工具和良好的地震救援訓練,那么,我們還能救出更多的人。”
在這次抗震救災戰斗中,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派出由106名官兵組成的抗震救援隊,千里馳援,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在災區共搜救出群眾51人,其中6人生還,轉移群眾512人,幫助災區群眾搶救被埋壓物資500余件,運送生活物資130多噸,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得到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廳領導的充分肯定。但是,這次搞震救災戰斗中,也暴露出了訓練、裝備和通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5.12”汶川大地震救援結束后,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在訓練、裝備等方面采取了多項行之有效的舉措,使這些弱點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彌補。
心理素質訓練與救援技能訓練并重
汶川地震救震過程中,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時刻沖擊著參加抗震救災消防官兵的心。急、難、險、重的救災任務,對消防官兵的心理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季維剛對此深有感觸:“看到這么慘重的傷亡,有的戰友渾身發抖,站在那不知所措。救援時,技術動作變形,影響救援的進行。”日常的搶險救援過程中也是如此,一些新戰士看到鮮血上頭暈目眩,連續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嚴重影響部隊戰斗力。消防官兵面對慘烈的救災場面時同樣需要及時的心理干預和疏導,以逐漸平復情緒,走出巨大的心理陰影。在都江堰,季維剛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救援經驗的四期士官,不但要指導戰友開展救援,還有為戰友打氣,疏散心理陰影,壓力可想而知。“看著天真無邪的孩子離開人世,真的讓人難以承受。這次災難中,很多間學校都倒塌了。”季維剛嘆口氣說,“從震區回來以后,我們的訓練內容也進行了擴展,不但有搶救救援的技能訓練,還進行心理素質訓練。” 在蚌埠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心理拓展訓練成為官兵的一項必修課。中隊積極開展精神應激障礙的知識培訓,學習災難心理應對的技巧與方法,提高災難救援時心理應激的免疫能力。平時的訓練中也增加了一些鍛煉“膽量”的高空訓練項目。在一些新投入使用的消防大隊營地,還新建了心理疏導室,定期邀請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前來講課,疏導官兵心理,提高官兵在殘酷、恐怖環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發生地震的復雜情況下能夠及時調整心態,臨危不亂,迅速投入到搶險救援中去。
汶川地震救援現場如同戰場。各種救援場景的出現讓消防官兵明白了自身還存在不足和差距。汶川地震發生前,季維剛等4人作為安徽省消防部隊的“種子”,專程前往北京參加了為期15天的搶險救援技能培訓。“15天時間,我們學習了建筑倒塌救援、交通事故救援,還學習了如何防止二次傷害,如何保護被困者的心靈。”季維剛說。這些技能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搜救中,季維剛等人在一幢倒塌的建筑物中發現了一名受傷的老者。“當時,他受傷很重,已經開始陷入昏迷,而且還在不停地流血。我們就一邊安慰他,一邊破拆,順利把他救了出來。如果沒有在那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可能這個老者就救不活了。”季維剛說。為了幫助隊友,季維剛將在北京學到的知識傾囊相授。震后,他在隊里組織了15天的培訓,把學到的救助繩結、器材操作方法、救援技巧等等全部傳授給隊友。在安徽省消防部隊,地震救援訓練作為一個新課題,被加以研究總結。在抓好常規訓練的同時,地震救援專業訓練在專門成立的消防地震救援隊,各地特勤中隊、搶救救援攻堅組訓練中得到廣泛開展。消防官兵的地震救援技術在基地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得到鍛煉。
地震救援裝備跨越式發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現場,參加救援的安徽消防官兵經歷過借電話的尷尬。由于災區通信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前方救援人員竟然無法與后方取得聯系。在部隊抵達震區中心屏南縣南壩鎮展開救援的兩天后,前方指揮員才從兄弟部隊借來了海事衛星電話向后方報了平安,因為是借用,在匆匆報告簡要情況后就掛斷了。此后,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立即著手加快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建設。從2009年起,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3年投入1.2億元,大規模新建、改造總隊、支隊兩級指揮中心,新購改造18輛通信指揮車,在77個中隊第一出動車輛上加裝3G傳輸終端,建成一主一備2套省級衛星中心站,1套衛星動中通,配備一套短波基地臺、1套短波車載臺和2套單兵背負臺,從而形成“天地一體、固移結合、無縫銜接”的應急通信網絡。其中,3G圖像傳輸技術全面整合了部隊營區監控、視頻會議、單兵無線圖像傳輸等功能,總隊指揮員在指揮中心輕點鼠標可以輕松了解到道路監控的畫面,實現了滅火救援的可視化指揮,走到了全國前列。2010年8月8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調派5名官兵,攜帶衛星通信設備以最快速度趕赴災區,提供應急通信保障,保證了災區救援的順利進行。
2012年9月,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在滁州市開展地震救援跨區域拉動實戰演練,來自合肥、阜陽、蕪湖等地消防部隊的180名消防官兵,攜帶防護類、探測類、破拆類、救生類、通信類、保障類等器材以及24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參加演練。演練中,消防官兵不但熟練使用GPS定位、雷達生命探測儀探測發現被困人員,還首次出動了10條搜救犬在“震區”大量倒塌建筑中展開救援。采訪中,季維剛曾經感慨得說:“我們現在使用的雷達生命探測儀、大型液壓破拆器材,比五年前更加先進。我們還有先進的通信車、搶險救援車、后勤保障車、空呼充氣車,如果再發生地震,我們一定能第一時間進入震區,救出更多的人,再也不會面對無法救人、無法通訊、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的窘境了。”
地震救援應急拉練成常態
2010年5月,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完善《跨區域地震救援預案》,組建四支輕、重型搜救隊,隨時應對跨區域地震救援。兩支輕型搜救隊分別依托蚌埠消防特勤中隊、淮南消防特勤中隊組建;兩支重型搜救隊分別依托合肥地震救援隊、蕪湖消防特勤中隊組建。一旦接到跨區域地震救援出動命令,四支搜救隊將在2至4小時內集結完畢,開赴救援區域。2011年4月,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又出臺《地震救援預案》,將全省劃分為合肥、皖北、皖南、皖東南4個片區。一旦安徽省境內發生的重大、特別重大地震(地質)災害和大規模建筑倒塌事件時,全省消防部隊將啟動預案,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動中去。同時,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還要求每個地市消防支隊都要至少建立1支40人的跨區域地震搜救隊。每個地震搜救隊按照“72小時自我保障”的要求,為每名人員配備包括防護裝具、高能量食品、醫療急救、照明、通信在內的保障物資。一旦發生地震等災害,各地市消防支隊要立即調派本部力量,投入抗震救災。
與此同時,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及各地市消防支隊,每年都要組織多次地震救援演練。2011年4月,公安部消防局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跨區域地震救援演練,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派出通信機動分隊再次參與通信保障,經受住了實戰的檢驗。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淮北市、滁州市、安慶市公安消防支隊,分別組織了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模擬地震情況下,建筑物倒塌,人員大量被困時的搶險救援,有效檢驗了地震救援隊伍的反應能力和實戰救援能力。2012年9月13日,安徽省公安消防總隊又模擬滁州市發生7.0級地震,啟動全省地震救援預案,調派合肥、阜陽、蕪湖3支重型救援隊和合肥消防支隊搜救犬中隊10條搜救犬趕赴災區開展救援行動。演練共設置了“隊伍集結、GPS定位搜索、3公里徒步行進、器材裝備點驗、宿營地搭建、生命跡象搜索、狹小空間救援、緊急撤離、高空救援、撐頂破拆、自我保障、戰勤保障”12個訓練科目,并且全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隨著一次次拉動演練的舉行,安徽省消防部隊的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將呈現新的面貌。(秦大鵬 向德志 朱小妹 方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