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這個惡魔的化身,傾刻間房倒屋塌,山崩地裂,多少人瞬間便生死兩茫茫,多少血與淚在瞬間凝固,縱望歷史,無以數計的生命彈指間湮滅,回望今朝,2010年02月27日 14時36分智利8.8級地震、2010年04月07日 06時05分蘇門答臘北部7.8級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痛歷歷在目。
我國是個地震多發國家,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有記載以來發生震級M≥8.0地震共有18次,1970年至2007年年底,中國共發生震級M≥5.0地震約4500余次。中國人民還未從唐山大地震的余悸中走出,又陷入了汶川地震帶來的的悲痛之中。僅2010年,四川、云南、西藏、山西、青海、新疆、中國臺港等地就發生5.0級以上地震十余次,科技頻道-新華網指出:“建國后地震死亡人數為群災之首”。地震災害形式危急,采取應對之策刻不容緩。
消防部隊作為一支肩負處置急難險重任務的隊伍,提高地震救援能力是使命所然、身之所系。筆者有幸參加了云南省地震局于2010年8月份舉辦,由地震局、解放軍、消防、武警部隊等單位組成的第一期地震救援培訓班,受益良多,現就如何對地震災害事故實施科學救援談談心得和感悟,與各位戰友共同交流。
培養大量具有地震災害事故救援專業技能的消防隊員
和平時期的消防部隊,攻堅克難、奉獻人民是我們的第一要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能改變和阻止地震的發生,卻能減輕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傷害。
對地震本身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表面并非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塊彼此鑲嵌組成,如南極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板塊、南美板塊等便是其中較大的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便是引起地震的罪魁禍首。 地震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之分,地表有山有水,有高山和峽谷之分,亦有山川和平原之別。不同類型,不同震級和不同地區的地震破壞力也不盡相同,其中以構造地震最為常見,破壞力也最大。了解了關于地震的這些簡單、基礎的常識,我們就不會再對地震覺得神秘,破壞來臨之時,我們也就會更多幾分從容。
系統地掌握大量的地震救援知識。
消防部隊,終日與災難為伍,與死神相伴,積累了大量的攻堅克難經驗,但就地震救援而言,雖然也成立了各種救援隊伍,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摸索,但人才還極其匱乏,還沒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救援方案,因此,必須培養大量懂得專業救援技能的人才,對地震救援搜索、頂升、支撐、破拆、障礙物移除、結繩、救護、行動安全技術、救援新聞發布等救援知識熟練掌握并加以應用,筆者以為,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有自學、舉辦培訓班、聘請有關專家到單位授課等方式。
配備地震災害事故救援裝備并合理運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離開恰當的救援裝備,面對情況復雜、困難重重的救援現場,我們只有望而興嘆,束手無策,這一點在部分交通事故現場僅憑自身裝備時就感受頗深。有關人士介紹,在很多地震救援現場,為數不少的救援隊伍,拿著鋤頭和扁擔就開赴災區,靠手抬肩扛實施救援,救援效力可想而知。消防是一支專業的救援隊伍,有“人民群眾的保護神”之譽,雖不足讓逝者重生,卻能救民于水火,配備專業的救援裝備并合理利用更是任務所驅、形式所迫。結合消防部隊的任務特點,筆者以為應以輕型救援隊的標準配備偵檢、搜索、營救、醫療急救、通訊、動力照明、運輸、個人防護和后勤等地震救援裝備,有條件的可適當配備中型和重型救援裝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消防部隊救援任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各種事故救援現場的裝備并沒有嚴格地分類擺放,無形中延長了救援器材準備的時間,基于此,各級各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開動腦筋,發揮聰明才智爭取單獨配備地震救援器材,與其他器材嚴格區分,分類擺放,這樣災難來臨之時,我們便可以根據災害等級合理評估現場情況,確定救援所需的器材和裝備,為救援爭取時間,與死神賽跑,與災難比肩。
投身實踐,親臨災害現場摧生和推動戰斗力的提高
被譽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同志作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論斷,實踐出真知,消防部隊的戰斗力只有在災害現場才能得到檢驗,救援現場的實踐經歷又會不斷摧生和推動戰斗力的提升。云南消防部隊積極投身四川汶川地震和云南楚雄大窯地震等救援現場當中,有一大批消防官兵經歷了余震的威脅、死神的考驗,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救援經驗,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由于地殼運動自身的規律,地震不可能像火災一樣頻繁,加之部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特點,一些救援骨干隨時在流失,這就需要我們特別是領導層有超前的思想,成立訓練基地,設置模擬救援現場,讓更多的消防官兵在演練、實戰中得到煅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備而為才能穩操勝算,消防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決策水平、臨機處置能力、體能、搜索救援能力、戰勤保障能力等只有在不斷的模擬訓練之后才能在實戰中得到充分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