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廣東省政策方面
2011年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上做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指示。
2011年1月22日,省長黃華華在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健全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的要求。
2011年2月22日,副省長、省應急委副主任劉昆同志在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明確提出要“興建應急產業園,打造省應急產業發展平臺。”
2010年,我省頒布實施《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李容根副省長在貫徹實施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推動應急管理理論創新和應急產業發展”。省府辦公廳同年印發的《2010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也提出“加強對應急管理產業發展的指導。研究制訂加快全省應急管理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應急管理產業指導目錄,積極培育應急管理產業龍頭企業。”的工作要求。
2011年1月5日-6日,由廣東省應急管理學會主辦、省政府應急辦指導的“廣東省科技應急專題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國務院應急辦、工信部、科技部、交通部、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等部門的領導和國內著名院校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并在在組織領導、規劃政策、經費投入、技術創新、應急產業標準、應急產業基地培育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2011年3月9日,首屆“廣東省應急產業研討會”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國家高新科技產業園召開。國務院應急辦、工信部、廣東省政府應急辦以及泛珠九省(區)應急辦在內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針對如何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初步論證并原則同意了“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方案”。
三、發展應急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全面加強和提升國家應急管理能力,需要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作為基本保障。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大力提高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人大三次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二)實施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應急產業具有巨大潛力。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向中等收入國家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的日益關注,對相關應急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發展應急產業,可以有效地適應和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的消費業態,有利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協調發展。
(三)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應急產業是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因此,在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必須考慮未來應急管理需求,都與應急產業發展密切相關。
四、應急產業的需求分析
加強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是國家緊迫而重大的戰略需求,是政府、部門、企業與科教工作者的共同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近年來重大突發事件頻發: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雨雪冰凍、渤海海冰、黃河冰凌、舟曲\云南\四川滑坡泥石流、江西廣西抗洪、王家嶺礦難、“3.14事件”、“7.5事件”……。催生對各類應急裝備的大量需求:應急現場立體信息采集與會商裝備,人員避險與個體防護,防凌、破冰開道裝備,安全檢查裝備等。據統計,僅由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FEMA)授權的裝備目錄(AEL)就有突發事件應急裝備21大類:個人防護設備;爆炸事故減輕和維護設備;化學事故、生物災害、放射事故、核事故操作、搜救設備;信息技術設備;信息安全系統提升設備;交互通信設備;探測設備;凈化設備;醫療設備;能源設備;化學事故、生物災害、放射事故、核事故所涉及的相關材料;化學事故、生物災害、放射事故、核事故響應車輛;恐怖事件控制設備;自然安全改進設備;偵查與放映系統;農業災害預防、響應與減輕 設備;化學事故、生物災害、放射事故、核事故預防與響應水幕;化學事故、生物災害、放射事故、核事故飛行器;化學事故 、生物災害、放射 事故、核事故后勤支援設備;應急設備;其它權威類設備。其下還包含39個亞類、709個子類。
應急產業是適應新時期應急管理需求而催生的產業,創新與產業化前景廣闊。其特點包括:多行業交叉;大的行業范圍涉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小的行業范圍涉及裝備制造、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教育、科技等;應急產業以服務公共安全為目的,具有公益特點,是服務社會管理的重要支撐。
當前,我國應急產業已初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僅以浙江省樂清縣為例,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目前樂清與應急產業高度關聯的企業有200多家,年產值約100億元。而且相比競爭激烈的普通產品,應急專用產品的利潤是普通產品的2倍多,企業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