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璨、張林報道:今天距四川雅安“4·20”地震發生已進入第三天,救災過程反應迅速、安排有序,較汶川地震大有進步。“整體來說,全國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已經比較完備,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也已建成,災后反應更快、更有效、有序。”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鐘貽軍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目前廣東的地震應急體系也已建成,以后還會通過廣東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更快傳播地震信息。
20日8時02分,雅安蘆山發生7.0級地震;8時20分,四川省軍區成立抗震指揮部;9時整,國家啟動三級救災應急響應,民政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組成的國家減災委工作組趕赴災區;9時02分,已有飛機對震區航拍……
“我國的地震應急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為震后快速反應奠定基礎。首先,從國務院到省到各級地方政府都有抗震救災指揮部;其次是預案體系也已經建成;第三救援隊伍、專家隊伍也已經基本建立;第四在災民安置各地也已完善,整體來說,國家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已經比較完備。”鐘貽軍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此外,汶川地震后,各省也開始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大大提高了救災物資調運速度。”廣東省地震局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馬陵提到。
粵東粵西地區也是地震監視防御區,廣東地震應急體系搭建得如何?
鐘貽軍介紹道,廣東省地震應急體系已比較完備,“一案三制”均已建成。“一案”指地震預案,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包括政府預案和部門預案,如消防、醫療、民政、公安、部隊等,國家預案和各個部門預案相結合。“三制”指法制、機制、體制。廣東已制定有《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地震應急預案》作為法制支撐。按照“統一領導,分別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體制,各個政府部門按照預案的規定,在災害發生時自動按照響應級別采取行動。
此外,廣東省正建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這一平臺主要由氣象部門負責建設,“地震局已經跟氣象平臺實現直接對接,地震信息可以直接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發布,并報廣東省應急辦備案。”鐘貽軍告訴記者,發布平臺建好后,包括地震信息在內突發事件信息均會由此發布。
羊城晚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目前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分省、市兩級,陽江、清遠等市已完成搭建并正式運行,該平臺會通過電視、網絡、微博、電話、電子顯示屏、農村大喇叭等手段發布信息,較地震局先有的發布手段豐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