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科委將繼續支持和培養應急救援產業的特種裝備、通信指揮、監測預警、檢測探測、消防滅火、防護保護、物資儲備、后勤保障等技術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我市應急救援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由北京市科委和豐臺區政府共同推動的新興際華應急救援科技產業項目,將促進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應急救援產業加速發展。
我國應急救援產業發展迎來契機
在汶川地震發生一年后,國務院發布的《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曾提到,中國各省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災害影響,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
在1990~2008年19年間,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約3億人次受災,倒塌房屋300多萬間,緊急轉移安置人口900多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培訓部主任賈群林告訴記者,今后一個時期,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幾率進一步增大,而隨著地殼運動的變化,地震災害的風險也有所增加。
“地球著實不安定,這也許恰恰成為了推動應急救援產業發展的好機會。”他表示。
應急解決方案決定救援效果
汶川地震時,除了少數專業地震救援隊伍擁有專業的地震救援技術裝備之外,救援整體上嚴重缺乏特種裝備與專業工具,參與救災的10萬余名解放軍與武警官兵只能用最原始的工具實施救援。而當智利礦難發生時,承載了33名礦工生命的“鳳凰號”救生艙更一度讓國人清楚地意識到了差距。
賈群林說,事實上,我們國家也擁有一些高科技的搜索設備,但大多依賴進口,而且價格十分昂貴,一臺進口的電磁波生命探測儀可達百萬元。然而,其實際的應用效果卻往往達不到性能指標的要求。因為一旦現場建筑物倒塌,電磁波就會發生折射,監測的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
據新興重工負責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園和產業園建設的總監方健介紹,該項目通過完成應急救援裝備與防護品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最終達到應急救援裝備的工程化與產業化。
他告訴記者,國內機械制造企業在救援裝備生產領域并非一片空白,但是,旗下的產品大多是單打獨斗,為完成綜合性的救援任務,所需的設備必須是分類型、系列化的。他表示,救援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能否提供應急技術裝備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包括災害探測評估、應急通訊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后勤保障等等。比如,汶川地震時我們沒有足夠噸位的大型運輸機,運輸能力有限,那么災區需要的大量飲用水該如何解決,此時,供水保障系統就開始啟動了。
首先,在災區找到距離最近的水源,用泵送車將水抽上來,通過輸配水管網,一次可將水抽取至20公里外的地區,同時,大型運水車背負了四個裝有巨型水囊的箱子,每個箱子卸下來,裝滿一個水囊,頓時可以變成一個10000L容量的小型水庫,移動到災區,一小時可以滿足一萬人使用。要達到飲用水標準,從水袋出來的水需經過凈水車凈化,進行小軟包分裝,分發到老百姓手里。
方健還透露,最理想的狀態是要在災區建成智能化機動式應急救援安置綜合體,提供類似社區化的服務。可以在災害現場迅速構建應急安置場所、通信網絡、監測監控網絡、預警網絡、指揮與控制系統以及各種生活保障系統,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應急安置場所內部的有序管理以及與上級應急指揮中心的通信聯系。在沒有外部支援的情況下,支持2000人15天的臨時安置。
應急軟環境建設也要硬功夫
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前,各個地方的消防設備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是由地方政府各自規定,如有的地區消防栓的直徑是1寸的,有的則是1.2寸的。這直接導致了阪神大地震發生后,東京消防隊前去大阪支援時,消防拴與水龍頭對接不上,水不斷往外溢。有了這個教訓,日本政府立即修訂了消防法,統一了消防設備的生產標準。
方健告訴記者,在研發應急救援設備的同時,我們也將參與制定應急救援的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以及軟件技術開發與系統支持,包括實時獲取災害信息的數據庫系統、災害或事故的發展機理和規律分析系統、關鍵基礎設施的缺陷識別和防護監控系統、抗災能力評估系統、虛擬仿真訓練系統以及軟件技術開發與系統支持。
賈群林也提到,比如政府應急管理的理論研究,把案例教學變成軟件形式反復播放,從中發現問題與不足,提出改進的方式方法。他表示這種產品在國外非常流行,相信國內市場的前景也一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