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安網訊:五年間,中國經歷了先后發生于汶川、玉樹、舟曲以及蘆山等地的各類重大自然災害。國家減災辦副主任、民政部救災司副司長李保俊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近年來災害多發并發,大災突發連發。中國在抗災救災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李保俊說,幾年間,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主要體現以下方面:首先是管理體制機制日益健全。中國建立了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減災救災工作體制機制。在中央層面,國家減災委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開展國家重大減災活動,組織、協調全國抗災救災工作。地方層面,有26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省級減災委,部分多災易災的市、縣也成立了減災委。
此外,中央政府構建了災情預警會商和信息共享、災害應急響應、重大災害搶險救災聯動協調和災害應急社會動員機制,各級地方政府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目前全國已組建抗洪搶險應急部隊、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等9類5萬人的國家級應急專業力量,地方依托現役和預備役部隊組建4.5萬人的省級應急專業力量。
二是法規制度體系日臻完善。中國不斷加強法規制度體系建設,逐步把減災救災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2010年9月1日,《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正式頒布實施。基本建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健全災情統計、災害救助資金管理、災后捐贈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技標準體系。
三是災害救助更加注重需求。中國通過完善救助政策、增加救助項目、提高救助標準、擴大救災受益范圍等系列舉措,有效保障受災民眾基本生活,顯著提高了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綜合效能。如新增過渡期生活救助、后續生活救助、旱災救助、遇難者家庭撫慰金、“兩孤一殘”(孤兒孤老殘疾人)生活救助項目,把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公路、鐵路滯留人員納入救助范圍,開展了對受災民眾的精神撫慰和心理援助,使救助項目更加符合受災民眾實際需求。
同時,實現了冬春救助與應急救助、過渡期救助的銜接,受災人員冬春期間口糧、飲水、衣被、取暖、醫療等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四是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目前在全國設立了18個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各省和92.7%的地市、80%的縣建立儲備庫點,初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儲備、調運、接收、發放、回收相銜接的救災物資調度體系,基本實現了自然災害發生后24小時內受災民眾得到初步救助,確保了受災民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
五是宣傳動員能力明顯提升。初步建立了以搶險、搜救、救護、救助、捐贈為主要內容的救災應急社會動員機制,抗災救災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資源整合能力顯著增強。目前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建成了4116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應急避難場所遍布全國城鄉,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六是科技支撐能力大幅提升。中國高度重視、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推進減災救災事業,成功發射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C星和風云三號A星、風云二號E星,初步建立了衛星減災應用業務系統,加強了衛星遙感、無人駕駛飛機、北斗導航定位等高新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應用,提高了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救災應急現場保障能力。
同時,中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建立了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減災戰略、人道主義援助事務協調辦公室、亞太經社理事會、世界糧食計劃署、糧農組織等機構的緊密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推動建立亞洲國家間的減災對話與交流平臺,積極參與上海合作組織、東盟等多邊框架下減災救災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多次向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國家提供救災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