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采購是指在沒有任何預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緊急采購行為,這種采購行為具有事發突然、種類多樣、社會關注度高等特性,政府采購部門應當高度重視。
從實踐來看,應急采購涉及的突發事件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自然災害,包括水旱、氣象、地震、地質、生物、海洋、森林草原等突發災難。二是事故災難,包括安全、交通運輸、公共設施和設備、核泄漏與輻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所引發的災難。三是公共衛生事件,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及其他嚴重影響公共健康事件。四是社會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襲擊、民族宗教、經濟安全、涉外、群體性、重特大刑事案件、網絡輿論事件等。
上述突發事件有的是相互交織在一起,如自然災害事故與公共衛生事件。試想,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后,如不采取衛生防疫措施,勢必造成公共衛生方面的嚴重影響。另外,事故災難總是與社會安全、公共衛生、自然災難存在緊密聯系。如2005年11月,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連續爆炸。這一事故造成了8人喪生,70人受傷,同時100噸苯類污染物瀉入松花江中,造成長達135公里的污染帶,給下游的哈爾濱等城市帶來嚴重的“水危機”。
因此,應急采購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全。應急采購的執行部門理當“多腦思維”,早作預案,做到“寧可十次放空,決不一次放松”。應急采購預案要讓人看得懂、記得住,對于發生在全國或本地區的突發事件而產生的應急采購,要早發現、早上報、早采購,使災情早控制、問題早解決。
第一,提高應急采購的處置能力。接到應急采購任務后,采購部門領導要靠前指揮,全面動員,著力解決應急決策難、人員配置難、設備調配難、協調溝通難等問題。
第二,克服應急采購中的非健康心理。一是逃避心理,即在應急采購中,自身利益與應急采購工作發生沖突時,采取躲避逃脫應急采購工作的心理現象,這對應急工作產生危害巨大。二是麻痹心理:“不怕有問題,就怕沒發現!”在工作中最不顯眼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如應急采購中供應商沒有在約定時間出現在開評標現場,對此應作出應對措施。三是僥幸心理:如做采購需求時遺漏一項重要的參數指標,自己已經知道,但又不敢說,以為評審專家會知曉,結果導致采購失敗。三是恐懼心理。應急采購一般要采得快、應得急,而且規模大、資金量大,時常令一些政府采購人員望而生畏。但只要抱成團,便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四是自大心理,一些采購人員自認為是做政府采購有些年頭了,不尊重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很不健康的心理。
第三,信息發布要及時、準確。要在應急采購的第一時間,把應急采購的相關信息在政府采購的法定媒體及時、準確地公布出去。雖然應急采購有其快速、特定等特點,但依然不可忽視政府采購的基本原則,要懂得“透明度決定公信度、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傳播力決定影響力”的道理,通過應急采購提升采購部門公信力。
第四,及時做好應急采購項目的執行情況總結和經驗評估。每個應急項目雖內容不同,但采購的規律應該是一致的。因此,總結和把握應急采購中的工作規律,對于進一步做好應急采購項目大有裨益。同時,對于好的工作經驗要加強正面宣傳,不可“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