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廣東省組織實施“防災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專項計劃。“十一五”以來,投入專項經費2000多萬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針對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問題,開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獲——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技術及試劑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種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檢測技術體系。廣東省每年計劃投入1000萬元以上專項經費啟動實施“農產品安全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該專項實施完成后,計劃制訂20項以上安全技術標準或規程;研制新型安全農業投入品10個以上,每年獲得無公害、綠色或有機農產品認證10個以上。
(四)以點帶面,大力推進應急產業園建設。廣東省以東莞市為試點,推動應急產業園區建設。東莞市松山湖工業園區的中國南方應急科技大廈已于2011年3月正式奠基建設。2006年開始,東莞市開始大力實施科技東莞工程,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拿出10億元支持企業技術研發,資助公共平臺建設,鼓勵創新人才引進等;“十二五”期間,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計劃提高到每年20億元,進一步加大財政引導扶持力度。目前,東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應急企業,研發了一大批先進的應急裝備、設備等,應急咨詢服務業也日益壯大,為東莞市率先建設應急產業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問題
國家將應急產業列入“十二五”期間優先鼓勵發展的重點產業,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廣東省在積極探索發展應急產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覺步履維艱,很多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層面仍沒有對整個應急產業進行長遠規劃,系統性不強,造成目前部分企業產品漸趨同化、企業之間的市場信息流通渠道不暢。與此同時,政府對應急產品的推廣不足,整體市場仍未有效開發。據東莞德生通用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其生產的手搖式發電應急收音機在美國的銷量相當理想,僅美國市場5年累計銷量超過400萬臺,但國內市場的份額相當小,不及美國的1/10.
二是專業人才缺乏。從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看,仍然缺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導致應急產品的科技研發不夠,缺少核心競爭力,市場開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約應急產業做大做強。
三是產品認證手段缺失。國內具備應急產品認證資質的機構不多,且價格高昂。廣東省部分生產出口產品的中小企業擁有較好的產品,因未有充足資金進行認證,無法真正打入國際市場。
四是產業集群優勢不明顯。從應急產業集群層面看,廣東省相關企業在深度分工、企業競爭、區域品牌等方面優勢仍不明顯,產業鏈仍然不完善,上游產業和關聯產業薄弱,缺乏相關中介服務機構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力支撐。
四、幾點建議
應急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抓手之一。實踐表明,發展應急產業是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支撐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隨著應急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公眾應急意識的不斷提高,應急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進一步提升應急產業發展水平,建議近期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盡快出臺應急產業扶持政策。
一是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抓緊起草《廣東省應急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應急產業發展目標、政策原則、政策范圍等,特別是要制訂支持應急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動建設東莞應急產業園,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應急產業示范基地,依托產業園形成產業聚集,推動全省應急產業發展。
(二)充分營造應急產業發展環境。一是充分發揮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作用,加快建立部門間應急產業的溝通協調機制,提高產業組織水平,整合供給需求。二是依托省應急平臺體系和省應急物資信息服務平臺,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產品儲備目錄和資料庫,重點包括企業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應急資源等3個資料庫,實現相關數據信息的動態管理與共享。三是依托廣東省突發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中心,加快建設廣東省應急管理研究院;多舉并重,推動建設國家級、省級應急領域重點實驗室。四是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普及防災救災知識,增強公民應急意識,著力培育、開發應急產品市場。
(三)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一是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從“傳統”和“低端”的應急產品向高端領域救援裝備和服務應用產品延伸,注重產品研發,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二是企業要加大應急產品研發投入,加快科技創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應急產品。三是鼓勵企業做強做大,成為行業龍頭,形成榕樹效應,促進產業資源的高效聚集和產業集群高效、可持續發展。
(四)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服務功能。一是探索依托行業協會、專業認證機構等力量,推進建設應急產品認證中心,研究制訂應急產品技術標準;通過政府采購、鼓勵社會儲備等途徑,培育應急產品市場。二是依托省應急管理學會、省應急產業協會,探索定期舉辦應急產品博覽會和應急產業研討會,為應急產品走向市場搭好臺,為應急產業發展引好路。三是充分發揮省應急管理學會的智力支持作用,組織權威專家為應急產業發展出招指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企業研發人員,聚集應急產業人才。
作者簡介:
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