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缺少的應激知識
高碧奇是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的院長,同時也是一名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外科醫生。5年前,他曾率領一支醫療隊深入汶川地震的重災區廣元和青木川救援。也曾在一次6.3級的余震發生時,在廣元中心醫院10樓的手術室里,給地震傷員做手術。
他一生都難以忘記那次手術經歷。余震發生時,地處10樓的手術室晃得厲害,南北方向的擺動可達1米。當時很多人抱著頭亂跑,高碧奇也想過跑,但最后還是和手術室里的3名同事一起抱住病人,躲到了手術室的角落里。十幾秒后,一切都平靜了,“我當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清楚地感覺到手術帽里的頭發都豎起來了。”余震停止后,他堅持做完那臺耗時3個多小時的手術,才撤出了手術室。
他說能理解那些抱著頭亂跑的人,一般外科醫生的心理素質比普通人好很多,加之醫療隊進入災區前,就已經學習和了解過地震發生時的應對方案,所以那一瞬間,他雖然害怕但異常冷靜。“10層樓,當時絕對跑不下去。如果樓房崩塌,站在角落里還有可能幸存,若擠在樓梯上一定會喪生。”高碧奇說。
除了地震應對知識的欠缺,工作中高碧奇發現,大多數人對車禍、溺水、火災等災難的應激措施也知之甚少。比如發現溺水的人,要在送醫院前及時給予心肺復蘇,進行院前施救后才能送醫院。救助火災受困者,同樣也要對昏迷和窒息的人做心肺復蘇,努力恢復其基本生命體征。但很多突發的災難,往往出事就是那幾秒鐘的事。一般情況下,普通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大多數人都是眼睜睜看著事故發生。從醫學角度講,大腦給肢體發送指令的時間長短,完全取決于一個人平時的反應速度。但在面對災難發生時,一般情況下這種反應速度還會減慢一些。在短時間內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尤其需要充足的應急知識儲備。只有當事人知道這件事該怎么辦,關鍵時刻大腦才會給出正確的指令。反之,事發一刻,做出的決策必定不能幫助其逃生。
重建正確的認知策略
既然正確的應激反應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建立正確的應激反應呢?醫生高碧奇和心理專家王輝的看法出奇一致:普及應急常識和建立心理危機干預。
高碧奇說:“在一些發達國家,心肺復蘇法是每個公民都應掌握的急救常識,但在我國,大多數人對心肺復蘇法的認識,還停留在電視劇的某些橋段和醫務人員應掌握的技能上。”每年夏天,在市郊的浐河和灞河上,總會有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高碧奇說只要會心肺復蘇法,及時救起溺水者并在窒息5分鐘內給予心肺復蘇后,再送到醫院,溺水者生還的希望會高出數倍。但在醫院收治的病人中,很多溺水者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做心肺復蘇,送到醫院時已經不行了。對于溺水者來說,黃金搶救時間只有5分鐘,若錯過了這5分鐘,即使趕到醫院,醫生也無力回天。因此,高碧奇建議:“大家不妨自學一下心肺復蘇法,關鍵時刻一定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自學一些自救常識,應對不時之需。”
王輝覺得心理危機干預網絡的建立和完善,應該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目前,災害心理干預大多在事件發生后被動參與,主動干預比較少。個體對災難的認知會影響其應對方式,因此應幫助個體客觀、理智地面對現實。這樣才能在突發災難事故發生后,幫助當事人盡快從恐懼、木僵、從眾的不良反應中走出來。
王輝長期給西安市第34中學初中部的學生上心理輔導課。5月6日,學校進行了一場地震演練,在疏導學生下樓時,王輝反復對學生喊著:“我不緊張、我很從容……”結果初中的學生明顯比高中生撤離迅速有序。孩子們事后也覺得,這種積極的心里暗示可以幫助他們平復心情。王輝說:“因為我長期給他們進行心理輔導,他們心中已經有了正確的應激反應,所以在老師的指揮下撤離得更迅速。”
蘇維是北京市海淀區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五一”小長假時回西安探親。她說:“我所在的學校從汶川地震后就一直堅持每學期搞三至五次地震演練。5年前第一次演練時,孩子們基本都是抱頭亂跑。如今,聽到學校拉響警報,孩子們會按照各自的班級從指定的通道,迅速有序地撤到操場上。老師會在最容易擁堵的地方站著疏導,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這樣的演練,記者向西安幾所不同學校的學生打聽過,受訪者都表示在學校參加過類似的演練,但并非像蘇維所在的學校那樣,每學期最少進行3次。王輝說:“一個良好的習慣,只要反復21天就能養成。”也許從現在開始,只要你有意識地學習一些應激常識,21天后你也能成為一個擁有過硬心理素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