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與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保證。加快合肥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對于培育新型戰略產業,維護社會安全安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特制定合肥公共安全產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的環境和機遇
1.發展公共安全產業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國際社會發展經驗顯示,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突發公共事件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當一個國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之間時,突發公共事件處于上升期,當前我國正處于公共安全事件高發期。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公共安全事件表現出全方位、多領域、易重復的特征。無論是統計數據還是現實案例都可以看出,我國公共安全形勢逼人。對比其他國家,要做到公共安全的有備無患,我們還缺失一個有效應對公共危機的管理體系和一個蓬勃發展的公共安全產業。要使我國公共安全建設滿足民生安全的需求,在加強社會公共安全管理同時,必須加快公共安全產業發展,推進社會公共安全技術和產品的創新進步,從而在更高的水平上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提供支撐和保障。
2.發展公共安全產業是國家的戰略發展需要。據國家統計局2008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超過20萬人,傷殘超過200萬人,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元。同時,對外開放和加入WTO使我國公共安全行業呈國際化態勢,面臨著嚴重的國際沖擊和威脅。目前,我國公共安全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產業發展處于小、散、亂、低的狀況。如果我們不盡快提升公共安全產業的水平和規模,不盡快占領公共安全產業技術和產品的制高點,就難以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目前,國家已將公共安全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國務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把公共安全作為獨立領域進行戰略研究,《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明確強調要加強公共安全平臺建設。國家為拉動內需資金投向的很多領域與公共安全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國家對公共安全及其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為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3.發展公共安全產業是省市培育戰略性產業的重要內容。省委、省政府在推進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中,把公共安全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作為六大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之首,重點予以支持。提出要全力打造公共安全產業基地,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構筑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公共安全產業快速發展。市委、市政府將公共安全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提出重點打造以食品、交通、火災、信息安全為主的公共安全產業集群,并圍繞制約公共安全產業發展的政策、科技、資本、人才、體制機制等實施創新,促進合肥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壯大,建成國家公共安全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公共安全產業是一個極具增長潛力和市場前景的新興產業,據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5年內,我國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數千億元。當前,圍繞國家和社會需求,搶抓公共安全產業的發展機遇,在公共安全產業發展上搶占先機、領先一步,將會迅速提升我市公共安全產業的規模和水平,充分開拓和占領國內公共安全的巨大市場,提高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水平。
二、發展的現實基礎和條件
1.擁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合肥具有較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擁有機械、電子、化工、輕紡、食品、建材、醫藥等35個行業,200多個工業門類,2000多種大類產品,10000多戶企業,已形成汽車、家電、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八個重點產業。近年來,合肥公共安全產業發展較快,在反恐安全、火災安全、信息安全、礦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電力安全等領域,擁有一批核心技術和專利產品,形成了一批市場開拓能力強、成長性較好的公共安全產品制造企業,公共安全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2008年,全市公共安全企業100余戶,從業人員數約1.5萬人,實現總產值105億元,增加值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24%。這些都為合肥加快發展公共安全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2.擁有較強的科技力量。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資源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是全國唯一的科技創新型試點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全市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51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各類科研機構275家,國家及部級重點實驗室20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20家,兩院院士31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859人,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十五”以來,承擔國家“863”、“973”、“自然科學基金”數百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中電集團38所、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實力雄厚,在公共安全產業領域擁有眾多國內領先的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中國科技大學量子通信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3.擁有完善的發展平臺。合肥全力推進科技創新試點市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健全產學研有效結合的運行機制,加快完善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創新中介服務體系,注重公共安全產業的平臺建設,先后形成了以高新區及科技創新試點市示范區為代表的園區平臺,以中國科技大學火災實驗室、中電38所、43所等為代表的科技研發平臺,以四創電子、科大立安、工大高科等為代表的成果轉化平臺等一批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平臺,實現主導產業、重大項目、重點學科、科技研發的互動融合,有力地推動了公共安全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合肥現有的三大開發區和七個省級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產業特色鮮明,公共安全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特別是,合肥高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共安全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去年公共安全產業實現增加值18億元,占全市64.3%,增幅48.1%,比全市高24.1個百分點。
4.擁有良好的硬件保障。合肥是中部地區距離長三角最近的省會城市,是長三角向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和輻射的最接近區域。作為建設中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有7條鐵路和6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與水運、航空等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體系。特別是合寧高鐵、合武高鐵建成,極大地縮短了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漢的時空距離。三年多來,合肥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大建設,累計投資385.88億元,建成道路總長527.36公里、橋梁67座,初步形成現代化濱湖大城市道路框架。作為國家首批命名的園林城市,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城市綠地率達到38.91%、綠化覆蓋率達到43.9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44平方米,全年空氣質量良好率超過300天,城市綠化三項指標均接近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基本形成適宜居住適宜創業的良好城市生態環境,為支撐公共安全產業發展以及引進集聚人才等各類要素創造了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