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僅滿足于災后救助,那只是對于災害的被動承受,推進公共應急體系中的責任監督與問責機制,努力實現科學預警,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天災背后的人禍。
3月19日以來,福建、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遭遇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其中廣東東莞強對流極端天氣已造成281人傷亡,其中死亡9人。一場“雹風雨”,為何造成如此巨大的傷亡?當地有關部門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天災。雖說在“雹風雨”之前,當地氣象部門通過網站、電視、微博、短信等方式先后3次發布了預警信息,但一些市民反映,并不知曉預警信息。人們在問:氣象部門預警只管發沒發,卻不問市民預警收到沒收到,這樣的工作方式是否應該改進?(據3月22日《新京報》報道)
無獨有偶,去年5月10日,甘肅發生的雹洪災害造成該省定西市岷縣、漳縣53人遇難,18人失蹤。據當地一些干部群眾反映,雹洪災害發生前兩個小時左右,當地氣象部門才發出岷縣可能降暴雨的天氣預報。當地部分鄉鎮干部和村民表示,山區氣象信息要傳達到農戶,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預警發布太晚,必然造成過多的人員傷亡。
無論是今年廣東東莞強對流極端天氣已造成281人傷亡,其中9人死亡的冰雹之災,還是去年“5·10”甘肅定西岷縣、漳縣致53死的雹洪災害,都以血的教訓警示人們,預防是現代防災減災的重中之重,預警機制是公共應急體系建設的關鍵。
“山區氣象預警不能單純依賴高科技,關鍵要想方設法傳到各家各戶。”記得在去年“5·10”甘肅定西雹洪災害中,一位村干部就是看到天氣異常,馬上拿出平時召集村民開會的銅鑼,通知大家逃離,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就當前的科技水平和預報能力而言,短時天氣的預報準確率還是比較可靠的,但如何將準確的預報轉化成防災警報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許,作為天災,突發事件,誰都不能準確預言山體何時出現滑坡,堤壩什么時候會決口,雹洪災害幾時到來。但面對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災害,政府部門并不是無可作為。
現代公民社會,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便是建立反應迅速、組織科學、運轉高效的防災應急體系,并以得當的應急處置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若僅從“維穩”觀點出發,或者怕麻煩心理在作崇,一切寄望于阿彌陀佛,僥幸無事,那無疑是在拿成千上萬個生命當賭注。要知道,生命重于一切。凡事不作最壞考慮,不從生命安全絕對優先的角度考慮,都是有悖于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在災害風險的全流程管理中,要落實“防患于未然”這句話,需要有資金與人力的投入,更需要有國家及政府責任的保障。不能僅滿足于災后救助,那只是對于災害的被動承受,而更要推進公共應急體系中的責任監督與問責機制,努力實現科學預警,最大程度地減少天災背后的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