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安網訊:記者從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應急體系發展規劃了解到,十二期間北京將推進(一)應急救援隊伍及裝備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強市、區縣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管理,組建總隊直屬支隊以及執勤備防的指揮中心,不斷充實人員,改善隊伍裝備配備。綜合考慮本市特點和實際需要,市各專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采取多種形式建立或確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其中,重點加強防汛抗旱、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災害救助、地震、森林消防、礦山和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建筑工程、環境、核事故、公路及城市道路搶險和運輸保障、治安和交通秩序保障、城市公共設施保障、電力保障、通信保障及網絡與信息安全、公安消防、衛生、食品安全、重大動物疫情和突發農業災害、反恐處突等專業應急隊伍的建設。
根據應急隊伍建設和業務需求,配備必要的搶險救援、應急保障和個人防護等各類裝備,重點配備應急救援和工程搶險的大型裝備、特種設備及器材,包括高層、地下、石油化工救火設備,空中救援直升機,救災、地震、森林防火、交通、礦山、危險化學品、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反恐等領域的應急搶險救援車輛,以及核生化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檢驗、消除等特種大型設備。
(二)應急物資儲備場所建設工程。
根據行政區域特點和需要,市民防局會同各區縣政府,充分利用人防工程,力爭在每個超過2萬人的居住區配建一個應急物資儲備庫或應急物資發放點。市民政局負責建設1個中心、4個分中心的市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進一步增加救災物資儲備數量和品種,力爭達到可同時保障30萬人的水平。建立完善相關專業應急救援物資及裝備儲備庫,進一步完善儲備的種類和規模。
(三)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
根據本市突發事件特點和城市布局現狀,建成300處以上、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可容納600萬人的各級各類應急避難場所,基本保障突發事件發生后市民疏散避難需要。各區縣政府每年至少建設2至3處符合相關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其中每個區縣5年內至少建成1個Ⅰ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市教育、園林綠化、體育、民防、旅游等部門要建設一定數量的應急避難場所;市應急辦負責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市地震局負責做好業務指導工作。合理確定應急疏散通道和應急避難場所的分布,統籌安排應急避難必需的交通、供水、供電、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每個應急避難場所按照規劃的面積標準、人均用地指標、場所用地設置要求、服務半徑標準等,配套建設應急救援設施、設備,儲備應急物資,設置相關標識。
(四)公共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工程。
建設水、電、氣、熱、地下管線、交通、軌道建設、通信、消防、生產安全、食品安全、傳染病疫情、動植物疫情、生活必需品、金融、大型群眾性活動等重點專項風險管理體系,以及16個區縣和天安門地區、北京西站地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9個區域風險管理體系。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依托各自現有信息化業務系統,搭建各重點專項、重點區域的風險管理信息化系統,逐步實現對風險和風險控制點的全過程精細化、標準化、空間化管理。
(五)應急管理培訓系統建設工程。
依托市、區縣兩級黨校(行政學院),充分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充實相關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開設應急管理相關課程,對本市各級領導干部、應急管理干部等進行培訓。由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負責、市應急辦配合,建設北京市領導干部應急管理培訓基地,建成應急管理培訓情景模擬教室、媒體壓力實驗室等應急管理培訓演練室,會同相關科研單位繼續研發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情景模擬互動教學課件,開發具有聯通互動、實時觀摩、模擬推演等功能的應急管理培訓信息化系統。市各專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依托現有培訓基地,完善課程體系,補充相關功能,充實師資力量,使其具備情景模擬、演練操作等功能,構建多災種、多類別的應急管理專業培訓系統。
(六)公共安全與應急知識科普宣教工程。
由市應急辦商市委宣傳部,依托北京廣播電視臺,推進市應急管理科普宣教中心建設,利用多種媒體手段,開展預警信息發布、突發事件資料采編、公共安全與應急知識科普宣教等工作,形成面向公眾、形式生動、科學性強、覆蓋全市的應急科普宣教支撐平臺。市應急辦牽頭,依托首都之窗網站,建立完善北京應急網,打造國內一流的應急管理綜合服務型網絡平臺,實現突發事件信息公開、應急管理宣傳、公共安全知識科普宣教等功能。市各專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各有關單位、區縣政府負責,對現有公共安全宣教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統一規范運營和管理,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公益為主、覆蓋全市的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網絡。
(七)軍地應急聯動體系建設工程。
按照整合資源、整體規劃、優勢互補、統一使用的原則,由北京衛戍區負責,市應急辦、市有關部門和單位配合,依托駐京現役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科學合理地確定相關應急隊伍的種類、規模和布局,組建市、區縣、街道(鄉鎮)3級應急專業隊伍,作為參與處置突發事件的突擊力量。根據不同任務需要,由各級政府配備必要的專業裝備器材。充分利用軍地現有指揮資源,建立運轉高效、安全保密、軍地一體的指揮控制系統,實現指揮控制、信息傳輸、圖像監控、預測預警等方面互聯互通和兼容共享,提高軍地聯合應急組織指揮效能。
(八)應急管理物聯網應用建設工程。
由市應急辦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城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領域物聯網應用建設總體方案,按照“1+1+N”的總體框架,積極推進城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領域物聯網應用建設。“十二五”初期,通過重點領域示范工程建設,初步建立本市應急系統物聯網應用體系,提高城市安全運行動態監控、風險管理、突發事件預測預警和科學應對的能力;推進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研發、標準體系的建立和自主產權的創造,創新應用服務模式,帶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到“十二五”末期,物聯網技術在城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城市安全運行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標準體系和技術規范初步形成,自主創新和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物聯網產業得到規模化發展。
(九)市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工程。
市氣象局負責總結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一期建設經驗,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完善系統功能,利用電視、廣播、網站、手機短信、區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多種信息發布手段,建立權威、暢通、及時、有效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形成覆蓋全市的預警信息綜合發布系統,進一步提高突發事件綜合防御和處置能力。
(十)市非緊急救助服務受理調度平臺建設工程。
市信訪辦負責完成全市政府服務熱線資源整合,實現電話訴求統一受理和“電網合一”;建設市非緊急救助服務受理調度平臺,搭建決策會商、指揮調度、風險監測工作場所,擴大座席規模,建立多語言和3G通話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全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信息化建設,完成全市非緊急救助服務基礎數據中心、城市運行電話數據信息采集監測系統、電話數據模型分析展現系統、互聯網Web電話服務系統、非緊急救助服務“一站兩庫”和數據異地災備建設任務;制定全市非緊急救助服務工作地方性標準。
同時還發展公共安全科技和應急產業。
充分發揮首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的優勢,加強公共安全領域科學研究,協調組織聯合攻關,鼓勵引導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研發突發事件預防、監測、預警、處置、救援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具。通過政策扶持、政府采購等方式,促進公共安全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培育和發展公共安全科技和應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