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球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導致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及江浙口罩出口企業訂單大量斷供。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我國加強減災救災裝備,發展應急產業的重要性。
自然災害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國務院新聞辦5月11日發表了《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這是我國政府發表的第一份防災減災工作白皮書。白皮書稱,要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建設,提升救災物資運輸保障能力,改善減災救災裝備。
救災常引發應急物資緊張
“消毒用酒精棉球以前每天只賣50箱,現在要賣200箱,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還時不時打電話來問,碰到情況能否緊急供應。”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培榮說,甲型H1N1病毒爆發后,酒精棉球、手套、口罩等醫療用品需求量暴增,使這家醫療用品公司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每天公司都要上報生產數據。
面對H1N1病毒,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采取個人防護措施。但由于平時缺乏相應儲備,個別地區相關產品的供應出現了短缺。一些企業生產口罩,生產一批就立即被排隊等貨的客商拉走。
還有一些企業反映,連生產口罩用的原材料無紡布現在也不好采購。康力迪的口罩生產量不算太大,加上有長期供應商,影響不算太明顯。而一些專門以無紡布做材料的口罩生產廠家,受影響的程度卻非常大,許多廠家幾乎處于無材料可供狀態。原材料的緊俏導致價格出現上漲,在一般工業品出廠價格一路走低的情況下,醫用酒精的價格反而上漲。
康力迪過去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出口,現在口罩和棉球全部用于國內銷售。“剛開始完全依靠貼牌出口,今年公司成立了急救包事業部,就是要應對國內市場新的需求,跟著國家政策走。”康力迪醫藥包事業部經理康五傳說。
根據康力迪公司的統計,從去年開始,國內國外的銷售量都在上升,其中國外銷量的升幅達到40%―60%,國內也達到30%左右,原因是國家對減災應急的重視,所以國內需求一下子被激活了,而日本等地震頻發區的采購量也開始加大。
其實,這種情形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非典時期,相關產品緊張,康力迪公司就曾經被要求加班加點生產。甚至在2006年以色列大選期間,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人身傷害,聯合國在中國采購了價值千萬元的醫療用品,其中包括康力迪公司的10萬套急救包,從下訂單到包機空運,前后只有15天。
康力迪公司轉入醫用應急產品生產時間并不長,進入之后才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也同時面臨著隨時響應國家應急號召的壓力。應急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質量很嚴,時間又催得很緊,這對企業的應急反應能力提出了挑戰。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災害發生時,同樣在樂清的紅光電氣公司上演了類似的情況:當時由于電塔倒塌,線路金具和復合絕緣子這兩種必備材料無法配置,江西、福建等地的電力公司紛紛向生產電力設備的紅光電氣公司求援,要求在兩日內緊急提供價值上千萬元的這兩種產品。但是根據電力產品企業的生產周期,12月到次年3月是生產淡季,而冰雪災害發生時正是淡季,本年度的產品銷售已經收尾,幾乎沒有成品儲備。恰逢春節,企業已經放假,留守的工人非常少,一下子生產這么多產品非常吃力。“地方政府都打電話來,要求無論如何要保證產品供應。”紅光電氣公司董事長林中華說:“即便如此,湖南一個800萬元的訂單,我們只完成了20%,因為這么短時間內根本生產不出來。”
應急物資生產不能靠“臨時抱佛腳”
對于企業“加班加點趕生產”的現狀,樂清市應急辦主任董海波認為,這種“臨時抱佛腳”的狀態并不正常,它反映出我國目前救災體系和應急產業存在的問題。“最好的應急是有物資儲備而永遠不要動用,‘臨時抱佛腳’是最差的狀態,‘應急響應’屬于典型的后者。”
董海波說,現在各方面都有很多應急預案,但沒有相應的物資儲備制度,結果方案雖有卻因為“無米下鍋”而淪為一紙空文,一旦災害降臨就只能應急響應。此外,國家目前并沒有對應急物資制定相應的儲備規劃,這就導致應急產業在國內遲遲找不到市場,企業規模發展緩慢。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企業生產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間,官兵進入災區時首先發現,道路被堵無法進入,進去之后又發現缺乏救援設備。在隨后的大規模抗震防災救災中,通信指揮車輛、搶險救援車輛、生命跡象探測儀等應急裝備紛紛出現了緊缺,影響了救災的迅速開展。
而在更早前的抗冰雪災害中,由于缺少專業的大型多功能除冰裝備(如除冰坦克),只能靠解放軍戰士和人民群眾人工除冰;由于沒有高壓線除冰裝備,很多設備只能靠人拉肩扛。
據悉,電力企業改制前,曾經有過物資儲備,但在推進企業成本核算后,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電力企業放棄了儲備,導致一旦災害發生即無物資可用。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該考慮此類產品的物資儲備,形式可以是由電力公司儲備,也可以是生產企業儲備,但需要國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相關行業協會在災后討論時,也曾提出會員企業應該有一些應急產品的儲備,根據以往的案例,測算出相應的物資需求數量,協會可以對此類產品的儲備情況進行調節。
“往往是災難出現了,就重視建立儲備制度,但事情一過,也就淡薄了。”紅光電氣公司董事長林中華說,“像與電力設備配套的大型救災設備和物資,臨時應急是根本來不及生產的。”
“應急處置裝備的欠缺,反映了我國對應急市場的長期培育不夠。”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在去年的冰雪災害和地震災害后表示。
應急產業需要大力培育
據統計,我國已進入突發公共事件高危期,全國每年因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GDP的6%,接近7000億元。
董海波說,2007年11月開始實施的《突發事件應對法》提出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應急產品研發和應急產業化,但應急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目前仍在制訂當中。
董海波認為,應急產業主要涉及生產用于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產品。按資源劃分,一是應急處置裝備,如全地形消防車、急救包等;二是應急平臺體系,如礦井電力自動化監控系統、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等;三是應急教育培訓。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委2006年曾預測,應急產業市場年容量在500億―1000億元,如果包括所帶動的相關產業鏈,年容量接近4000億元。2007年,我國頒布《突發事件應對法》后,“應急產業化”的概念終于被提了出來。
生產防爆電氣設備的電光集團已嘗到了甜頭。這家成立于1965年的樂清市老企業,自2003年介入應急產業以來才獲得迅速發展,目前的年營業額已突破8億元。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而2008年比2007年的銷售額增長了51.7%,其中應急防爆產品占總公司營業額的80%以上。
董海波調查過的一些樂清企業,相比競爭激烈的普通產品,應急專用產品的利潤是普通產品的2倍多。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目前樂清與應急產業高度關聯的企業有200多家,年產值約100億元。
今年3月31日,樂清召開了全國首次應急產業發展研討會,認為應急產業有其專業性,必須有一定的產業平臺作基礎,而樂清恰恰有這樣的產業基礎,可以發展出細分的應急產業。其實,盯上這塊產業的不止浙江企業。國內止血藥巨頭云南白藥也已經開發出了急救包,兩年的目標銷售額是2億元。
樂清市常務副市長王軍說,樂清現有的技術平臺,產業基礎,只是和應急產業有較強關聯性,能利用原有產業,開拓新的市場,快速發展。不過,他認為,參與產業產品和技術標準的制訂和產業政策的制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我國企業來說,應急產業還是一個新興領域。“應急產業化”的理念雖被提了出來,但并沒有具體實施方案,目前民政部門備用物資里,只有帳篷、棉被、水和食品等一些簡單應急產品。大部分時候也都是在可能發生的情況下,臨時調集的。如果讓國家應急部門掏一大筆錢去買下如此眾多的各行業應急產品,儲藏起來,同樣也不可行,除上述問題之外,應急物資同樣也有使用和報廢期限。
用什么辦法來培育應急行業呢?有關人士提出,最可行的辦法是讓這個產業實現市場化,這也是規避風險的最有效辦法。
自然災害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國務院新聞辦5月11日發表了《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這是我國政府發表的第一份防災減災工作白皮書。白皮書稱,要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建設,提升救災物資運輸保障能力,改善減災救災裝備。
救災常引發應急物資緊張
“消毒用酒精棉球以前每天只賣50箱,現在要賣200箱,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還時不時打電話來問,碰到情況能否緊急供應。”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培榮說,甲型H1N1病毒爆發后,酒精棉球、手套、口罩等醫療用品需求量暴增,使這家醫療用品公司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每天公司都要上報生產數據。
面對H1N1病毒,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采取個人防護措施。但由于平時缺乏相應儲備,個別地區相關產品的供應出現了短缺。一些企業生產口罩,生產一批就立即被排隊等貨的客商拉走。
還有一些企業反映,連生產口罩用的原材料無紡布現在也不好采購。康力迪的口罩生產量不算太大,加上有長期供應商,影響不算太明顯。而一些專門以無紡布做材料的口罩生產廠家,受影響的程度卻非常大,許多廠家幾乎處于無材料可供狀態。原材料的緊俏導致價格出現上漲,在一般工業品出廠價格一路走低的情況下,醫用酒精的價格反而上漲。
康力迪過去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出口,現在口罩和棉球全部用于國內銷售。“剛開始完全依靠貼牌出口,今年公司成立了急救包事業部,就是要應對國內市場新的需求,跟著國家政策走。”康力迪醫藥包事業部經理康五傳說。
根據康力迪公司的統計,從去年開始,國內國外的銷售量都在上升,其中國外銷量的升幅達到40%―60%,國內也達到30%左右,原因是國家對減災應急的重視,所以國內需求一下子被激活了,而日本等地震頻發區的采購量也開始加大。
其實,這種情形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非典時期,相關產品緊張,康力迪公司就曾經被要求加班加點生產。甚至在2006年以色列大選期間,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人身傷害,聯合國在中國采購了價值千萬元的醫療用品,其中包括康力迪公司的10萬套急救包,從下訂單到包機空運,前后只有15天。
康力迪公司轉入醫用應急產品生產時間并不長,進入之后才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也同時面臨著隨時響應國家應急號召的壓力。應急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質量很嚴,時間又催得很緊,這對企業的應急反應能力提出了挑戰。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災害發生時,同樣在樂清的紅光電氣公司上演了類似的情況:當時由于電塔倒塌,線路金具和復合絕緣子這兩種必備材料無法配置,江西、福建等地的電力公司紛紛向生產電力設備的紅光電氣公司求援,要求在兩日內緊急提供價值上千萬元的這兩種產品。但是根據電力產品企業的生產周期,12月到次年3月是生產淡季,而冰雪災害發生時正是淡季,本年度的產品銷售已經收尾,幾乎沒有成品儲備。恰逢春節,企業已經放假,留守的工人非常少,一下子生產這么多產品非常吃力。“地方政府都打電話來,要求無論如何要保證產品供應。”紅光電氣公司董事長林中華說:“即便如此,湖南一個800萬元的訂單,我們只完成了20%,因為這么短時間內根本生產不出來。”
應急物資生產不能靠“臨時抱佛腳”
對于企業“加班加點趕生產”的現狀,樂清市應急辦主任董海波認為,這種“臨時抱佛腳”的狀態并不正常,它反映出我國目前救災體系和應急產業存在的問題。“最好的應急是有物資儲備而永遠不要動用,‘臨時抱佛腳’是最差的狀態,‘應急響應’屬于典型的后者。”
董海波說,現在各方面都有很多應急預案,但沒有相應的物資儲備制度,結果方案雖有卻因為“無米下鍋”而淪為一紙空文,一旦災害降臨就只能應急響應。此外,國家目前并沒有對應急物資制定相應的儲備規劃,這就導致應急產業在國內遲遲找不到市場,企業規模發展緩慢。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企業生產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間,官兵進入災區時首先發現,道路被堵無法進入,進去之后又發現缺乏救援設備。在隨后的大規模抗震防災救災中,通信指揮車輛、搶險救援車輛、生命跡象探測儀等應急裝備紛紛出現了緊缺,影響了救災的迅速開展。
而在更早前的抗冰雪災害中,由于缺少專業的大型多功能除冰裝備(如除冰坦克),只能靠解放軍戰士和人民群眾人工除冰;由于沒有高壓線除冰裝備,很多設備只能靠人拉肩扛。
據悉,電力企業改制前,曾經有過物資儲備,但在推進企業成本核算后,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電力企業放棄了儲備,導致一旦災害發生即無物資可用。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該考慮此類產品的物資儲備,形式可以是由電力公司儲備,也可以是生產企業儲備,但需要國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相關行業協會在災后討論時,也曾提出會員企業應該有一些應急產品的儲備,根據以往的案例,測算出相應的物資需求數量,協會可以對此類產品的儲備情況進行調節。
“往往是災難出現了,就重視建立儲備制度,但事情一過,也就淡薄了。”紅光電氣公司董事長林中華說,“像與電力設備配套的大型救災設備和物資,臨時應急是根本來不及生產的。”
“應急處置裝備的欠缺,反映了我國對應急市場的長期培育不夠。”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在去年的冰雪災害和地震災害后表示。
應急產業需要大力培育
據統計,我國已進入突發公共事件高危期,全國每年因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GDP的6%,接近7000億元。
董海波說,2007年11月開始實施的《突發事件應對法》提出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應急產品研發和應急產業化,但應急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目前仍在制訂當中。
董海波認為,應急產業主要涉及生產用于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產品。按資源劃分,一是應急處置裝備,如全地形消防車、急救包等;二是應急平臺體系,如礦井電力自動化監控系統、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等;三是應急教育培訓。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委2006年曾預測,應急產業市場年容量在500億―1000億元,如果包括所帶動的相關產業鏈,年容量接近4000億元。2007年,我國頒布《突發事件應對法》后,“應急產業化”的概念終于被提了出來。
生產防爆電氣設備的電光集團已嘗到了甜頭。這家成立于1965年的樂清市老企業,自2003年介入應急產業以來才獲得迅速發展,目前的年營業額已突破8億元。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而2008年比2007年的銷售額增長了51.7%,其中應急防爆產品占總公司營業額的80%以上。
董海波調查過的一些樂清企業,相比競爭激烈的普通產品,應急專用產品的利潤是普通產品的2倍多。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目前樂清與應急產業高度關聯的企業有200多家,年產值約100億元。
今年3月31日,樂清召開了全國首次應急產業發展研討會,認為應急產業有其專業性,必須有一定的產業平臺作基礎,而樂清恰恰有這樣的產業基礎,可以發展出細分的應急產業。其實,盯上這塊產業的不止浙江企業。國內止血藥巨頭云南白藥也已經開發出了急救包,兩年的目標銷售額是2億元。
樂清市常務副市長王軍說,樂清現有的技術平臺,產業基礎,只是和應急產業有較強關聯性,能利用原有產業,開拓新的市場,快速發展。不過,他認為,參與產業產品和技術標準的制訂和產業政策的制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我國企業來說,應急產業還是一個新興領域。“應急產業化”的理念雖被提了出來,但并沒有具體實施方案,目前民政部門備用物資里,只有帳篷、棉被、水和食品等一些簡單應急產品。大部分時候也都是在可能發生的情況下,臨時調集的。如果讓國家應急部門掏一大筆錢去買下如此眾多的各行業應急產品,儲藏起來,同樣也不可行,除上述問題之外,應急物資同樣也有使用和報廢期限。
用什么辦法來培育應急行業呢?有關人士提出,最可行的辦法是讓這個產業實現市場化,這也是規避風險的最有效辦法。