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特征和地質構造差別很大,自然災害的種類和發生頻率各不相同,因此,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上,我們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有所側重和創新。筆者僅以自己所在的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為例,就推進山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談一些粗淺的看法和認識。
一、山區自然災害的特點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鄂西南山區、清江中下游,境內群山連綿,全縣氣候呈立體結構,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其自然災害具有以下特點:
(一)災害種類多。除臺風、龍卷風、海嘯等海洋性氣候災害外,其他自然災害在長陽歷史上都曾經發生。經常發生的主要自然災害種類有風雹、洪澇、干旱、低溫冷凍和滑坡、泥石流等,尤其是風雹、洪澇和崩山滑坡幾乎是每年都會發生的自然災害。
(二)發生頻率高。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氣候條件,致使山區自然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尤其是局部地區的暴雨、風雹和滑坡、泥石流。就長陽而言,僅登記在冊的地質災害點就有400余處,每到汛期和梅雨季節,受降雨影響,崩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就會不斷發生。
(三)毀滅性較大。山區山大人稀,局部地區發生的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雖然受災范圍有時不是很大,但是災害的毀滅程度往往較重。如山洪沖毀或者滑坡掩埋都是毀滅性的,往往就是災民財產損失殆盡。
(四)救援任務重。山區由于受地理條件限制,不少地方本身交通通訊就比較落后,如果遇到大的災害,救援難度比平原地區要大得多,救援任務會相當繁重。
二、山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的現狀
隨著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山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的機制基本建立,但全體民眾的危機應對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長陽縣于2006年出臺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縣人民政府成立了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指揮部,負責全縣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的統一指揮和協調;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日常工作。隨后,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也同時成立了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的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全縣自上而下的應急救助管理機制初步建立。相對于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的而言,全體民眾應對自然災害的危機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還不夠,不少群眾存在一些諸如“聽天由命”、“與己無關”等落后意識,認為救災是政府的事,主動參與防災救災的積極性不高。
(二)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體系的基本框架初步構成,但不斷完善還需要一個過程。長陽在不斷修訂完善縣級《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的同時,對于鄉鎮和村委會、社區自然災害預案體系建設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各地按照縣政府的統一要求,完成了預案制定工作,基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框架體系。但多數預案由于出臺時間倉促,調查研究不夠,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是很強,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完善;同時,上下級預案之間的銜接以及各類專門預案之間的銜接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如何讓各級各類預案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結合的整體,今后的工作任務依然很重。
(三)自然災害應急救助保障體系正在完善,但如何真正做到保障有力還任重道遠。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長陽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的保障體系逐步得到完善,從救援物資保障到救援人員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通訊保障等各個方面,都制定了較為詳盡的應急保障預案,為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做了充分準備。但也應該看到,山區多屬貧困地區,地方財力相當困難,在保障資金和物資的投入上,往往力不從心,現有保障水平還難以應對大的自然災害。
(四)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已具雛形,但監測預警能力還不適應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的需要。隨著人們對防災減災重要性的認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工作越來越得到重視,監測預警體系建設逐步納入了議事日程。長陽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災害信息員網絡,氣象、水利、國土等相關部門完善了各類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和信息發布辦法,加強了對各類災害信息的監測和預警工作。但從總體來看,我們監測預警體系的技術裝備比較落后,災害信息員網絡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其作用也沒有充分發揮,監測預警能力無法滿足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的需要。
三、山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的重點
根據山區自然災害的特點和應急救助體系建設的現狀,今后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應該著重在下面“四個一”上下功夫。
(一)強化“一個機制”,即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機制。要突出各級政府及其應急管理部門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領導和協調作用,形成一種“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群眾參與、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應急救助管理機制,避免部門之間、地方之間銜接不夠緊密,多方協同處置重大或特大自然災害時,人員、信息、資源難以快速集成,以及突發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與日常災害信息管理脫節等現象,確保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規范、協調、有序運行,提高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