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安網訊:我國這幾年應急救援技術受到重視,應急體系日益完善,但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技術亟待突破,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理順關系,規范和擴大國家救援隊和地方救護隊服務功能,加大對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及基地建設的投入等,確保應急救援工作“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應急救援技術受到重視
2008年發生在內蒙古包頭的鐵礦透水事故中,井下37名礦工被困,救援人員成功救出6名被困礦工,同時在救援過程中有效避免了次生事故。可以想見,如果沒有相應的技術作保障,救援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在重特大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過程中,科學技術日益成為成功實現應急救援的有力支撐。”王志堅強調了科學技術在加快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據統計,2006年全國礦山救護隊參加事故救援2614起,1255人獲救生還;消防部隊參加危險化學品泄漏等各類災害事故搶險救援2.1萬起,搶救和疏散遇險被困人員30140人;海上搜救隊實施重大搜救行動1620起……各種險情面前,救援人員常常需要爭分奪秒,而這種時候,如果有相應的先進技術和手段作保障,其救援效果也將事半功倍。
為了更好地發揮科學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努力推動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和發展,積極組織應急救援技術攻關。
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安監總局制定了《“十一五”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其中4個重點項目列入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同時,為進一步發揮科學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安全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世寧等著名專家的指導下,第一部礦山救援國家安全標準《礦山救護規程》以及《礦山救援隊標準化規范》制定完成,同時有關部門還發布了國家級救援基地的救援標準。
應急體系日益完善
在組織領導體系方面,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正式成立。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加強與有關專項機構的聯動機制建設,充分發揮綜合協調和運轉樞紐作用。地方各級政府普遍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各省(區、市)政府均已成立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大多數生產類型中央企業設立了應急管理工作機構。
在應急準備方面,全國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類預案約135萬多件,各省(區、市)、97.9%的市(地)和92.8%的縣(市)均制定了總體預案。中央企業預案制定率達100%,高危行業絕大部分規模以上企業都已制定應急預案。2006年全國共開展預案演練13.7萬多次。與此同時,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資金物資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應急商品信息數據庫的重點聯系企業已經達1000多家。
此外,在預防預警方面,突發公共事件監測網絡體系的不斷完善和預測預警能力的有效提高,為及時制訂實施相關防范措施提供了準確依據。在應急處置方面,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均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置。
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技術亟待突破
實際上,中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基礎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礦山、化工等重點領域重特大事故防范和救援技術戰術研究剛剛起步,應急救援技術發展與國外還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我國救援隊伍缺乏先進、配套的救援裝備,救援作戰部隊技術含量不高。他舉例說,救援隊員在偵查中,往往要靠背負呼吸器直接接觸作業,風險程度相當高;現在許多危險化學品救援隊伍的技術裝備只能用于場內事故救援,而在參加社會相關事故的救援時,成套移動設備不足。此外,救援信息保障技術落后,礦山、化工、消防、海上搜救與打撈等應急救援力量,面對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故災難,指揮信息資源分割,共享困難。
針對應急救援技術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王志堅呼吁,應建立和完善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專家庫,重視并發揮專家對安全生產救援工作的作用,推動學科研究,實現應急救援科學技術的新突破。
我國一方面應加快應急管理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另一方面,應加強應急救援的關鍵技術研究。他指出,相關部門要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為主,做好重點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特別要依托大型企業、院校,建立研究和工程中心,開展科技攻關,進行典型工業事故的特征研究,建立監測預警系統、事故的決策專家系統和專家支持系統,改進遇難遇險人員的探測及搜尋技術、事故災難處置技術與裝備,提高應急救援人員個體防護技術及裝備水平。
此外,有關專家也強調應加快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構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信息平臺體系。專家建議,要加快國家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信息平臺的開發和應用步伐,實現部門、企業、重要部門的應急救援信息的互聯互通。
高科技產品科技不“高”
對于消防部隊和救護隊來說,恐怖襲擊、化學污染、毒氣泄漏、爆炸、輻射、建筑物倒塌等搶險救援種類的增多,救援強度的增大,對器材裝備科技性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對于救援搜救儀器,現在主要用到光學生命探測儀(俗稱“蛇眼”),聲波生命探測儀和雷達生命偵測儀。這些產品均采用高科技手段來搜索生命跡象。但據中國地震搜救中心保障部副處長司洪波介紹,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過程中,這些儀器都有著實際運用的利弊問題,比如平時訓練中,生命探測儀隔著5層樓板還能準確定位生還者的位置,但在搜救現場,電磁波經過多次反射后并不是100%準確。聲波探測儀在現場也缺乏安靜的作業環境。他舉例說,在一棟樓里,有一位消防員稱用蛇眼看到了幸存者,5小時后打開樓板發現,里面只有一個沙發。
雖然產品存在誤差有時是可以理解的現象,但出于對于生命的重視,我們當然希望產品能發揮100%的效能。作為高科技產品,無論是它的科技含量之“高”,還是造價之“高”,體現在應用中,就應經得起各種實際情況的考驗。
產品“國外化”。高科技救援產品的價格均十分昂貴,價格不菲除由其本身的高科技性決定外,在我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國內從事民用應急救援設備產品生產的企業幾乎沒有,現在所用大部分為國外產品。在我國為數不多的幾家救援裝備經銷企業也主要是做國外代理。我國此種產品生產起步晚,對城市救援體系認識不如國外早,必會導致與國外發達國家技術發展之間的差距,也就影響了行業和其他下游技術產業的發展。縮短技術差距,提升國產化水平,無疑是突破應急救援裝備市場“國外化”的一條出路。
隨著我國救援體系的發展,以專業救援隊伍為龍頭,公安、消防、解放軍為骨干,武警、民兵預備役、志愿者組織協調行動的科學應急體系正在形成,在災難面前,科學技術開始顯示其在災難救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高科技產品顯得更為重要,目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存在上述問題,如能得到重視,將有助于產品、企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